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曲家伟】4月21日上午,吉林大学在鼎新楼举行“理论思维讲习班”开班仪式。校长张希,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讲习班导师孙正聿,副校长蔡立东等参加了仪式。
仪式上,张希和孙正聿共同为吉林大学“理论思维讲习班”揭牌,孙正聿为全体学员颁发学员证。学员们向孙正聿鞠躬致礼并用自己的学术成果代表作向导师汇报。哲学社会学院王庆丰教授代表全体学员发言。
“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这些阐述深刻揭示了理论思维对于科学研究和理论创新的重大作用”,孙正聿在开班仪式讲话中生动分析了举办此次讲习班的重要意义。他说,培养青年一代学术领军人才对学校加快“双一流”大学建设意义重大,而理论思维能力的提升将对他们不断取得新的显著的学术成果产生重要推动作用。一流大学的基础是一流学科,一流学科的标志是有一流的领军人才和学术团队、一流的研究纲领和研究课题、一流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而其中又以一流的领军人才为根本。他希望学员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进一步磨砺学术、丰富学养、提升学力,切实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坚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创学术之经典,并用自己的一句格言——“乐于每日学习,志在终生探索”与学员们共勉。
张希在讲话中感谢孙正聿教授接受学校的邀请主讲“理论思维讲习班”,并祝贺在场的青年学者们成为讲习班首期学员。他表示,“吉大讲习班”在学校建设发展的历史上沿袭不断,一脉相传。他回顾了唐敖庆先生等于1953年和1963年分别举办暑期“物质结构进修班”和著名的“物质结构学术讨论班”,成为吉大教育教学历史上的宝贵财富和经典佳话,以及自己1991年和1994年参加唐敖庆先生举办的“高分子标度理论讲习班”“分子光谱讲习班和高级研讨班”的经历。“唐先生曾讲到——有西藏大高原,才有喜马拉雅山;有喜马拉雅山,才有珠穆朗玛峰。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积累提高的过程。我们老一辈科学工作者,要发扬甘为人梯的精神,做铺路石子,支持和培养中青年科学工作者,让他们奇峰突起。这应该是唐先生倡导各种研讨班或讲习班的目的,也是学校邀请孙正聿老师领衔本次‘理论思维讲习班’的初心和期望”,张希说。
张希希望学员们能够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提升自己的理论学养,达到新的理论高度,并利用反思和批判的哲学思维提高研究品位。他希望大家担负起振兴吉大人文社科的责任,立足中国,胸怀天下,饱读经典,深刻反思;既敢于提出新概念、新理论,独树一帜,又能够密切审视时代前沿,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把自己的学术研究与国家、人民、人类的境况和未来连接在一起,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社会科学处、人才工作办公室等相关职能部门,全体学员所在学院院长等参加了开班仪式。仪式后,孙正聿以《学者是人格化的学术》为题目,从学者的学术人格、学者的学术生态、学者的学术使命、学者的理论思维四个方面为学员们上了讲习班第一课。张希在现场全程参加了讲座报告。
首节课后,行政学院马雪松教授表示,“此次授课既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思想之旅,更是金针度人、启迪后学的学术盛宴,为我们青年学人指引了方向”。
“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极为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通过大师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切实提高理论思维水平,为吉大乃至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经济学院丁一兵教授说。
据悉,首期吉林大学“理论思维讲习班”学员由来自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17名优秀青年学者组成,他们将在此后三个月的时间里,共同学习,相互借鉴,深入研讨,努力推促学校学科交叉和学科融合,形成学术共同体。
“希望你们担起吉大文脉赓续之责,点亮理论思维之灯,燃起学术辩论之火,激起思想创新之光”,蔡立东在主持开班仪式时向学员们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