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蔚平:造船系发展若干记忆

发布人:   时间:2014-12-22     浏览次数:


艰难初创 稳步发展


1959年,受海军委托我校成立造船系(现船海学院),朱九思副院长兼任系主任,设潜艇设计制造、舰舶内燃机、舰船电气设备3个专业,学制5年。当时从机械制造、动力等相关专业的二三年级学生中抽调一部分,改学造船,组成造船系的第一批学生,把他们既作为学生又作为师资来培养。


1959年9月,造船系开始在全国招收本科生。建系之初,行政办公处设在东一楼东头,1961年暑假,造船系搬至东二楼。由于是保密系,大楼由武汉警备区派解放军站岗值守,师生进出大楼需要出示专用的出入证。建系伊始,教师、学生等人员紧缺,当时分管具体事务的是党总支书记周书珍,周书记不辞辛劳到其他院系去挖人,挑选符合保密条件的师生进入造船系。当时的教师队伍中少数是由相近专业调入,多数是留校的优秀毕业生。1955年,我考入华中工学院,1959年很幸运地被周书记选中,进入造船系。为适应未来专业教学的需要,系里派遣我们青年教师到上海交通大学、大连海校(现武汉海军工程大学)等高校进修学习。1960年,我被派往大连海校学习。1961年,我和其他一同去学习的教师返校,同时有数位留苏学生和上海交大的毕业生分配到造船系。1963年,系里又调入几位工程技术专家。自此,造船系有了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办系之初,由于缺乏教材和教学计划,只能先借鉴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的教学计划和教材,以开设教学所需的专业课。当时造船系副系主任彭伯永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就是:站稳讲台、形成特色、走出校门。目标明确后,大家满腔热情,也很努力,为了讲好课,经常熬夜备课至凌晨一两点钟,讲稿写了一遍又一遍。教师之间互相听课、提建议。在学毛选时,我们把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活学活用,抓主要矛盾,分清矛盾的主次,想办法怎么从薄弱的环节去突破解决主要矛盾。把这种哲学思想应用到教学中,即是讲课内容有主次之分,怎么讲清讲透,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也正是因为这份努力与用心,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非常融洽和睦。后来,我们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自己开始写教材、油印讲义。制作讲义非常辛苦,要先在蜡纸上用钢尖笔去刻,刻了以后再去油印,好一点的就是胶印。教师备课所用稿纸也较为短缺,那时的纸还不如现在的卫生纸,又黄又粗,可以说教学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为了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我们还聘请过南京海军的教员、武昌造船厂的工程师为学生授课,请701研究所和武昌造船厂的技术人员来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


1962年,海军在广州华南工学院召开相关会议,我去参加了这个会议。根据会议精神和当时的形势,造船系对专业进行了一些调整,将潜艇设计制造专业改为船舶设计制造,以水下为主改为以水面为主兼顾水下。
1964年,内燃机专业率先开展风冷柴油机的研究,并建立了省属的柴油机实验室。在刘颖教授的主持下,成功研制出了3种20马力的风冷柴油机,之后又研制出了采用新型燃烧室的“柴研I型”,在武汉柴油机厂批量生产,在农村投入使用,受到普遍欢迎。


文革期间,造船系停止招生,但从1972年开始招收了3年制的工农兵学员,专业性质为军民兼顾。1977年,造船系恢复招生,学制改为4年。


1978年,六机部在镇江召开相关会议,将各高校所涉相关专业的名称统一为船舶工程、船舶内燃机、船舶及船厂电气自动化专业,专业性质为军民兼顾,拓宽了专业口径。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开阔了眼界。1980年,造船系改名为船舶工程系,并建立特种机械研究室,开展水下特种设施的研究。1981年,船舶内燃机专业改名为内燃机专业。1984年,船舶及船厂电气自动化专业改名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实验室建设卓有成效


1961年,造船系的三个专业开始规划实验室建设,先后建成内燃机船舶电力拖动、船舶结构振动平台和光弹实验室,并开设了教学实验课。同年,学校以造船系建设船舶操纵实验基地为由,向武汉市政府申请将喻家湖划为学校所有。经批准后挂牌:船模操纵试验场。我和几位同事借了一条小船,到喻家湖勘测合适做实验水深的水域。之后因为资金短缺、技术层面也跟不上等原因无法做实验,把喻家湖交还学校用于养鱼,为全校职工谋福利。过年过节把鱼捞起来,每个教职工可以凭票去领鱼。


1970年,我们从咸宁农场接受“再教育”后返回学校,部分教师为招收工农兵学员做准备,部分教师开始着手船模实验水池、风洞实验室的建设,并自制三分力天平。其实早在1964年,风洞洞体就做好了,只是缺乏测力仪器。1973年,三分力天平自制成功,并很快服务于科研工作。


1971年,为解决造船实验场地的问题,造船系拟筹建船模试验水池(简称“船池”),向学校汇报后,工宣队指挥部没有同意。在教育革命组主持工作的朱九思同志认为造船系应该建船池,并将报告送交湖北省革委会,后得到批准立项。1972年2月,造船系请来了地质勘探队在校勘探选址,经勘探后把地址定在了喻家山下。同年7、8月份,工程队挖土机进场开工,经过5年的艰苦奋战,船模实验水池于1977年建成,长175米,宽6米,水深4米,是当时全国高校系统最长的拖曳水池。1978年,中国造船学会组织专家组对船池进行全面的鉴定验收。经鉴定后,我们的船池获得很高评价予以通过,正式投入使用。船池的建成是造船系在文革期间最大的成果,它的投入使用有力地促进了造船系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快速发展。在这一时期,造船系的科研经费项目数量、金额、成果在全校排名都是靠前的。1987年,船池经国际船模拖曳水池会议(ITTC)派人考察后,被接纳为该组织的正式成员单位,造船系派人参加了该会议。


20世纪80年代,我们还在武汉城建学院旁边的湖边建立了一个简易的实验室,那就是我们的操纵实验室。别看湖面现在长满了荷花,曾经我们的无线电操纵船舶在那湖面转圈,检验我们的船舵设计得是否稳定灵活。转弯前进后退能否保持一个航线,是检验它的稳定性,而转弯就是检验它的灵活性,能否在需要转弯的时候转弯,这个很重要。还有转弯半径小点又不能倾斜太厉害,这些就是我们当时需要检验的东西。但是到了90年代,这个实验室满足不了要求了,因为过于简易也就慢慢废弃了,没有再用了。


在这一时期,内燃机实验室增设了增压设施和大功率单缸机。船电实验室增设了自动电站和电子技术室。结构力学增设了压力筒和冲击水池。造船系与土木工程系共建了结构试验中心,在南大门附近的湖边上建成了露天操作实验室。至此,全系三个专业的实验室有了比较合理的配套设施,为教学科研发挥了积极作用。


科研成果丰硕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薛中川等3位老师与长江船舶设计院合作开展“长江快速消波赛船”的研究,开发出纵流消波船型(又称平头船)。文革后,薛中川老师借鉴意大利人提出的涡槽尾船型,移植于长江船型与纵流首结合在一起,开发出“平头涡尾”船型。他还进行了系数分析,编写了一本书《平头涡尾原理》。平头涡尾船型是一种优良的节能消波新船型,引起了高度关注。这种船型很快得到广泛应用,先后设计建造了100客、300客和600客三种内河客货船。但是这个船的缺点也很明显,只能在长江用,不能出江,而且只能用在上游不能用在下游。但是这在当时它还是有一定的时代意义的,比如节能,平头涡尾船在达到同等速度时消耗油量比较少,行驶中受到的阻力也比较小,同时还能做到客货两用,而且它压的浪小使得岸边的土壤没有太大的流失。还有一点,以前长江边上还有很多养鱼苗的渔民,而船一过去就会影响人家的鱼苗,但平头涡尾就能避免这一问题。但是如今,它的缺点也渐渐显露出来,如装货的位置不够,从经济效益来讲,是划不来的,再者现在长江里的船也减少了,河运也萎靡了,于是后来平头涡尾就很少用了。


1971年,造船系与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船舶学院、武昌造船厂等单位联合参与了“7103救生艇”的研制工作,用于救援失事潜艇被困于水下的人员。它有一个指挥台,可以利用一个套子,套住失事的潜艇,然后利用上下压力差,把失事的潜艇盖子打开让里面的人出来,再把深浅救生艇的盖子打开,把人救到深浅救生艇内后浮到水面上来。科研人员以锲而不舍的无畏精神出色完成了任务,于198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时期同时进行的还有潜艇结构规范、滑行艇与半滑行艇强度计算规则、可控硅逆变器、自航重雷发射装置等多项军工课题的研究。潜艇结构规范是块“硬骨头”,兄弟单位都不愿意接。我们向学校汇报后,朱九思同志说“硬骨头”也要啃下来。后来,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20世纪80年代,我们根据上海沪东造船厂的市场预测和需求,对肥大型节能船型进行了线型研究,首先完成了36000吨、42000吨两种散货船的线型研究,接着陆续完成了34000吨、38000吨、62000吨等线型研究和设计,其中62000吨级船型被沪东造船厂用于在建的出口香港环球公司的两条油轮。特种机械研究室承接了“沉雷探测与打捞潜水器及机械手”的研究课题,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于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黄蔚平口述 ,吴瑞芳、陶蕾、方晨露访谈整理。黄蔚平,曾任造船系副系主任等职。)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