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发展·爱国情
吉林大学理论思维讲习班(第一期)赴延吉开展红色教育
发布日期:2020-10-06 作者:社会科学处 党委组织部
摄影: 社会科学处 党委组织部
点击:
【消息来源:社会科学处 党委组织部】不忘学术初心、牢记学者使命,锤炼科研品格、推进学科发展,根据《2018-2022年吉林大学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部署,按照学校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和《吉林大学“理论思维讲习班”工作方案》要求,9月26—28日,吉林大学理论思维讲习班(第一期)部分学员在副校长蔡立东带领下,赴延吉市委党校开展主题为“初心·发展·爱国情”的红色教育与学术交流活动。党委组织部、社会科学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回顾英雄历史 传承抗联精神
9月26日晚,讲习班一行抵达延吉市,聆听延吉市委党校李美岩副教授讲授的以“抗联精神在延边”为主题的理论讲座。李美岩以丰富的历史史实、详实的影像文字资料,描绘了东北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和可歌可泣的英勇壮举,真实展现了东北抗联这段伟大的历史征程和宝贵精神财富。学员们深深被抗联精神打动,被英雄事迹感染,学习与讨论持续到深夜。
瞻仰战争遗址 继承先烈之志
9月27日,讲习班开展主题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提高防范风险能力”“五凤村抗日斗争”的现场教学和实践学习。学员们认真倾听着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抗日故事,亲眼所见、亲手触摸着这片历经沧桑写满血泪的战争遗址。在五凤金矿抗日遗址,一边是阴暗潮湿、浸染着烈士鲜血的日伪医院遗址和弹痕累累的碉堡,一边是稻菽飘香千里、幸福祥和安静的新农村,战争的残酷和现世的安宁汇聚在这样的时刻,强烈的对比反差震撼着每一位学员的内心,许多同志都流下了热泪。
服务地方发展 尽献吉大情怀
9月27日晚,讲习班一行与延边州、延吉市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交流,延吉市委常务副书记尹朝晖、延边州委组织部副部长管延江和延吉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树武参加了座谈活动。座谈会上,蔡立东、尹朝晖分别就吉林大学与延吉市的合作情况进行了交流,并对“十四五”期间可能开展的合作进行了探讨。尹朝晖向吉林大学长期以来对延边州和延吉市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双方未来在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继续深入合作。蔡立东表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吉林大学的职责与使命担当,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必然选择,相信学员们会充分发挥吉林大学人文社科科研优势,为延边州政府、延吉市政府和相关行业提供咨询服务,助力延边经济转型升级,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
强化科研合作 携手学术共进
9月28日上午,讲习班一行赴延边大学,就科研合作及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等事宜开展交流与调研。延边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宝奇,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金洪培,社会科学处处长李梅花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交流活动。学员们先后来到延边大学校史馆、朝鲜-韩国研究中心进行实地考察,随后分别到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与各学院负责人及教师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学术交流,就未来两校在人文社科各个领域内的跨校交流与合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吉林大学党委组织部、社会科学处与延边大学党委组织部、社会科学处相关人员开展了业务交流。
初心带动发展 理论支撑信念
本次活动使讲习班学员们深切感悟到党的初心和使命,提升了思想认识,明确了未来的目标,汲取了前行的力量。在学习总结中,哲学社会学院李龙教授讲到,本次学习使自己在思想上经受了洗礼,在精神上得到了升华,今后要把学术研究同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哲学社会学院贾玉娇教授深感此次学习让学者们在民族大义、家国情怀中提升了学术研究的价值和精神内涵。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姜峰教授认为这次学习之旅,让理论学习再添红色基因,令大家鼓足劲,不忘本,奔前行!经济学院丁一兵教授感到通过学习,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今后一定矢志砥砺奋进,提升能力水平,力争作出更大贡献。法学院曹险峰教授则用“涤荡心灵,收获满满”表达了他的学习感受。行政学院马雪松教授深刻体会到“图国忘死贞也”和“利于国者爱之”的家国情怀,同时也真切认识到奋斗不息对于避免历史悲剧再次发生的重要意义。管理学院王晰巍教授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联精神,在传承中砥砺前行的初心。东北亚研究院赵杨副教授深刻体会到,知无涯,学无境,人文社科学者一定要永怀爱国初心,践行学术使命。学员们纷纷表示,如今的安稳盛世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今天的我们已无需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们要把毕生精力和心血投入到所热爱的教学和科研事业中,为报效祖国、建设吉大竭尽全力!
在认真听取了学员们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之后,蔡立东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三天的学习调研活动虽然短暂,但对于讲习班学员们来说受益良多,这是一场深刻而有意义的“初心之行”,既在历史回顾中汲取精神的力量,也在发展调研中明确了科研方向。大家深刻理解了“初心”的含义,也增强了矢志不渝、努力前进的信心,实现了价值理想、理论研究与为现实服务的相互增进,良性循环。学者们要清楚地意识到身上肩负的使命和责任,用理想信念来引领教学科研,以理论建设来支撑理想信念。他勉励大家,教师和学者的发展就是学校的发展,教师和学者的未来就是学校的未来,希望学员们不仅要担起吉大文脉赓续之责、振兴吉大人文社科的发展,更要有大格局、大追求,把自己的学术研究与国家和人类的未来联结在一起,立足中国,胸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