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通过电影这种能够留存持久的文艺形式,把黄大年精神变成更深沉、更基本、更持久的前进动力
作为演员,从职业角度要求演别人,自然是流别人的泪。饰演黄大年的演员张秋歌确实入了戏,他说他演黄大年,流的是自己的泪。
看到恩师的影子
黄大年的助手于平教授在听说拍摄黄大年时有点不以为然,她一直认为演员要么逢场作戏,要么耍大牌,对演好黄大年并不看好。
这部反映时代楷模黄大年的传记类电影立项过程也很有故事。黄大年典型推出后,习近平总书记批示学习黄大年“心有大我,志诚报国”。如何宣传到位,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化作榜样的力量、前行的动力?吉林省委常委王晓萍提出,要拍一部反映黄大年事迹的故事片,作为宣传黄大年精神的重中之重。通过电影这种能够留存持久的文艺形式,把黄大年精神变成吉林振兴更深沉、更基本、更持久的前进动力。
重担落在长春电影制片厂肩上。拍摄主题片,特别是现实题材是长影的长项。长影组织最强力量在3个月内分头写剧本,最后确定采用青年剧作家成孝湜的剧本。2017年12月20日,广电总局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苏毅主持第一次对该剧本的研究策划会。今年元旦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黄大年剧本研讨会在北京再次召开,王晓萍亲自主持。苏小为、赵葆华、柳建伟、康丽雯、史建全等大家悉数到场,为剧本提出中肯意见。会后,部分评论家蹲坐宾馆房间地板,彻夜长谈。
主要出品单位北京中石公司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欲望:导演到位,请的是长影老导演成科;演员确定,由话剧表演艺术家张秋歌饰演黄大年。张秋歌戴着与黄大年一模一样的眼镜来到长春,在黄大年塑像前虔诚拜祭。他决定,零片酬。导演成科也表示,零片酬。基调,早早确定。
于平教授回忆第一次见到张秋歌时,她在给学生讲课。张秋歌在门外站了1个小时,没有怨言,还谦虚地说,“你帮帮我”。这句话打动了于平,因为在黄大年的办公室里,黄老师第一次见她时,以同样的语气说了同样的话。似乎看到了恩师的影子,她觉得有了希望,也有了责任。
拍电影拍成“魔”
创作方向明确,写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回国潮,写他们的家国情怀。写黄大年挑战自我,迈过天花板,同时深知国内差距,但有舞台,双重互动共赢局面。黄大年与其他科学家一样有使命感,以生死时速实现自己的价值。着急,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也是影片的基本把握点。然而在创作中,这些难以体现出来,只能去磨、去体会、去感知。导演成科说,剧本很厚实,演员很卖力,但必须重新创作、重新整合。导演要把所有部门的创造力和努力捏到一起。于是,他每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对剧本不如意的地方精心修改,剧本之外的故事在拍摄中不断加入。正常20天的拍摄周期,拍了2个月,加了20多场戏。
成科说,选张秋歌主演时,就是考虑到他没演过电影主角,就是让他有陌生感,防止他走行活、俗套。对他的要求是,不要把自己当作顶级科学家,而是当成普通科技工作者,这样接地气。张秋歌走进黄大年这个角色,也面临着巨大的磨难,甚至让他崩溃。张秋歌说,他最愿意去的地方是黄大年生前办公室,那里有黄大年的塑像。他经常一个人在塑像前呆坐一两个小时,喃喃自语,与黄大年进行心灵对话。拍摄现场尽可能还原黄大年当年的情形:板书用的是黄大年原书的,PPT都是用黄大年使用过的,台词更多地体现科技术语。张秋歌模仿黄大年的一言一行。最终,所有人都说张秋歌“黄大年附体了”。
对自己要求高,意味着对别人的要求也高。张秋歌似乎找到了黄大年的感觉。在片场他经常发火,对化妆师、对美工。头发白得不对了,道具不到位了,他都不对付。拍了一条,他马上回放,觉得不理想就重拍。他成了片场最矫情的人,摄影师等身边的助手都曾罢工,不干了。记者曾在大雪纷飞的片场探班,对张秋歌的“难伺候”深有感触。那是他看妻子张燕绘画作品那场戏,他发现画风不对,与主题不符,就让停机重新找道具。
据在现场的于平老师回忆,张秋歌思维缜密,把戏里前前后后想透了,所以斤斤计较。剧组对黄大年科技工作都要深刻了解,所以需要于平每天随时听候召唤。这个术语怎么说,那个技术指标是什么意思……这些问题有时把于平也问住了,她也要查资料,甚至去问更熟悉该问题的其他老师。她说,拍摄的这两个月,她没离开过长春,有几次拍到了半夜12点,她的体力都支撑不下来。她说,这两个月看剧本比申报项目还认真。
张秋歌一天天憔悴,每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让他身心疲惫。摄制组成员常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半夜,导演成科穿着睡裤去敲张秋歌的门,两人讨论到凌晨三四点钟,早上六七点钟又要开工了。大家都说,这是两个“黄魔”。张秋歌心里有个坎,他觉得没有资格演黄大年,演大家都熟悉的科学家,所以拼命与黄大年的形象靠近。于平看了都心疼,“黄老师过劳走了,不希望演他再出问题”。张秋歌则回答:“黄大年7年都干了,我这两个月还不能坚持?”
英雄梦,共同的梦
导演成科这样说,人都有个人追求、对职业的热爱,这是英雄情怀。如果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就有了英雄气质。黄大年是英雄,摄制组都是平凡的人,但可以塑造英雄,使普通人成为英雄。
塑造黄大年这个民族英雄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编剧成孝湜与导演是父子,但成导明白,创作上没父子,导演就是要把编剧的脑汁榨干。与编剧无数次沟通,吵架、融合、再吵架。因为导演不能是编剧的复印机。
人们调侃成科导演,拍前像个人,拍中不是人,拍完成名人。成科却强调,成功是集体努力的结果。他讲道,王晓萍到拍摄现场探班,景俊海省长也亲临探班、提建议。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志伟全程跟踪拍摄,部里没有大事,他就进剧组,与演员们通宵达旦地干,主要解决拍摄中遇到的问题,成了名副其实的剧务。长影总经理李庆辉大部分时间在摄制组里,与导演演员、与电影专家、与科学家探讨黄大年,深度挖掘黄大年事迹。长影影视创作三部总经理、该影片具体负责人王光伟说,领导们亲自上阵,他只管落实好。大家以黄大年精神拍摄黄大年,不拍好,对不起黄大年。
好片子是改出来的。大家集体会诊,怀着敬畏之心,不放过一个镜头,去掉不合理的毛茬,实现政治把关、艺术把关、技术把关。艺术总监史建全一帧帧、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审看修改,通宵干了7天,不落下一个术语、一个画面、一句台词。影片中无人机在雪地试验那场戏,原来设计的是操作失败导致飞机事故。吉林大学提出,作为黄大年老师的博士于江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是设计问题导致。于是,导演成科14次往返北京长春修改。
广西拍完了,是黄大年从英国回国的一场戏,家变成了仓库。张秋歌认为画面中的仓库不符合当时黄家的情况,太寒酸了,要求重拍。摄影师罢工,最后在长春重拍了这场戏。
“我爱你中国”,是黄大年最爱听最爱唱的一首歌,也是剧组不敢听、不敢唱、一碰心就碎的歌。
还要再说一句,《黄大年》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今年发出的第859部公映许可证,也是电影局回归中宣部后颁发的第一部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