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人物   >   吉大学人   >   正文

《他用头脑看世界——唐敖庆传》序

发布日期:2021-09-13     作者:张希      编辑:苏璇     点击:

光明思想吉林】唐敖庆老师是我敬仰的先辈,能为他的传记作序是我莫大的荣幸。我承唐老师教导远不及许多师长,实非此书的最佳作序者。也许因为我经常以唐老师为典范勉励学生和年轻教师,留下了不少公开记录,得到本书作者认可。实际上,每一次与唐老师的接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甚至是成长的烙印。

在我读中学时,化学老师朱可就曾对我说,吉林大学是我国化学教育和科研的一个重要中心,吉大的唐敖庆老师是理论化学大家,去那求学可以打牢理论基础。1982年我考入吉大,恰逢吉大化学学科成立三十周年,开学典礼在鸣放宫举行,主席台上坐着化学系的四位创系元勋——蔡镏生、唐敖庆、陶慰荪、关实之老师。主持人向大家一一介绍四位老师学贯中西的经历以及在吉大的成就和贡献。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唐老师,典礼的很多细节早已记不清了,但台上四位老师的学养风度却仍历历在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师道尊严吧。

图片说明:唐敖庆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

唐老师一生热爱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虽然经历过多次职务和工作中心的转变,但唐老师始终不能割舍三尺讲台。他曾为学生开设过十多门各类课程,十多次不同主题的讲习班和研讨班。1991年,还是博士研究生的我有幸参加了唐老师主讲的“高分子标度理论全国暑假讲习班”,这是一门需要花一番功夫才能学懂弄通的课程。遇到物理难点,唐老师帮我们补物理;碰到数学难点,唐老师帮我们补数学。他的课逻辑性很强,同学们一刻也不敢懈怠,非常珍惜。我记得,我的同学安立佳(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负责协助唐老师擦黑板。这可是个技术活,必须知道什么时候擦,哪些内容能擦,哪些内容不能擦,必须要与唐老师配合默契。一场讲习班下来,同学们都会叹服唐老师的数理功底和记忆力,可以连续几个小时脱稿推导。后来知道,唐老师花了一年半的时间精读高分子标度理论专著,从头到尾推演一遍。他自己也是遇到数学学数学,遇到物理学物理。得益于此,他拓展了高分子固化理论的标度研究。可见,唐老师炉火纯青的教学背后是以一番做学问的“笨功夫”为基础的。

第一次向唐老师汇报工作,是我留校工作之后。1994年,我代表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原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做工作汇报。向一众前辈汇报工作,紧张得出了很多汗。会后,老师们谈笑风生,回忆起许多有趣的往事,让我倍感和蔼亲切,一天的紧张心情消弭在对大师们的敬仰之中。唐老师一直倡导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这个开放实验室就是唐老师亲自创建的。当时学术委员会主任是物理化学家吴征铠老师。他对唐老师的团队建设赞赏有加。能让众多性格迥异、专长不同的专家们聚拢在一起长期协作和合作,足见唐老师的处事公平和个人魅力。

图片说明:唐敖庆上世纪70年代在讲课

唐老师的研究工作总是与时俱进,并且喜欢与青年后辈们平等交流。1994年,唐敖庆老师和沈家骢老师在北京香山饭店主持召开了第一次超分子体系香山科学会议。我是年轻的参会代表兼学术秘书,负责会议记录、梳理纪要。当时,唐老师的研究重点转到了“巴基管”和“巴基葱”等碳材料的理论与计算研究,致力于从理论上预测由碳原子形成的多层同心球状结构。唐老师发言时问大家,“巴基管”和“巴基葱”的层间存在非共价键,是否也应该算做超分子体系。我斗胆回应道,“巴基管”和“巴基葱”的形成是以共价键为主,非共价键为辅,不具有动态响应性,称作超分子体系不合适。唐老师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唐老师这种与年轻人平等沟通的品格至今仍深深影响着我,乃至我的学生们。

1993年,唐老师荣获陈嘉庚化学奖。虽然这是给个人的奖励,但唐老师把成绩都归功于集体。我记得在获奖座谈会上,唐老师首先感谢党和国家对他的关怀,再感谢学校对他工作的支持,并一一点名感谢了与他一起工作的同事和学生们。之后,唐老师捐出部分奖金,设立了唐敖庆奖学金,致力于培养对化学有志趣的人。目前,在唐老师的亲朋好友的支持下,成立了唐敖庆基金会,每年都奖励一些来自国内不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秀研究生。我自己的学生已有6位获得过唐敖庆化学奖学金,其中5位现已分别任教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可谓薪火相传,赓续初心。

图片说明:1979年12月,唐敖庆校长荣膺全国劳动模范,获国务院颁发的证书和金质奖章

《他用头脑看世界——唐敖庆传》的作者鲍盛华之前出版过《先生向北》一书,讲述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批专家学者满怀情怀、驰援东北教育和科技发展的故事,其中就高度浓缩了唐老师的事迹。此次,为了撰写唐敖庆传,作者曾约我详谈。除了分享知晓的一些唐老师的故事外,我们一致认为应当尽量真实地还原唐老师的形象,用真实的故事打动人。我建议作者用做学问方式查阅原始资料,访谈唐老师昔日的同事和学生,通过对比不同人对同一故事的回忆,以确保故事的真实性。在阅读该书时,我不时能够注意到引文注释,可见作者确实是以严谨的态度在为科学家撰写传记。

唐老师是吉大的传奇,也是中国教育和科技史上的传奇,他给我们树立了难以超越的丰碑。既然难以超越,该如何向唐老师学习呢?该学习什么呢?我相信读者们阅读此书后会有自己的答案。我的答案是:爱国奉献的情怀,做学问的“笨功夫”,认真严谨的态度,平等待人的品格,协作合作的精神……

似为序,是为序。(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