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2018年十佳大学生周千寓,男,汉族,中共党员,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5级本科生。现已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深造。坚守“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的人生信条。
立身以勤奋为先 立学以进取为本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蓬勃发展,周千寓很早就意识到,在尖端领域中掌握核心技术的主导权对于民族复兴、国家发展至关重要,让我国的科学技术领先世界,这一愿景在这个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正是坚定了这个信念,十八岁的他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毅然选择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第一志愿。
怀揣着为我国人工智能事业添砖加瓦的梦想,周千寓在大学期间不断积极进取,在求学这条道路上勤勉好学,博观取约。从不轻言放弃,从不向困难低头,是他一向恪守的准则;敢想敢做,行胜于言,是他始终践行的信条,心中有了目标,前进便有了方向。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四年里,他始终如一,图书馆与实验室是他最常出现的地点,书本与代码是他生活里的高频词;他的课本上总是记着密密麻麻的笔记;他始终用最踏实勤恳的态度对待每节课、每次作业、每个课程设计。周千寓前三学年的平均成绩92.3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336人中排名第一,有49门课程达到满绩点(4.0),近20门课程达到95分+(A+),连续三年获“国家奖学金”、吉林大学“校优秀学生”,并获得“华为奖学金”“奇虎360奖学金”“吉林大学优秀毕业生”等各类奖项荣誉十余项。四年间的格物致知、笃学进取,他褪去了懵懂青涩,脸上洋溢的是成熟与自信。
立足以实践为基 立志以创新为帆
在科研上,他亦是用深沉的意志不断探索,他格外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积极踊跃地参加了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多少个日日夜夜,为了解决前沿难题,他夜以继日,一个晚上写出数百行的模型算法,推翻又重来;为了在新型启发式人工智能算法上有所突破,他废寝忘食,连续28个小时没有休息过一刻。最令周千寓难忘的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参加2017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他和队友们在整整五天五夜奋战,反复做实验,不断修正论文。这些宝贵的经历,都成为他受用一生的精神财富。他以项目负责人身份参与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基于群智能优化的协作波束成形旁瓣抑制方法研究”已顺利结题;在读期间,他先后授权获得专利及著作权5件,其中,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并以第三发明人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件;以第一作者发表EI论文1篇,以学生第一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先后斩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挑战杯”吉林大学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等奖项。
多少个不眠不休、挑灯鏖战的夜晚,正是对科研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始终支撑着他继续前行、不断奋进。
立心以家国为责 立命以生民为任
“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黄大年教授在入党志愿书中写下的话深深启迪着周千寓,这段话也成为了他一直以来的座右铭,他立志“以我所学供之于世,以我所志献之于身”。他积极投身到各类公益活动与志愿服务中,先后担任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数字媒体类)志愿者、第九届国际研究生奖学金说明会志愿者、吉林大学七十周年校庆志愿者、长春市南湖管家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西门里社区社区志愿者等,他也曾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为大学生义务辅导功课。在他看来,“志愿服务不是高尚人格之所在,而是健全人格之所需。”他始终以此为信条,不辞辛苦,不图回报,愿作一束微光,将社会的爱与正能量传播到每个人的心中。
此外,他也积极投身到学生工作中,先后担任吉林大学计算机协会会长、浪潮俱乐部副主席、学生工作部思想教育科办公室助管等职务,先后组织策划了“2018年浪潮集团长春大学生开放日”等多个深受好评的学生活动。“人生活在一个有氧的环境里,燃烧是一种氧化,生锈也是一种氧化,但我选择了燃烧。”人比山高,脚比路长,无论是学生工作还是志愿服务,周千寓都怀着无比的热忱,从不吝惜付出,心怀报国之志,永葆赤子情怀。
四年来,他在求知求学的道路上不浮夸、不虚华、不自负、不自卑,以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姿态立志为我国人工智能事业添砖加瓦。关于未来,周千寓满怀信心与期待,他要一直在科研这条路上燃烧青春,永不停息,他将继续努力奋进,勇做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追梦人”,用实际行动回报母校,为实现科技强国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文/ 吉林大学报学生记者 张瑞丹 消息来源:学生工作部)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8SrCogRRi6UJp068D2p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