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不停跳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式创立及其关键设备的发明和应用
主要完成人:魏翔、方静、万松、刘娅妮、李睿
肥厚型心肌病(以下简称“肥心病”)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以室间隔心肌的肥厚为突出表现。罹患肥心病的病人除生活质量显著降低外,严重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致残,容易引发猝死。在我国,保守估计约有200万至500万肥心病患者,全球患病人群约1500万至2000万。常用治疗方法为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肥厚的心脏室间隔心肌。传统手术方式不仅创伤大,而且手术安全性和疗效高度依赖术者经验,在经验不多的医院进行手术死亡率较高、疗效欠佳。由于难度大且教学困难,传统心肌切除手术历经60余年的发展仍无革命性突破,一直是全球心脏外科的巨大挑战和最难以推广普及的手术之一。全国年手术量不足1000台,导致国内大多数患者求医无门,而北上广等极少数肥心病专病医疗资源严重挤兑,远不能满足人数众多的肥心病患者治疗需要。
为解决上述难题,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魏翔教授团队历时5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新型微创外科治疗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等项目的资助下,通过医—工—产—学—研—检深度跨学科交叉合作,发明了一种全球首创的经心尖心脏不停跳室间隔心肌切除手术,自主原创研发了心脏不停跳心肌切除系统(简称微创心肌切除系统),并且构建了一套肥心病的新型标准化诊疗规范。这一原创性发明具备精准切除心肌、微创、风险低、术后恢复极快等特点,将传统20厘米正中开胸切口变成5厘米肋间切口,手术由4小时才能完成的大手术,变为无需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且1小时即能完成的微创手术。因其卓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革命性的微创优势,临床应用一年后便使同济医院成为世界最大的肥心病外科治疗中心,为解决世界性“卡脖子”医学难题提供了有效的“中国方案”。
图为经心尖心脏不停跳室间隔心肌切除术
图为心脏不停跳心肌切除系统(微创心肌切除系统)
自2022年4月应用于临床以来,本技术立足武汉、辐射全国,迄今已完成超1000例肥心病的治疗,涵盖全国30个省区市。临床试验手术死亡率0.7%,远低于传统手术国际平均死亡率5.9%,比肩美国梅奥诊所的1%;静息压差达标率94.9%,优于传统手术达标率79.1%至91.9%,比肩美国梅奥诊所的95%,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所有经治患者均表现出显著的症状改善甚至消失,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全国15家大型三甲医院开展临床应用,较传统手术方式节约5万元,可极大节约因疾病致残致死所消耗的社会资源和医疗资源。
图为超声实时引导示意图
本研究成果已获得美国、欧盟和日本发明专利各1项,国内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专利共16项。探索性临床试验的结果一经投稿便被顶级心血管病杂志“J Am Coll Cardiol”快速接收,吸引包括梅奥诊所前心外科主任Schaff教授在内的12个国家20余位专家前来学习,实现了中国在该细分领域由跟跑到领跑的突破。截至目前,共发表心脏不停跳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式创立及其关键设备的发明和应用相关高水平SCI论文13篇和中文核心期刊3篇。该成果受邀在美国、欧洲及亚洲心胸外科年会以及全国各地进行宣讲,进行多场手术直播,广受同行高度赞扬,并荣获2023年度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十大医工交叉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