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爱民:华中工学院机械厂孵化记

发布人:   时间:2015-05-25     浏览次数:


1954年,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四个学校的实习工厂合并组建了华中工学院机械厂,当时机械厂的机械设备主要是从武汉大学实习工厂搬来的。我也随武汉大学实习工厂一起转到了华中工学院机械厂。


当时武汉大学实习工厂除了负责工学院的教学实习外,还为理学院制造和修理教学仪器。实习工厂机器设备先进,工人技术水平高,工厂对教学和生产安排合理、管理严格,经常与武汉市有关单位协作生产,用收入添置必要设备和改善工人的生活。实习工厂还接受国家委托生产水泵。


搬家之前,武汉大学实习工厂座落在珞珈山东北角的山坳里,靠近东湖边,只有一道堤坎和一条马路与湖水相隔,离武汉大学游泳池约200米远。夏天,有的青年工人在游泳池边的跳台上纳凉、睡觉。武汉大学实习工厂地处一块平整的长方形的山地,四周青松翠柏,草木丛生,工厂有独立的铸造间、锻工间和木模间(搬到华工后统一叫车间),坐北朝南。厂门前有一个篮球场和一个足球场。当时武大实习工厂的篮球队在武大和武昌区小有名气,常有赛球喜讯。主厂房内有金工间,与厂办、教室和天井是三跨、长方形结构。实习工厂的教室可坐近80人,1949年工厂招收青年工人时,将实习工厂的教室作为考场,语文、数学、政治和其他科目的考试都在那里进行。当年一共招收了20多名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工人,我就是其中之一。这些青年工人全都是男生,年龄在14到18岁之间,后来成为工厂的中坚力量。1949年,我进武大实习工厂学的是钳工。实习工厂的领导对青年工人的文化和技术提高一直抓得很紧,给工人们开设了初级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等课程,实行半工半读教育,由师傅们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


1954年,华中工学院在喻家山的东二楼、东三楼、东四楼、西一楼、西三楼、机械厂和老图书馆已建成,东一楼正在建设中,学生宿舍、食堂、医院、教工住宿区也已初具规模,于是决定将武汉大学实习工厂的机械设备搬迁到华中工学院。当时的条件相当困难,没有吊车,就用三根结实的木头在厂门口支起三角支柱,上面捆着装有滑轮的绳索,这样做成一个简单的吊装工具。工人们用滚筒加撬杠,人拉手推从厂里将机器运到支架下,再拉动滑轮的链条把机器放在汽车上拖走。1954年6、7月间,连降大暴雨,长江水位持续上涨,武汉市正组织防汛抗洪工作。7月8日,大雨滂沱,路滑车紧,实习工厂的职工把一台台设备运往喻家山华中工学院机械厂。由于人手不够,不得不把前往武昌区参加高考的青年工人召回来参加搬运。移动很慢,很费力气,真有点像蚂蚁搬家。大家想到要进新校区,精神非常振奋。全部机器刚搬到华中工学院不久,在挖配电沟时,武汉的防汛抗洪警报拉响了。起初,学校动员全体教职工在喻家山和南望山挖土运石支援抗洪一线。后来为了稳定教学秩序,学校组织部分教职工组成战斗队赴前线参加抗洪抢险,我是队员之一。现在喻家山人防工程附近有一个宽约两米的大坑,就是当年取土抗洪的地点。


1954年搬家后,机械厂购买了一台乙炔发生器(加水可产生燃烧气体乙炔),建立了焊接车间。之前武大实习工厂没有焊接车间,但是有几台电焊机,我也曾专门学习过这个工种。1951年,武汉大学实习工厂领导派我到汉口船舶修理厂学焊接。在老师傅的指导下,我每天仰面朝天学电焊,火花四溅,师傅看着我笑:“不在学校好好学习,跑来当工人。”学了几个月后,我回到学校。当时,实习工厂后面的动力大楼有间小房里就有两台电焊机,可算是一个小焊接间。武汉大学工学院机械系、电机系与实习工厂结合非常紧密,这两个系1953年的毕业生在实习工厂实习过的工种很齐全,包括车、钳、铣、铇、铸、锻、焊、木模等。搬家到华中工学院,建立焊接车间后,为了安全,在焊接车间的东头建了一间小屋,专门放乙炔发生器。用管道将乙炔发生器产生的气体输送到车间各个放有氧气瓶的工位。氧气瓶上安装了减压表。氧气和乙炔气体各有管道与焊枪相接,可以进行气焊气割操作。在武大实习工厂原有电焊机的基础上,又添了几台,在焊接车间的另一边搭了几间木板房,让电焊的闪光不互相干扰,教学实习就在焊接车间进行。这样,可容纳一个班学生进行焊接实习的场地——焊接车间就孵化出来了。焊接车间建立不久,华中工学院就设立了焊接专业。从武汉大学实习工厂过来的青年工人,大部分学有专长、进步较快,除了指导学生实习外,还成为生产和科研骨干。


搬到华中工学院后,工人们又对金属切削加工车间的原有设备进行了调整和改造,特别是对原武汉大学实习工厂半数以上天轴传动的皮带车床、插床、小龙门铇床等机床进行改造,改成单机传动,废除了电机通过皮带传动到屋梁上的天轴,再由天轴皮带把运动传到机床的传动结构,大大提高了机械厂的现代化水平。之后进厂的人就看不到天轴传动的机床了,对学机械的人来说少了这方面的历史知识。


机械厂有金工车间、锻工车间、铸工车间、焊接车间和热处理车间共5个车间和1个库房。其中金工车间最大,厂房的中门可进汽车,备有起吊的行车,车间里有美国、加拿大和德国生产的机床,还有国产机床,一字排开,非常壮观。其它车间配套设施也很完备。这在当时很不容易,可以代表新中国自己设计的现代化教学生产基地,有许多影视单位前来摄影。库房在车间旁边,里面存放有材料、半成品和成品。


机械厂的锻工车间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了空气锻锤和专为生产大型零件备用的加热油炉。见证武大和华工锻工车间发展的陶毓斌师傅与院长朱九思年龄相仿,人称陶八级,现在年近百岁。1950年铸工车间刚建不久,我们在那里实习,多种模型均已做好,只等铁水浇灌,可是一个晚上过去了,铁水就是流不出来。当时专门邀请有经验的炉工李铁山师傅到学校进行指导,后来再也没有发生过流不出铁水的问题。热处理车间是搬到华工后新建的,除普通加热炉之外,还自制了氮化炉,为后来生产镗床的镗杆氮化淬火起了保证作用。


后来,机械厂又孵化出了电机厂。原来在厂里很不起眼的电气维修小组在不长的时间里发展成为电机车间和现在的电机厂。1957年,黄树槐教授在负责压力加工实验时设计制造了一套电机的定、转子的冲片模。20世纪80年代中期,机械厂诞生了第一台0.6千瓦的小型电机,是当时机械厂生产小型台钻的配套电机。电机厂除生产一般电机外,还生产多速电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还为数控设备生产了配套的步进电机、交流伺服电机。之后,电机厂又有了长足的发展。


1958年,机械厂在机一系机床教研室和其他教研室的协同下生产了C617和C618型车床数百台,后来又生产了可控硅控制的镗床。20世纪60年代中期,工厂设计生产镗床,时任工厂厂长的蔡希贤要我参加调研。当时昆明机床厂生产的T618型镗床带支架,我没有按照他们的做,取消了后支架,从而生产了几十台具有我校风格的镗床。华中工学院与湖北省工业厅关系较好,通过他们我校生产的产品有了部分销路,另外,我们自己也营销。


朱九思当院长时对机械厂的工作非常重视,经常到机械厂查看情况,并召集主要负责人开会指导工作。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一个星期天,我和同事正在加班,朱九思院长来到车间查看情况。听说这段时间机械设备性能好,九思非常高兴,与我谈了近1个小时,仔细地询问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20世纪60年代末的一天,我在南一楼操作镗床,一位同事跑来叫我,说九思来到车间叫我去,并嘱咐我:“九思在生气,你要注意!”我来到车间,九思站在样板钻床旁,用手指着样板钻床问我:“这是干什么?”我笑着回答:“这是使用原机床上的附件,它可以把机床垂直工作时的运动改变成平行工作台的水平运动,现在正在铣削车床上的齿条。”九思弄清楚了情况后就没说什么,我送他离开车间。这台美国制造的样板钻床全校只有两台,九思对它的使用非常重视。一车间用大龙铇加工小零件,没有少挨批评。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九思还专门召开工厂中层干部会,讨论如何使用“公差与配会标准”,会上决定尽量靠中间公差,以确保加工产品的精度。


机械厂地处教学大楼和图书馆之间,气锤一响,声音传遍华工,晚上开机也影响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后来将工厂搬迁了,这是很有必要的。铸造车间开始时设在厂房的跨度之内,先后两次搬出重建。


华中工学院机械厂孵化的经历说明机械厂的建立和发展与院系和教研室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机械厂生产机 床的辉煌与机械系师生的帮助分不开。电机厂的发展与电机系提供的技术支撑也息息相关。我认为正确处理工厂、院系和教研室的关系是机械厂发展的关键。


(周爱民口述,苏明华访谈整理。周爱民,我校电机厂退休高级工程师。)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