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风采
首页  -  院系风采  -  正文
【就业工作典型案例】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培育工匠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 构建就业育人纵横体系

来源:      时间:2022-05-09     点击量: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依托院级就业服务中心、党团组织,将就业服务与党团建设、班级建设相结合,把就业育人与实践教育、责任教育、专业教育相融合。以实践为载体创新务实、活化资源,构建“一纵一横全过程”的就业育人体系,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乡村建功立业,取得一系列的工作成效。近3年来共有45位学子响应号召,到基层设计院、乡镇部门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毕业后到基层、到乡村、到中西部地区建功立业已蔚然成风。通过构建“一纵一横全过程”的就业育人体系,我院毕业生赴基层工作的人数逐年攀升,2021年与2016年相比人数翻了一番。截至目前,2022届毕业生已有15人入选选调生。在建筑类行业面临转型、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培育奋斗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学生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乡村振兴是做好建筑类专业就业育人工作的应有之义。

 


1. “一横”:凝聚就业育人共同体

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关注基层需求、寻求合作对象、凝聚育人共识,联动专业教师、辅导员、朋辈、校友、企业、政府等多方力量。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思政力量、教学力量、社会力量形成合力,构建党委领导、教师参与、学生互促、政府支持、社会联动的就业育人共同体,在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提升职业能力、培养工匠精神。

校企合作板块,与国内知名设计院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合办就业指导活动。截至2022年秋季学期,学院共与35家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每年定点输送近100人前往各基地。各单位以乡村振兴为主题,针对学生的研究方向,定制实习培养计划,校外导师带领学生深入乡村参与实际建筑规划项目,在真刀真枪的实际项目训练中,同学们专业技能得到提升、职业道德得以彰显,更加明确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建筑师、规划师、造园师还需要积累的职业素养。

图1 学院与设计单位建立实习基地深化校企合作

校地合作板块,与云南临沧、广西崇左、恩施巴东、孝昌王店等地方政府、规划编制单位合作,以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为依托,专业教师与基层干部一起指导学生在乡村开展实践活动。学生与基层干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干部们字字真知灼见、句句肺腑之言,让学生受益匪浅。选择选调到基层的不悔初心;基层事业蓬勃发展的广阔前景;拼洒热血、干事创业的基层工作经验,基层的热血故事点燃了学生去基层奉献青春的热情。

图2 广西选调生于澄博士正在分享基层工作经验


2.“一纵”:校院班打造三级服务体系

学院在成立院级就业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在本硕博各年级选聘班级就业委员,形成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院就业服务中心到班级就业委员的三级服务体系,打通了到各专业班级的“毛细血管”。落实“设岗为人、以岗育人”的理念,发挥就业委员在班级的模范带头作用。学院领导班子、专业教师、辅导员与各班就业委员结对,开展毕业班级就业意向、就业困扰调查,每月反馈班级就业去向动态、每月谈心谈话答疑解惑、每月指导班级开展就业主题活动,以班级活动为抓手,在就业指导中立心铸魂、立德树人。2021年组织开展“就业指导到班级”、“就业政策宣传到班级”、“就业工作服务到班级”系列活动15场。三级服务体系的建立,使就业工作从“单线发力”转变为“三级协同”,更好地贯彻落实学校就业政策、提高了就业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辐射度,丰富了促就业工作的形式与方法。


3.“全过程”:认知、探索、实施全线陪伴助力成长

在就业认知阶段,党团组织开展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将社会实践与就业引导相结合,深度扎根乡村大地、深入了解国情民情,引导学生树立建功乡村振兴的愿景,培养家国情怀与奋斗精神。在就业探索阶段,在3—6个月的实习期中扎根乡村,在校内校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通过场地调研、方案设计、阶段汇报、反馈修改、专家评审、成果输出几大环节。在实际项目的锻炼中,加深专业认知、明确作为高校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山水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思想。在就业实施阶段,做好“三支一扶”、选调生政策的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学院青马班、就业训练营提升学生理论素养、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求职能力,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图3 学院生涯训练营实操演练助力备考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大学生活动中心A402室   

邮编:430074 联系电话:027-87542128  

传真:027-87542901

Email: hkdxg@hust.edu.cn

Copyright © 2023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人民武装部 ICP证号:鄂ICP备0301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