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首页  -  榜样力量  -  正文
田育青——青山绿水育初心

来源:      时间:2021-05-08     点击量:

纵横科研,成果丰硕

热爱专业,初心不悔

科研有态度,服务有温度

是明德厚学的弘扬者

亦是求实创新的实践者

一代环境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或投身于防污治污一线

或行走在绿水青山之间

个人介绍——争做新时代奋进好青年

  田育青,中共党员,环境学院18级硕士,师从邬红娟教授与李森副教授。“今天的我和昨天相比,会不会更优秀?”和“为了所在的集体变得更好,能不能做些什么”,成为了检验自身成长的两条重要准则。在华中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他刻苦专研与坚持创新并进,高质量完成《重要河湖纳污能力研究》等重要项目,参与完成《湖泊生态学概论(第二版)》教科书编制,申请发明专利1项并在中英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在科研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他仍坚持为集体服务:担任中国绿色创新夏季学院创新项目参与人,推动绿色创新与跨学科合作;担任环境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做有特色有温度的学生服务工作;参与抗击新冠疫情宣传,传播温暖与正能量。他用行动承诺:无论在横纵研究开展上,还是为师生服务上,都要主动承担重要责任,争做新时代奋进好青年。

曾获荣誉:优秀党员、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国家奖学金、光华奖学金、知行奖学金、国祯环卫奖学金、中国绿色创新竞赛最具创新奖等。

研途漫漫——刻苦专研与坚持创新并进

 

图 向政府、行业专家做研究报告

在科研之路上,田育青同学完成学术成果共计7项:论文3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研究报告2项、教科书1项。除数量外,成果的质量也同样可观,例如:发表在SCI的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上的文章得到城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公众号(清华大学城市生态研究组)的点赞与分享;处于公开阶段的专利“梯级定价交易机制”得到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公众号的点赞与分享;向武汉市水务局提交“武汉市重要河湖纳污能力”研究报告,受到了河湖专家和管理者的肯定等。

                             

图 与邬红娟导师以及李森导师合影

当谈到他与老师的关系时,他说:“导师是我学术上的引路人,也是生活中的引路人!”倍感压力时,是导师给了极大的鼓励。他风趣且严肃地打了个比喻:“对于老师而言,我们学生或许只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批又一批。但对于我们学生而言,‘被生产’的机会或许只有可数的几次。我们应该为遇到有责任心的导师,而感到幸运,应该终生铭记他们。”

疫情当前——如果有需要,我们要时刻准备好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众志成城,举国上下抗击疫情之际,远在湖南家乡的他加入了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校友会抗击疫情外宣组,负责新浪微博的宣传文案工作。协助策划与执行了“爱汇荆楚”、“阳光抗疫一线”、“我们的抗疫故事”、“募捐,在行动”系列宣传。他说:“疫情暴发的第一时刻,武汉医院急需物资、武汉人民急需看到希望。我们有责任第一时间放下手头上事情,主动找到组织并做好工作。”

              

不忘初心——做有温度、有特色的学生服务工作

“为了所在的集体变得更好,我们能不能做些什么?”田育青同学说,“幸运地是,我在研究生会遇到了富有奉献精神的同学们:罗超、张豪、李晗、胡瑞、孙滢斐、强平、陈俊杰、吕瑞斌、肖皓阳、梁婷、代权、贺明、吴一鸣等”。围绕“如何更好地服务师生,做有特色的学生工作?”这一关键问题,田育青作为研会主席,与研会全体同学群策群力,提出“五大布局”的工作架构 :以“组织建设”与“统战”工作为核心,锻造了过硬的学生干部作风,团结了一大批服务型人才;以“常规”工作为基础与以“特色”工作为突破,举办了“羽毛球赛”等师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推广与协办了“垃圾分类、文明寝室”、“全国第十四届环境论坛”等具有时代意义的环境类特色活动;以“宣传工作”为重点,说好环境学院故事,发布推文共 43 篇,其中涵盖了中国青年网推文4篇,校级推文6篇,基本实现了宣传工作走出学院、走向学校、走向社会的要求。

  

图 环境学院第二十一届研究生会成员合影

专业寄语——推动跨学科合作,为解决社会难题共同担责

环境专业发展影响到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每天饮用的水;环境专业发展也关乎着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关乎着国际竞争成败、关乎着人类未来走向。“那么我们这一代环境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他坚定地答道:“巩固与发展‘生态文明思想’”。“我们一直都致力于推动绿色创新与跨学科合作,并呼吁为解决社会难题共同担责”,“我希望各专业同学,尤其是环境专业的同学也能参与进来”。

  

图 入选中国绿色创新夏季学院并参与绿色创新竞赛(中国绿色创新夏季学院旨在培养新一代环保创新人才和青年领袖,以迎接绿色转型和新一代技术革命的挑战)

今年九月,田育青学长将在美丽的清华园继续追寻学术的高地,从新的视角审视当下环保政策,努力将心中关于“美丽中国”的生态理念转化为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结语

作为一名科研人,他不断突破自我、攻坚克难,科研成果丰硕;作为一名党员,他不忘初心,抗疫路上时刻牢记党员身份,用“我先上”的政治自觉带动更多人“跟我上”;作为研会主席,他一心要做有特色、有温度的学生工作,并将这份温度传递下去。田育青学长用自身担当和坚守展现出新一代环境人的精神风貌,诠释着“青山绿水育初心”的时代新意。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大学生活动中心A402室   

邮编:430074 联系电话:027-87542128  

传真:027-87542901

Email: hkdxg@hust.edu.cn

Copyright © 2023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人民武装部 ICP证号:鄂ICP备0301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