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吉林大学报研究生记者 孙红梅 谢晓艺 记者 晓蔚 摄/考古学院】“探人类之过往 溯文明之源流”。中国考古、外国考古、科技考古、文字考古、文化遗产、博物馆学是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六位一体的学术研究体系;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是学院的两个本科专业。
饱含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肩负立德树人重大责任,考古学院成立以来,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不断进取,“大思政”课程育人体系取得骄人战绩。探究缘由,正是一系列重要举措的传承与创新,将“三全育人”的理念、思想价值引领融入教学、科研之中,思教协同、实践立行、文化立身,在考古人才培养的道路上留下了一行行坚实的足迹。
全员育人:教学与实践相融合
去年10月,在吉林大学山西夏县考古实践教学基地,一间小巧温馨的“党团活动室”正式成立,8名本科生举起右手,在党旗下宣誓,光荣成为预备党员,实现了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发展党员零的突破。考古一线入党更成为学子一生为之骄傲和最难忘的记忆。
考古学科走过49年的风雨历程,田野考古实践教学早已成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批批大师、专家、教师用自己的言行把思政教育融入学子的品行之中。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三全育人”的要求,学院继续积极探索,更加注重把“课程思政”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让“三全育人”注入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以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事业统领,学院充分利用学生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完善“三全育人”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坚定“奉献考古事业”的理想信念,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实践育人,夯实学生思政工作基础,对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培养。在田野考古实习基地,组织开展老党员采访、红色景区调研,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红色基因。“良渚古城发现者”刘斌、“杭州市担当作为好干部”黄莉等优秀校友走进文博实习基地,用亲身经历上党课、讲专业思想、展家国情怀;“田野考古实习辅导员下工地”长效机制,使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在与学生同吃同住中言传身教。考古人的责任与担当就这样在一代代师生间传递,立德树人渗透在每个角落。
——课程互相渗透,互为补充。学院首先完成58门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科学素养、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有机融入教学课程中,体现在学习评价方案中。特别是结合本专业领域人物事迹、典型案例、研究成果、时政热点等,从多维度、多层次挖掘思政元素。鼓励教师申报课程思政建设项目,注重培育示范课程。2019年,吴敬教授的“宋元考古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和王春雪副教授的“动物考古学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获批吉林大学课程思政“学科育人示范课程”项目,成为思政课程建设的典型。
——依托学科资源,打造教师团队。学院引进高端人才5人,选聘“本科生”班主任、研究生校外导师,聘任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知名校外学者,与学院专家学者共同担任学业指导教师,组建多元互补的学业指导教师年级组,完善分阶段、分层次学业发展指导工作体系。
——创建品牌项目,记录学子点滴。田野考古实习基地的专业社会实践达半年以上,学院以此打造了集校园博物馆志愿服务、校园文化实体活动、田野工地“公众考古开放日”、文物保护专业调研、“工地熊”形象考古漫话系列科普读物、探寻英烈足迹志愿服务等6个子项目为一体的“时空挖掘机”公众考古与文物保护志愿服务项目。去年,这一志愿服务项目获全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吉林省赛区金奖,成为学院育人的经典项目。同时,出版《“时空挖掘机”精选集》,记录吉大考古人在公众考古中的点点滴滴。学生志愿者以田野考古实习基地辐射周围区域为活动半径,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入手,结合专业特点,以当地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专业实践调研活动。近两年来,学生志愿服务时长累计5000多个小时,并申请了3项相关科研课题。本科学生田野发掘成果被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报道,“大金山遗址”社会实践活动被央广新闻、中国社会科学院官网等多家媒体关注,院团委获校十佳社会实践组织单位等10项荣誉。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构建“大思政”培养体系由此影响了一批优秀学子走向社会、勇担责任。疫情期间,“心手相连”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录制了“加油”视频,为吉大一院驰援武汉一线医务工作者带去温暖与感动。20余名学生自发参与到线下疫情志愿服务中,校“最美志愿者”获得者、 2017级考古学专业学生党员王孜卓,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活动时,因“隔门入户”排查接触到疑似病例,被居家隔离两周。在解除隔离后的第一时间,她又重返岗位。
全程育人:跨过黄河,跨越长江,走出国门
去年11月,学院5名研究生在邵会秋教授的带领下远赴阿联酋,开展为期1个月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在阿尔马塔夫遗址,师生发现大量中国瓷器,这是古代中国与阿联酋地区联系的实证,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线索。学院提高站位、以知促行、着眼国际,学子足迹逐步跨越黄河、跨越长江、走向世界。
——“跨越黄河”,选择代表我国黄河流域古文明的山西夏县,建立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服务考古学本科实践教学;“跨越长江”, 依托代表中华文明起源5000年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良渚文明,建立吉林大学浙江杭州良渚文博实践教学基地,服务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实践教学。“面向世界”,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本着“前一百、五大洲、多样性、可持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理念,与英国杜伦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13所国外高校开展交流合作,使得师生走出国门。
——以学术活动为载体,拓宽考古视野。中国、外国考古大讲堂、考古本科生国际课程,全国高校学生考古论坛、第三届历史考古青年论坛、中国考古学:人类·文化·生业·社会学术研讨会,吉林大学—杜伦大学—故宫博物院学生学术交流周,学生参与阿联酋拉斯海马酋长国、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蒙古国的考古发掘与合作项目、与韩国釜山国立签订大学生交换协议,学院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为学子打开了一扇扇窗,学生们立足国内、望眼世界。
——搭建学业发展实践平台,拓展学生科研实践能力。专业教师与学生共同制作的吉林大学抗“疫”云展、“你好吉大”学生文化展览已经进入筹备阶段,即将与学子见面。学院在“双一流学科建设”经费中设立新生奖学金、论文奖学金,激励优秀学子投身科研。疫情期间,利用5G网络资源开展云上“微课堂”。学院抖音号“一分钟说知识点”微课堂,一经推出就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新技术和有温度的在线教学短视频把老师、学生、家长紧密联系在一起。
全方位育人:传承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看!这是有着6000年历史的石雕蚕蛹,出土于山西夏县师村遗址!”“万历时期的柴进簪花入禁苑纹青花盘,珍藏在学校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去年12月,“吉大宝藏”大型实践类校园文化活动在舞台上与师生见面,学生演员们以情景再现的方式还原真实的考古发掘现场、重回文物背后的社会时代。段天璟、彭善国两位教授担任宝藏“守护人”,对文物的历史内涵、文化价值,以及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进行生动的讲解与点评,为师生奉上知识量丰富的文化盛宴,赢得师生的点赞。学院广开育人思路,思政工作犹如春雨、阳光、养分,时时刻刻陪伴禾苗健康成长。
——网络思政创新招,育人教材引思潮。学院组织编写《吉大考古老故事》作为思政教材,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整合微信平台、官方抖音公众号,建立全媒体矩阵,以优秀作品引领学生思想,制作话剧《追逐》等12部思政微课,全媒体矩阵点击量达2万余次,时空挖掘机公众号获考古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学生奖项—李济考古奖学金。
去年6月,出自“小挖”工作室的“毕业生包裹”一时间刷屏朋友圈,受到学生们的喜爱。这些文创产品都是由师生共同制作、销售的,产值达8000余元。学生自主设计的“工地熊”“文博熊”网络形象,以生动鲜活的语言和妙趣横生的形象使思政教育寓教于乐。它们是田野考古实习中“行走的百科全书”,是博物馆讲解志愿服务的“优秀个人”,也是“又红又专”的进步学子,更是学院的“形象大使”“活跃”在开学典礼、迎新晚会上。《工地熊入党》《工地熊下田野》《工地熊做博物馆志愿服务》等50余幅网络思政系列漫画,展现了考古学子的学习与科研生活,诙谐幽默、满满的正能量,网络平台点击分享量近万次。“工地熊”网络形象运营获吉林省十佳易班共建案例。
——挖掘志愿者资源,举办校园文化展。“考古人记忆”“你好吉大”文化展一时间成为校园文化美丽的风景。26岁的文物爱好与保护者协会与吉林省博物院签订了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多次获校五星社团、最佳志愿服务社团荣誉。在品牌社团的带动下,学院加强志愿服务工作,先后建立志愿服务基地5个,每年志愿服务100余人次,连续两年被学校评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圆梦助力人,心灵守护人。学院未雨绸缪,坚持育人精准施教,实行“培英”工程。通过主题班会和思政课程,指导本科新生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探索,报到时的《写给4年后的自己》成为学子对未来的憧憬与思考;开通“心灵有约”热线电话,辅导员、班主任、朋辈心理辅导员成为热线接听员,倾听学子心声,为其答疑解惑……一系列暖心的工作成效显著,学子热爱考古专业,“学业预警”信号零发生。
——长风破浪,走向未来。学院“三全育人”建设工作成果丰硕,个人和集体荣誉层出不穷。2015级南苑三公寓537寝室获长春市高校文明杯先进寝室;6名学生“搀扶摔倒老人并送往医院”的新闻被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2017级文物与博物馆班获校十佳班级提名奖、校活力团支部提名奖;学院团委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获团中央立项。
“三全育人”,立德树人。去年,学院入选吉林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更加明确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秉承建院之初“夯实基础、突出优势、彰显特色、紧跟前沿”的基本原则,按照“重立德、求实效、抓创新、谋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我们相信考古学院一定继续传承考古文化根脉、发挥专业优势,继续将文化自信、红色基因注入学子的血脉,勇作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建设的排头兵,努力培养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敢于担当、引领潮流的新时代考古学家,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更多内容请关注三全育人专栏:
/jlu/smu_news/zthd1/sqyr.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