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工作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以本为本,内涵发展,推动高校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3日 16:47   浏览次数:

中国高校创新发展论坛举行,专家建议——
以本为本,内涵发展,推动高校创新发展

2018-10-23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高校创新发展论坛10月20日在成都举行。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是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18·秋论坛的一部分。与会专家就高校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

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持续推进高校创新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在开幕致词中表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2017年全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7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推进,体系渐趋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升,对国家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从“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到“双一流”建设,我国持续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整体上达到世界中上水平,进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方阵,开始与国际高等教育最新发展同频共振;追赶与超越、借鉴与自主、跟跑与领跑交织交融;世界高等教育开始倾听中国声音、融入中国元素。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不足和显著差距。在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不相契合的地方,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相匹配。高等教育的改革仍是关键词。总结改革经验,注入新的动力,扩大改革成果,锲而不舍地推动中国高校的创新发展,不能稍有懈怠。

    新的国际形势和发展格局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体系提出了新的需求。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社交网络的变革等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深刻地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高等教育要服务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高校的创新发展还要积极借鉴国际经验,特别是世界发达国家一流大学建设的经验,进一步提升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中国高校的创新发展也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走自己的道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推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实现教育现代化。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
以本为本,让本科教育回归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根本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认为,高校首先是教育机构,其次才是研究机构。众所周知,柏林洪堡大学由德国教育家洪堡兄弟所创立,被称为“现代大学之母”。在此之前,不论欧洲或美国的大学,都还是沿袭修道院教育的传统,以培养教师、公职人员或贵族为主,不重视研究。此后洪堡的理念传递至欧美各地,也成为许多大学仿效的对象。创校者洪堡强调,教学与研究应同时在大学进行,大学兼有研究教学双重任务,大学应教学与研究有机统一,教学和研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本来,洪堡的教育理念是针对旧式大学不重视研究而提出,对教学和科研的辩证关系阐释得非常清晰。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变化,特别是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行其道的潮流下,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似乎异化了洪堡的大学理念,过分强调科研,崇尚科研是“王道”,以至于把大学俨然变成了科研机构。

    徐飞指出,放眼全球普遍的情况是,大学高深研究和教书育人似乎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平面上,学术追求替代了大学教育,即便像哈佛大学这样全球最著名的顶尖大学,本科教育的情况也令人堪忧。美国各顶尖研究性大学为追求卓越地位展开空前竞争,哈佛等名校在竞争中成就卓越。然而,在哈瑞?刘易斯看来,这种卓越却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瑞?刘易斯在哈佛任教30多年,其间有8年时间担任哈佛学院院长一职,在其出版的《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中,他从自己亲身经历出发,向读者描述了哈佛大学在追求高深学问和卓越科研中本科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忘记了本科教育的根本目的——把年轻人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正是鉴于此,全球教育界有识之士大声疾呼,高校要回归大学本质,重振本科教育。

    这些年来,尽管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已有明显改观,但形势仍不容乐观。在一些高校科研是愉悦、成名和奖励之源,教学或多或少地成为不情愿的负担,忽视教育特别是本科生教育的情况依然存在。国家推出“双一流”计划已近三年,时至今日,一些高校对“双一流”中一流学科的认识,依然停留在一些显性指标上,甚至径直把学科等同于科研。为数不少的高校认为只要教师的科研做好了,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作为科研生力军能出成果,实现“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就不远了,本科成为科研和研究生培养的陪衬。

    针对这些情况,徐飞指出,各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要用心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深刻论断,坚决贯彻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以本为本”要求。不久前教育部在上海召开的“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上,陈宝生部长再次明确指出,一流大学建设必须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基础任务,并要求“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本科教育上要争做“两个率先”——率先确立建成一流本科教育目标、率先在建设一流学科中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

    为什么要“以本为本”?以本科为“本”的“本”是什么“本”?在徐飞看来,“本”至少包含“根本”、“基本”、“本源”、“本位”四层含义。首先,尽管大学的职能或使命有多重,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但核心职能是人才培养。须知,教学育人是大学区别于其它社会组织的本质所在,大学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养,大学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教师的第一职责是教书育人。

    其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基本”或基础是本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本科教育不仅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本科这个年龄段(18-22岁之间),正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形成最宝贵的时期,如果十八九岁二十几岁年轻人的三观教育出了问题,吞下恶果的终将是整个国家和社会。在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当下,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对建立人力资源强国至关重要。

    第三,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本科教育是大学产生的“本源”(源头),几乎所有大学都发轫于本科教育。美国哈佛大学自1636建校以来一直是本科教育,开展研究生教育是19世纪之后的事情。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基本也是以本科教育起家后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如上海交大的前身南洋工学,西南交大的前身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等,都是以开展本科教育为安身立命之本。当今,世界各国的研究生教育已很普遍,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想进入各国名校特别是像美国常春藤联盟大学进行本科学习的难度,要比读它们的硕士、博士高得多。

    在中国大陆,虽然中国科学院大学先有研究生教育,然后才有本科生教育,但这个例外却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本科教育的的重要性。从2014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大学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目前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已成为高考志愿填报最热门、报考难度最大的几所高校之一。

    第四,由于有了前面三个“本”:根本、基本和本源,自然就有第四个“本”:本位。大学要回归人才培养“本位”,重申高教大计、本科为本的理念,真正把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根和本,真正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真正把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纲举目张的“纲”。

    徐飞进一步追问,“以本为本”中,以本科教育师生中的何方为本?是以本科生为本,还是以教本科的教师为本?或简言之,是以学生为本,还是以教师为本?徐飞坦言,之前当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曾引起不小争议。有人说,当然是“以师生共同为本”。这个貌似全面而非偏颇片面的回答其实掩盖了问题本质,徐飞说答案应是:以学生为本,理由是大学因学生而存在,就像医院因病人而存在,政府因纳税人(人民)而存在一样,因此,学校以学生为本,恰如医院以病人为本,政府以人民(纳税人)为本,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此外,由于长期以来各大学引以为傲的是拥有世界知名的教授和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强调以学生为本,也是为充分体现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以什么学生为本?徐飞再抛问题。是以全体学生为本,还是以某些或某一(几)类学生为本?徐飞指出,在某些学校,高校教育资源未能公平惠及所有学生,以牺牲普通学生的正常教育为代价,换取一些所谓优异学生的超常教育和过度教育,这不仅背离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也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著名观点,以及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式应“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背道而驰。徐飞动情地说,高校要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让每个学生都拥有成功梦想的机会。

    “‘以学生的什么为本’?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本,还是以提升职场的就业能力为本;或更一般地,是以专业技能(才能)为本,还是以德育为本?”徐飞连珠炮地抛出一个个问题,对“以本为本”的“本”不断追问,看来,他今天是要把追问进行到底。徐飞指出,随着商业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就业形势的日渐严峻,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一些教育活动的不懈追求,这种追求还打着“以‘专业技能’为本”的幌子。但是,我们应当以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本。其中,尤其要注重完善学生人格,更注重学生的“精神成人”而非仅仅是“专业成才”,更注重学生的行为养成、道德认知、情感体验、理想信念、心灵攀登和全面发展,着力把学生培养成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怎么做到“以本为本?”徐飞介绍,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西南交通大学基本形成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价值塑造、人格养成、能力培养、知识探究”教育教学体系。当前,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学校大力开展品德教育,培养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的人;大力开展智育教育,培养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的人;大力开展体育教育,培养身心健康和意志坚强的人;大力开展美育教育,培养有人文情怀和高雅情趣的人;大力开展劳动教育,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的人;大力开展国际化教育,培养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领导力的人。

    针对学生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下滑的情况,西南交通大学要求体育部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徐飞特别重视学校体育,他本人就亲自担任校体育工作委员会主任职务。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
立德树人,守正创新,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人才培养体系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在演讲中提到,教育强大是国家强大的基础支撑,我们离世界顶级名校还有差距。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但是布局不均衡,发展不充分。大而未强,需要由大向强发展。在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之后,郑庆华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现在面临的四大问题:过分重视智力教育,应试教育明显。办学成效功利化,缺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缺乏志向和抱负,只对如何应付考试、获取证书、找到好工作感兴趣。重育才,轻育人。

    问题出在哪儿?郑庆华认为,首先,现行的培养模式,难以适应“三个面向”。教育理念过于强调专业化,虽然能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在特定时期的的人才需要,但是由于知识面窄、人文底蕴和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新时期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第二,“单声道”教学,学生缺乏质疑和挑战精神。第三,“互联网+”AI对教育的重大挑战。农业社会,在同一位老师的教育下完成教育。工业社会,在同一所学校内完成教育。现在的信息社会,需要在不同国家不同学校跨国、跨学校完成教育。

    “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本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基础地位是以本为本。我们的思路是要形成正确的教育质量关+有效手段。”郑庆华说,西安交通大学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引领社会发展,强内涵,走正道,致力于塑造大学的公信与尊严。学校守正创新,形成了“四位一体”教育质量观:品行。具备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担当精神。思维。具备不断进取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知识。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郑庆华说,学校的基本理念是成人+成才,教人求真,追求卓越。在“品行、思维、知识、能力”四位一体的培养目标下,利用一流的生源和一流的师资队伍,从创新培养模式、强化创新能力、加强国际联盟、拓展综合素质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方案。同时,学校还自行研发了“教育质量评估、跟踪与管理大数据平台”,利用数据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学校用八项措施打造一流人才。分别是:立德树人,培养西迁精神新传人;成立本科生院,破解教书育人割裂难题;大类招生,建立通专融合培养新模式;校企合作,建立实践育人新平台;实施“名师、名课、名教材”工程;“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范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新工科;建立大数据平台,绩效考核新制度。在这些培养措施下,学校毕业生质量逐年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在国内外竞赛中获得大奖,涌现出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学成果。

西北大学副校长常江:

聚焦内涵发展,探索“三位一体”的一流学科发展模式

    西北大学副校长常江介绍,西北大学前身是1902年成立的陕西大学堂,也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一。产生了一批足以推动社会国家和人类进步的成果,也培养了一批才任天下的毕业生。西北大学紧跟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化改革为内生动力,构建起具有西大特色的学科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即以“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学术团队”为中心,加强深化改革、机制创新和内涵建设。

    常江从一个团队、一个院系、一所学校三个层面剖析了西北大学“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的探索。

    西北大学早期生命演化研究团队就是学校“三位一体”的典型代表。团队以舒德干院士为负责人。在nature和science发表论文13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两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两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而该团队全部是西北大学自主培养起来的,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具有海外留学和国际合作研究背景并主持过国家级基础研究重大课题。

    地质学系是学校唯一一个系(其他的均已成学院),地质学系是学校首批全面深化改革“一院一策”试点单位,响应学校号召,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步伐,营造宽松环境,厚植创新土壤,闯出了一条深化改革的新路径,也创出了内涵式发展的新空间。

    地质学系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为发展目标,并将其具体化为“五个一流”:引育世界一流队伍;培育世界一流学生;产出世界一流成果;建设世界一流平台;开展世界一流交流合作。地质学系在改革发展中“闯”出了一条新路。第一,实行领衔专家制,设立领衔专家专项,从陕西争取了9800万经费支持。第二,强化制度建设。列出近20项权力清单,出台25项制度措施。第三,推出年薪制,院士百万年薪,教授最高50万年薪,讲师最高30万年薪,非在职的博后在站人员最高每年25万年薪。第四,实行评聘分离。新入职教师先实行人事代理。研究生的资助、指标分配、录取均实行导师负责制。研究生导师遴选与职称脱钩。第五,学术交流全额资助体系。

    在改革中,地质学系已享受到了改革红利,增强了全体师生的归属感和获得感,激发了全系师生创新创造的活力和动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攀升,学术团队实力日益增强,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地质学科进入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地质学系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团队建设为核心,以科研创新为职支撑,聚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这也充分体现了学校以综合改革为抓手,全面促进学科内涵式发展的顶层设计、系统思维和价值导向。”常江说。

    在西北大学层面,依靠改革驱动动力,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第一,学校坚持理念先导,指引改革发展。回归常识,抓住本质,尊重规律,注重长远。第二,学校突出顶层设计,搭建改革的四梁八柱。从大学办学院到学院办大学。统筹管理,分类指导。政策突破、投入增加、机制创新。第三,聚焦“三位一体”,推动重点领域改革。首先,聚焦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确定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是人才培养的中心。尊重教育规律,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以完全学分制改革为突破口,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其次,聚焦人才队伍体系改革,人人都是人才,人人皆可成才。从价值引领、薪酬待遇和机制创新上加以突破。奖励高端、调动中坚、扶持青年。最后,聚焦学科与科研创新体系改革。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和学科链,建立了分层次学科建设计划。用产学研融合破解成果转化难题。学校各项排名稳步上升。

    “但是学校前甩后追形式严峻,资源和外部环境也带来很大挑战,我们的机遇在于:打破固有身份束缚、加强动态调整和特色发展、通过改革实现超常规发展、差异化特色化内涵式发展。”常江说,“这需要我们转变思想观念、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聚焦重点难题,攻坚克难,携手共进,有所作为。”

深圳大学副校长王晖: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发展思路新机制

    深圳大学副校长王晖介绍,深圳大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建校35年,但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学术表现进步明显,国际排名每年上升100多位,国内排名每年上升10位,跻身国内进步最快大学行列。2017年新增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增量位居全国第三,学校科研实力明显增强。去年的科研经费更是达到10.33亿元。同时,学校产学研合作成果丰硕。多项成果产值过亿。其中彭祥团队的《相位辅助三维成像与测量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产值3.5亿元,合作企业“易尚”成功上市。同时,学校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咨政服务。学校的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获得1.2亿的社会捐赠。《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为建设中国经济特区成功经验、宣传中国道路做出独特贡献。

    随着深圳大学的发展,深圳大学的生源质量不断提高。一本分数线连续四年位居广东第四,一本招生规模在广东前四中最大。深圳大学也开始了国际化行动计划,与国外高校(机构)合作项目50余项。

2018年10月,粤港澳大湾区现代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在深圳大学成立。为满足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建设对科学技术和高端人才的实际需求,深圳大学成立了深圳市轨道交通重点实验室,还与深圳市地铁集团友好合作,这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次大会是深圳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牵头联合粤港澳大湾区相关优势单位以及国际著明院校合作的。

    今年7月召开的深圳大学第五次党代会继续高举改革创新的旗帜,明确提出文化引领、创新驱动、内涵发展三大理念,力争在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大学文化创新发展、对标国际先进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实验探索等5个方面走在全国高校前列,以及建设新时代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特区大学的奋斗目标。

    深圳大学提出建设“有灵魂的大学、有担当的大学、有卓越贡献力的大学、有广泛美誉度的大学”四大目标,突出强调以卓越的办学质量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科技成果和学术文化的全方位支撑,以及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中作出独有的贡献。

(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张春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