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集中展现了中国人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修养。“山水”二字,不是简单的风景概念,它包含了中华文化的诸多含义和象征。
9月18日,艺术学院汤艳教师带领2021级美术学专业A2111学生赴庐山进行国画写生实践。带领学生进入国画教学中“师造化,师我心”的学习,巩固夯实对传统绘画作品技法语言的学习所得。参观考察庐山会址、庐山抗战纪念馆追忆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将爱党爱国的赤子情怀同对祖国山水、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相结合,在实地写生中探索饱含生活感受,充满民族文化自信的艺术语言和写生作品。
宋代范中立云“师古人不如师造化”,指出了以自然为师的重要性。南北朝谢赫在其“六法”中,把“应物象形”作为一法,故传统中国画一直很重视写生。“写生”与古代之“师造化”颇为相近,但仍然有区别,古人的“师造化”更多是画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默记,达到心领神会,与客观事物高度契合,最终心手相一,随心写出,生动传神。
写生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夸张、大胆取舍。中国画要求画者能够抓住重点、突出精神,强化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关联与笔墨的转换。有时可以写生一山一水,有时则需要表现完整的对象,有时可以进行艺术加工,大胆地剪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们用毛笔一笔笔勾勒山石、树木等。
将课程思政与写生紧密结合,不仅对同学们的画作进行了指导,还进一步提高了同学们的思想觉悟。
撰稿人:汤艳
一审:鲍雯婷
二审:虞斌
三审:张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