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视点>>正文

中国青年网 吉首大学志愿者走进湘西永顺慈爱园推广普通话

时间:2017-09-07 作者:刘建影  易培  点击:[]

  中国青年网吉首9月1日电(通讯员 刘建影 易培)8月20日,吉首大学爱心“1+1”志愿者服务团走进永顺县慈爱园,为慈爱园小朋友开设暑期第二课堂,大力推广普通话,依靠专业素养,践行国家普通话政策,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

 

  永顺县慈爱园于2016年8月8日开园,共有事实孤儿130余名,年龄层从5岁至18岁不等。对慈爱园的孩子来说,世界只是一个县的大小,他们不需要讲普通话。即使在电视网络的影响下会说并不标准的普通话,但在生活中并不会用普通话交流。针对这种现象,志愿者为慈爱园学生普及学习普通话的必要性,制定普通话针对性训练。

 

  针对性教学力求提高学生兴趣

  负责此次志愿活动普通话教学任务的是来自吉首大学师范专业的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教学方式平易有趣。班上学生年纪小,无法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队员就选择用做游戏的方式引发他们对普通话的兴趣。

 

  “老师说西瓜大,大家把手缩成小圆,说小变成大圆,错了的来背古诗词。”老师说完游戏规则,立马拿手括了个大圆,“西瓜大。”孩子们反射性地学老师的动作,有几个灵敏的立马把动作改了回去。

 

  做错的同学主动上台给大家背古诗。这些学生的汉字功底很强,用偏旁组词甚至可以写出“佝偻”这样高难度的词语,也有普通话的概念,当有人把“大哥,”读成“大锅”的时候,底下的同学一片嘘声:“是大哥。”

 

  在日常生活中,志愿者与学生交谈时,学生会无意识地说方言,“你刚说什么?”当志愿者指出时,他才会意识到这点。

 

  而初中班的学生普通话也不标准,他们会和我们用普通话交流,但是却没有办法正确地遣词造句,准确地表达自己,遇到难以表达的词句,就会以“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带过去。在他们中的有些人即将走进大学,可是却连表达自己的能力都还很欠缺。

 

  经过四天的学习,慈爱园中的孩子已经会由有意识地用普通话交流。据悉,在8.27文艺汇报演出时,学生将通过朗诵的演出形式展示普通话学习成果。

 

  收获兴趣与成长

  在最初的时候,一位小学班的同学说:“我不想说普通话。”经过几天慢慢地引导与学习,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接受普通话,当面对志愿者时,愿意和我们侃侃而谈。有小朋友说:“老师,明天什么时候上普通话课啊,我还想上台去读诗”。还有小朋友会过来说:“姐姐,你听我普通话说得标准不标准。”

 

  看到此情此景,志愿者更多的是欣喜与感动。孩子们接受了普通话教学,并且愿意主动学习普通话,有了学习的兴趣,有所收获与成长。

 

  教学得到肯定与赞扬

  慈爱园园长对普通话教学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种课程十分必要,对于园里学生的未来有很重要的影响。园长说到:在社会经济以及信息高速发展时代,国家把推广普通话列为新时期语言文字的首要任务。在全民普及普通话的大背景下,普通话教学,尤其是对小孩子具有更深远的意义,现在也在号召慈爱园中老师学习志愿者普通话教学模式,在园中大力推广普通话。

 

  同时,园长对开展的素质拓展活动提高团队协作精神、民俗剪纸助力民俗文化传承、歌唱、舞蹈等第二课堂兴趣爱好培养给予肯定,认为这些可以提升自身能力、加深慈爱园中孩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另外,园长透露,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慈爱园将会开设朗诵兴趣班,借此提高学生普通话能力。

 

  面对质疑不变初心

  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对三下乡提出质疑,是短短几天的游玩,还是可以真正将“文化科技卫生”送下乡。吉首大学爱心“1+1”志愿者将教育与兴趣爱好送下乡、将爱心送下乡。怀着最真诚的心为慈爱园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接下来的支教过程中,志愿者会继续关注慈爱园学生普通话教学,真正的将普通话在慈爱园中推广、传播。

 

  原文网址:http://sxx.m.youth.cn/jxqc/sjjs/201709/t20170901_10636258.htm?from=groupmessage

 

  (责任编辑:苏卫平 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

关闭

地址:湖南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   邮编:416000

Copyright 吉首大学   教QS3-200505-000069 湘ICP备 05003899号-1

湘公网安备 433101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