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内工大这样走过——教书育人硕果累累
70年,学校扎根边疆,立足内蒙古,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服务地方办学导向,秉承建校之初“为内蒙古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历史使命,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对接社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立足内蒙古、服务内蒙古”的办学导向,从建校之初的3个中专专业起步,如今已具有博士、硕士、本科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主动对接自治区现代能源、数字经济、现代装备制造业、新材料、通用航空等产业需求,大力推进学科专业布局的优化调整。
1.交叉引领,推进学科布局优化
重点打造“化工与材料机械学科群”“力学与建筑土木学科群”“能源与电气信息学科群”等交叉学科群,加大化工、材料、力学、能源、动力、机械、土木、建筑、通信等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力度,在区内率先成立航空学院、数据科学与应用学院等,学科结构与自治区产业结构的契合度更加紧密。
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5个,此外联合共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增至2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增至1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17个学院全覆盖。
2.结构调整,实现专业布局优化
新增设人工智能、智能电网信息工程、飞行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工科专业,撤销或停招19个适应度低的本科专业,专业数由77个调整至62个,工学类专业占到76%,在区内重点行业就业学生达到70%以上,实现了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紧密对接。
二、聚焦培养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不断提高。
1.整合资源,强化教育教学保障
坚持质量立校,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数量稳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建立起保障教学经费优先投入的长效机制。加强教学基本设施建设,丰富教学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教师投入教学、制度保障教学、资源支撑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良性机制。现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0个,自治区教学名师19名,自治区教坛新秀12名,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32门,与百余家企业联合建设实习基地。
2.质量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坚持立德树人、拓宽知识基础、加强应用实践、尊重个性发展、培育创新精神、追求卓越目标”的培养原则,系统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构建第二课堂育人体系,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通过或申请受理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教育评估)专业15个,国家级校外大学生工程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优秀奖1项;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5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9项,近六届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励50项。
3.胜任取向,提升人才培养成效
在校生人数从建校之初的154人,发展到现在的本专科学生236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400余人。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着力提高生源质量,区内本科一批招生专业实现全覆盖;加强学生全程指导与服务,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毕业率保持在95%左右,学位授予率保持在99%以上,“十三五”期间1069人次学生在全国性竞赛获得奖项。70年来,学校培养了18万余名各类应用型人才,就业率多年保持90%以上,位居全区前列,广大毕业生奋斗在大江南北、工作在各行各业,许多已成为大中型企业的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高校或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党和政府的重要领导干部,并素以“为人朴实、作风务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而广受社会好评。
(来源:学校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