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主题活动   >   三全育人   >   正文

吉林大学心理育人的“五场雨”

发布日期:2020-06-29     作者:新华网      编辑:吴明甸     点击:

新华网

我爱你,可我也爱我自己

我会为了你变好,

可我不会为了你放弃我自己

我爱我,

应该比任何人都爱。

这是一名网名为“亚里是多德”的吉大学子写给自己的情诗。此时,吴昕沂同学也提交了一份vlog《野餐》作品,记录疫情期间她和父母温馨陪伴的画面。魏梓慧在毕业留言中写道:“无论走到哪里,自我介绍都少不了一句‘我是吉大人’,而这份自豪和自信则来自于心理的绽放与笃定。”

拥抱自我,感恩生活,感知美好——这是今年“5·25”吉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以下简称心理中心)开展“我爱我·写给自己的情诗”“2020·万种生活”vlog大赛、“纸短情长·逐梦启航”毕业留言等一系列活动的初衷。

把一年中的“3·25—5·25—12·25”这些时间节点赋予“善爱我—我爱我—珍爱我”的主题内涵,设计打造的每场活动都似心雨润生,汇滴播思。近年来,心理中心为吉大学子搭起表达内心所思所想的平台,使理论认同与具体情境、人生价值与行为养成互动互促,效果显著。

当漫灌大雨、滴滴细雨、第一场雨、人工降雨、及时雨这五场“润心雨”被巧妙地契合到心理育人过程时,吉大模式和吉大方案以其大格局和大视角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与亮色。

慕课:漫灌大雨全覆盖

在吉大多媒体教室,《爱的成长—漫谈大学生恋爱心理》的授课得到同学们的积极互动,主讲老师是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桑志芹教授。

C6EF9

2016年,由吉林大学牵头、整合国内优质教学资源和名师团队、精心打造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慕课,不仅成为吉林大学通识教育平台上的热门课,也是国内高校的“网红课”。慕课上线5年来,已运行9学期,全国选课学校949所,选课学生达267万人。

吉大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慕课实施大雨漫灌,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通识化教育。课程实现全校本科生课堂教学全覆盖的同时,还设计了8学时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模式,像南京大学桑志芹教授、清华大学李焰教授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已经多次被邀请到吉大授课。课程主要围绕大学生广泛关注的主题,深度融合影视音效、教学案例、沉浸式体验、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形式,受到同学们的高度喜爱。

B6738

2020年春季学期,心理中心白仲琪副教授主讲的《在影视中学心理》公选课出现了“一课难抢”的紧俏现象。今年,她结合疫情期间同学们居家时间较长、与父母相处较紧张的话题,选择了韩国电影《七号房的礼物》作为课堂体验,带领同学们体悟亲情,感恩经历,成就自我。

心理中心作为牵头建课、率先开课单位,创建了完备的慕课管理与督学服务体系,破解了教师资源不均衡、主渠道教学不畅通的难题,近年来,课程平均成绩和优秀率位居全国第一。

微课:滴滴细雨很精准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刘海骅教授的微课《亲密关系中的诉求与觉察》只有15分钟,但却以最短路径、最有效话语触碰心灵,引起同学们共鸣。

如果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慕课是一个课程体系,那么《大学生心理成长》微课就是以慕课为核心“精耕细作”地呈现一个个知识点的“小金课”,它如细雨滴灌,形成更加贴近学生心理需求的教育指导体系。认识自己、自我成长、情感教育、生命教育、学业成长、情绪调节、压力管理、生涯规划、社会支持、心理知识等10个系列课程,几乎全部覆盖了学生心理成长需求的知识点。这种开放性、共享性、示范性的“1+10”教育教学模式,更好地满足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

A632B

围绕小群体展示大时代,通过小制作体现大主题。2017年底,微课课程采取模块化设计,围绕大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系列主题,在全国范围内邀请百余位优秀青年教师参与建设,两年内建成并上线运行300—500余节微课群,目前《大学生心理成长》微课已完成北京区域68节课程的录制,计划2020年9月正式上线。

新生指导:第一场雨润无声

怎样适应大学生活、完善自我认识、优化人际关系和善用身边资源?

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一堂心理课上得到答案。为帮助学生走好大学第一步,快速实现心理适应,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优化心理品质的方法和路径,从2019年开始,“心理健康指导课”成为了吉大新生入学的第一课。

军训前,心理中心会安排教师在各校区集中为同学们授课,这门课程是面向全校的限定公选课,一入学便被打包绑定了课时学分。“课程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大学伊始,就能让自己厘清心理成长思路,增长心理健康知识。”春雨润无声,第一场雨能唤醒泥土的梦和树的绿。作为入学的第一课,潜藏在同学们心中“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被轻轻唤醒。

10CE46

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了心理保健意识,而且还能引导学生端正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学会主动寻求帮助、缓解负性情绪。据统计,学校近年因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心理危机发生的数字明显下降。

优尖课程:人工降雨高定位

“之前我们虽在一个小组,但互相都不知道名字,大家很少沟通交流。通过活动体验,我们的团队意识增强了。”这是来自唐敖庆班一位同学的感慨。心理中心和教务处针对“唐敖庆班”“匡亚明班”开展“优尖课程计划”的效果可见一斑。

一流大学要培养一流的学生,一流学生要具备一流的心理品质。为响应国家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国际化创新人才的号召和学校“双一流”建设要求,学校为拔尖学生量身打造了心理品质培养课程,实施“人工降雨”。课程聚焦“唐敖庆班”“匡亚明班”拔尖学生的心理成长需求,以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为原则,以优化学生心理品质为目标,以提升学生思辨创新、协作领导、战略执行、规划发展和应变抗压能力为重点,积极探索研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

B3C4B

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将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与学生成长实际紧密联系,基于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过渡性、可塑性等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活动体验、案例分析、研讨交流、情境互动、素质拓展、个人分享、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形式,深化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与探讨、接纳与完善,获得心理成长与发展。

2016年,该课程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组织评选的“大学素质教育优秀品牌活动”铜牌。

轴带计划:及时雨正当时

开篇提到的“3·25—5·25—12·25”活动就是“轴带教育指导计划”的一个节点。在这条“轴带”上,朋辈互助教育、成长关键期教育、常态化专题教育、心理文化教育、专业化督导和网络平台教育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活动,如同一场场及时雨,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成长成才各个环节,助推学生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常态化、系统化。

CAA7F

近日,吉林大学被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注册系统)确认为吉林省督导点培育点,这是目前吉林省唯一的督导点。至此,吉林大学已拥有包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心理育人方向)、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在内的三个心理育人国家级平台。督导点的设立,为吉林大学和吉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提供了平台保证。

专业化、系统化、精准化、温情化的“四化”工作目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指导、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专兼队伍结合、校内外资源整合、家庭亲友配合、学校社会融合“四合”的统筹协调工作格局——“四梁八柱”已经架构,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吉林大学心理育人工作队伍,正在以昂扬的姿态,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伏脉千里画出点睛之笔。(刘飒)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