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1月17日至21日,武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武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会议期间,学校党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武汉市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先锋、打头阵,担当主力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武汉实践中积极汇智献策,并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畅谈感受、发表感言。
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委员、省委会副主委、市委会主委,同济医学院副院长舒晓刚谈到,在两会期间,我提出了“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助力社会适老化建设”的建议,着重解决“三个”痛点:一是提升幸福食堂覆盖率与可持续性,解决“家养”痛点;二是用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解决“医养”痛点;三是推进老年大学向基层延伸,解决“学养”痛点。该建议在政协武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作大会发言。
省政协常委、市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委员、省委会副主委、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委,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剑峰表示,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报告指出武汉市2024年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作为高校科技工作者,我们要立足岗位,在新发展阶段增强创新意识、提升破题能力、展现改革魄力,为推动武汉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致公党省委会常委、市委会副主委,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副院长康玲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2023年武汉市取得的工作成绩和特色亮点,全年增长约6%,地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2万亿元,提出了2024年的中心工作任务,强调要善于转化,把武汉市的科教人才、交通区位、生态禀赋三大优势转化为强劲的发展动力。尤其在吸引高水平科技人才方面,武汉市制定了创新性的实施办法,激发了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在大会期间,我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提交了“加强武汉市韧性城市建设”的建议,相关内容在长江日报刊登。作为一名来自高校的政协委员,我将建言献策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武汉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无党派人士,市知联会理事、校知联会理事,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谭刚毅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体现了担当作为的进取意识,提振信心,催人奋进。我非常赞同报告提出的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加快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加快凸显大江大湖湿地城市特色等工作计划。为此我在联团审议时提出了“关于加快高校周边城市有机更新,推进三生融合发展,打造环大学创新经济带”建议,引起反响并得到武汉市主要领导关注。在城市更新、规划开发方面,我建议结合新经济特点,加强对老字号的保护,统筹政府、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对老字号、老味道的保护和发展,赋予老字号新生命,该建议被长江日报采访报道。
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省委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委员,附属同济医院教授、主任医师董凌莉表示,过去一年,武汉奋进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尤其在经济发展、科教创新、产业质量、城市建设、营商环境、生态环境、惠民举措等方面成绩突出。2024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推动武汉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将立足本职工作,砥砺前行,双岗建功,为妇女儿童事业和武汉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市政协常委、无党派人士、校知联会副会长、基础医学院教授胡清华谈到,蕴育希望的隆冬腊月,武汉两会顺利召开。2023年武汉市各方面取得的成绩无不令人鼓舞、令人振奋。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和高校教师,我们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发挥自身优势,为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将武汉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和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积极献言献策、双岗建功。
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市委会常委、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副主委,基础医学院院长史岸冰谈到,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武汉市在科技、经济、民生各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抢占科技高地打造科技城市的内容令我非常振奋。如何在未来国际国内的人才竞争中占领高地?我建议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上出台更具竞争力的政策,其中包括人才税收优惠政策、人才成长平台构建、人才的国际化服务水平。要学习兄弟省市好的经验做法,打造国际化人才高地、创新创业高地。
市政协委员,民建市委会常委,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孙永平谈到,2023年,武汉市在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交织叠加的困难挑战,仍然取得了6%左右增长率,GDP有望进入2万亿俱乐部,武汉发展站上了新的起点。今年我仍然持续关注双碳战略,特别就加强气候投融资试点,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撰写了提案。希望武汉市能坚持国际国内双重视角,进一步提高全球碳市场中心建设能级,该提案内容被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并接受武汉广播电视台采访报道。
市政协委员,民进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委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毛子骏谈到,智慧养老服务能够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途径。武汉市作为首批全国人工智能条件下养老社会实验试点城市,建议通过搭建智慧养老数据集成平台、加强顶层设计、第三方评估以及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等途径,建立更加完善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期待看到政府能够充分重视这项提案并积极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为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人性化的服务。我提出的智慧养老服务建议被武汉广播电视台采访报道。
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委,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副主任徐刚表示,政府机关真抓实干,努力把政协建议案、提案中的真知灼见、好建议、金点子转化为具体的方案、措施、政策,克难奋进、勇毅前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科教文卫和民生福祉等各方面取得重大发展,实现了城市能级跨越提升。
市政协委员,致公党省委会委员、市委会委员、硚口区工委主委,附属同济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刘新明表示,武汉市2023年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期许,不禁吟诗一首:风雨兼程聚国博,忠诚担当为民生。建言献策展智慧,服务大局破难题。践推发展融真情,实干兴邦振人心。提质增效凝共识,共创辉煌启征程。
市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附属协和医院主任医师高颖表示,2023年武汉市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尤其是总GDP有望达到2万亿元令人非常振奋。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报告站位高远、求真务实,指出武汉经济的发展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因此要更加注重创新策源,改进科技生态,优选科技人才。
相关新闻报道:
舒晓刚教授关于“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建议的报道
https://3g.wuhan.gov.cn/sy/whyw/202401/t20240120_2346539.shtml
谭刚毅教授关于“结合新经济特点在城市更新中赋予老字号新生命”建议的报道
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120A08A3K00?no-redirect=1&web_channel=wap&openApp=false
康玲教授关于“加强韧性城市建设”建议的报道
http://www.app.dawuhanapp.com/p/33383045.html
孙永平教授关于“提高全球碳市场中心建设”建议的报道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8700845050069338&wfr=spider&for=pc
毛子骏教授关于“智慧养老服务”建议的报道
/hust/mu_cpa/info/1045/124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