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怎么上才能真正入脑入心入行?在日前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北京市作为典型发言,交流了该市以思政课建设为引擎,全面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先进经验。本期,我们选取了北京11个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为思政课开拓沃土、开设“名家领读经典”课程以增加思政课感染力、建设名师工作室打造思政课高层次队伍等三方面做法,努力回答好一个重要问题——
学生的局限性不是课没讲好的托辞
作者:张文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名家领读经典”课程讲授者)
列宁曾说,只有掌握人类的全部知识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这话换个说法,其实就是说只有掌握海量的知识、更广泛的知识,才能成为一个好的讲课者,一名好的马列主义教师。
我们做学问,是要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要接国家治国理政的班,不是为了个人那一点点小“学问”,不仅仅是为了把课讲好,更不是仅仅知道马列那几个教条,教条没有用。我们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国家培养治国理政的人才,这才是中国教育的最高境界。我们不应从专业的角度来讲马列主义课程,应该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培养治国理政人才的高度来讲授马列主义。归根到底,我们是为了中国道路、中国人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样做思政,为什么受欢迎
如今的孩子经历的是直通考,缺少社会阅历和对立面的社会实践,但好处是他们有系统的历史知识储备,书面知识比较完备。因此,在讲授的过程中,只要把他们自己的发展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去讲,用历史出现的大量实例,学生就能很容易地接受。譬如,古罗马时代地中海一带有很多大学问家,因为他们亡国了,做了罗马人的奴隶。著名的《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就是奴隶。罗马人常常指着家里的奴隶说,这个是哲学家、那个是数学家。八国联军当年入侵中国进了故宫城,他们不会背诗,但我们的宫女会背诗,他们把宫女都往水里赶,国亡了,没命了,此时诗书还有何用?
通过这样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讲,同学们就容易理解。我们讲的国家命运,就是高于个人主义的大道理。
孩子们最关心的是以后的生存和发展,你将马克思主义大道理与他们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讲,肯定讲得通。问题是现在很多人总投学生个人偏好,讲一些个人主义比如精英主义的“小道理”,不给同学指出太阳的光明,却津津乐道于月光的皎洁,这是走不远的。
我觉得,马克思主义是很鲜活的学问,本来就应该讲好。学生是有局限性,但不能把学生的局限性当成课没讲好的托辞。讲课跟讲故事一样,故事里又充满哲理,比如资治通鉴的写法,就是一事一理,还都是些治国理政的大道理,自然能够引人入胜。上下五千年的故事都在这里,其中就贯通一个道理,这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让马克思说中国话,要从中国的生活说起、从中国道路说起、从中国人的命运说起。你得说中国的事儿。中国的事儿,核心是中国命运的事儿,命运的事儿是大多数人关心的事儿。好思想是从土里长出来的,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我们做研究、做学问和授课,都不能脱离实际。战国时,齐国和秦国都重视学问。齐国的知识脱离实际,搞白马非马,还办了稷下学宫,秦国就给齐国很多钱,让齐国做这些唯心学问。秦国则起用商鞅、李斯、韩非子这些经世致用的人,做经世致用的学问,这种学问关乎国家兴衰,关乎人的命运。结果,当秦国打到齐国时,齐国竟无一人是男儿,没有任何抵抗就投降了。中国的宋朝也重视学问,但脱离实际,热衷于唯心主义的东西,因而亡国很快。
为了让我们的教师不脱离实际,根据我个人上山下乡的经验,我认为,我们的马列教师们不能光把目光放到国外,而应多到中国农村去,到基层去,对此要有制度性的安排,不能流于形式。让教师了解中国的实际,为中国人民服务,为中国的劳动者服务,扎根中国的土地,将自己储备的丰富的知识,用于解释和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问题,这样才会形成有益于中国人民的知识,有了这样的知识,我们的马列主义课堂就会生动起来。
(光明日报记者杜冰整理)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05日 14版)
这样做思政,为什么受欢迎
好的思政课,总是这样吸引人。光明图片
好的思政课是可以把我们“说服”的课
作者:高若云(北京师范大学学生)
我心中好的思政课是“有道理”的课,而不是简单的灌输一些正确的观点。同学们对政治课缺乏兴趣有许多原因。我们是出生在新旧世纪交替时的一代,市场经济是“出厂设置”,物质上的丰盈和独生子女的身份,使我们更加叛逆和追求个性。
我认为,好的思政课就是可以把我们“说服”的课!比如像“名家领读经典”系列课程,老师们都是娓娓道来、细细分析,绝对没有强硬地向我们灌输价值观的意思,上课的时候,每到动情处,我经常是噙着热泪;而听完课,老师们的教诲经常会在我脑海里萦绕好几天。
本系列课程的第二课是李零先生讲《我劝天公重抖擞》,其实李老并不是共产党员,他也没有大谈特谈马克思主义好,反而是针砭时弊语带机锋。李老就那么坐着讲,语气也很平淡,但是他的话让我们感到振聋发聩,反思良多。我想这就是一节极好的思政课,它能让学生产生很多后续的思考,能产生对自己、对时代的反思。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05日 14版)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畅谈天下尽自由
作者:潘瑞彬(北京科技大学学生)
我所向往的思政课堂,一方黑板,三尺讲台,一块荧屏,讲师言词酣畅淋漓,生动诙谐,不拘束不刻板不禁锢于制度的泥淖,学子尽辞随心随意,不忧虑不拘谨不束缚于身份地位。世界政治,大国外交,全球军事,人类思想,都变成奇妙的音符,我们和老师一起,将其谱写成灵动精彩的乐章。我们不仅仅是思想的接受者,更是思想的创造者、传播者。在这里,我们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思想的碰撞,激起文化千层浪。
前不久听了金一南教授的《百年沧桑:从东亚病夫到民族复兴》课程。身为将军,却无将军的架子,态度谦逊,为人亲和,思想深刻,恪尽职守,言语简练却极其富有感染力,讲课投入又深情,讲到动人之处几度泪光闪闪,声泪俱下。数不清掌声雷动了多少次,只记得,每一个人的神情,都是那样专注。这是我们的思政课,更想命名其曰“思想巨人震慑人心之课”。
在这样的思政课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畅谈天下尽自由。
从这一刻起,爱上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