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九思:文革后中国第一所实行改革的大学

发布人:   时间:2014-04-28     浏览次数:



    华中工学院在上世纪70年代末率先对工科与文科、理科分离的原苏联办学模式进行改革,开始转变为一所兼具理、工、文、管的综合性大学。同时,又率先提出“科研要走在教学的前面”的口号,对强调以教学为主的原苏联办学模式进行改革,由一个中心开始转变为两个中心——教学中心与科学研究中心。这两项改革能够比较顺利地实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人才的储备。试想,如果没有相应学科的师资力量,怎么能把文科、理科、管理学科办起来?如果没有科研能力强的人才,怎能把科学研究中心办起来?我校能比较顺利地实现上述两个转变,得益于上世纪70年代大胆引进人才。


    办好学校,最关键的就是要有一批好教师。1970年我被解放出来负责校内工作后,考虑到学校发展的需要,深感教师队伍的数量和水平都不够。我认为,中国不是知识分子多了,而是太少,我们的大学要办下去,要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来,就要扩大教师队伍。那时,林彪、“四人帮”正猖狂推行极左路线,鼓吹知识无用,把知识分子贬为“臭老九”,或批斗迫害,或下放农村,或送进“五七干校”,或弃置不用。我认为,这正是我们引进人才的难得机会,对人事处负责人说过,眼光要看远一些,再过几年,想要人也要不到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顶着压力、甘冒风险,采取了被称为“广积人”的措施:听说有所大学的一些老师被下放到农村劳动,就建议人事处派人前往联系,争取把这些教师调来;发动本校教师给人事处提供线索,哪里有用非所学、调来能很好发挥才能的老师和科技人员,都要尽快派干部去联系,想方设法把他们调到学校来。例如,在湖北省随县汽车改装厂车间里劳动的一位数学系毕业生,刻苦钻研,用泛函方法搞非标准分析很有成果,在厂里却是用非所学,学校人事处多方努力,最后找到省机械局请求支援,终于把这位青年调进了学校。还有在湖南一个县的农机厂里,有一位北京大学流体力学专业的毕业生无法发挥作用,而学校很需要这样的教师,但这个毕业生的爱人学历较低,调来后工作不好安排,人事处有些犹豫。我知道这件事后,当天就派人事处的教师科科长带着调令赶往湖南办理调动手续,把他夫妻俩一起调来。当时真是求贤若渴啊!就这样,从1972年开始,特别是“文革”之后,到八十年代初,我校共调进了625名教师,他们来自20多个省市的500多个单位。他们原来是用非所学,被闲置甚或受迫害、遭打击,来校都有了一展才能的岗位,很快成为教学和科研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适应了学校专业发展的需要(这时学校的专业数比“文革”前翻了一番),基本上弥补了“文革”期间无青年教师补充造成的“断层”,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近亲繁殖”现象,并在向综合性大学和两个中心的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朱九思,1916年生,江苏扬州人。我国著名教育家,主持华中工学院工作三十余年,1953——1984年,任原华中工学院副院长、院长、院长兼党委书记等职。本文写于2003年,原载于《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上一页 [1] [2] [3]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