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十月有幸事,落叶与风再相逢。细雨朦胧,丹桂飘香,值此金秋十月,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学术部于紫菘学生活动中心二楼东侧荣誉班级活动室举办电影沙龙活动,邀请同学们共同观赏第70届柏林电影节热门电影及主竞赛单元获奖影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影前准备
电影开始放映前,学术部相关人员组织布置现场,准备好小零食车,并在同学们到来时为他们送上。主持人宋卓朵为大家带来生动有趣的简要介绍,拉开本次电影沙龙活动的序幕。
影片放映
随着电影开场,灯光熄灭,银幕上缓缓放映着乡村的景色,田野和形形色色的人们。大家也在亲切平和的方言声中,渐渐走进作家的乡土记忆中。
伴随着余华“我要一直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叙述,电影趋于尾声。灯光骤起,大家仍沉浸在贾樟柯导演绘制的中国乡土风貌中,静静沉思着这份国人的故乡往事。社会变迁,光阴流转,回不去的故乡,是金色的想象;即将到来的未来,仍充满无限希望。
观影之后
活动的最后,主持人组织大家进行观后感想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用社会学的知识观察影片中展现的人生百态,社会风貌并加以反思。离开之前,我们也为同学和学术部工作人员拍摄了大合影,以记录这个难忘的初秋夜晚,以及我们在影片中所获得的宝贵经验。
心得体会
在活动结束后,学术部也收集了部分同学的观影心得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艾渃曦:“作为一个读者,我始终对那些用笔为我们带来这个世界最新消息的作家心存敬意。'这是贾导在采访时所说。于我而言,影片没有刻意雕琢作家的文学成就,而是通过他们的生活经历,让我们感受到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紧密联系。影片中穿插的普通人朗读作家作品的片段,更是让我体会到文学的力量——那些哲理早已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之中,成为他们面对生活挑战的精神支柱。同时,作家们有趣的人生经历也让我对文学艺术有了很多新的认知。”
张宇欣:“余华对死亡的感受是太平间里的凉爽,贾平凹对疾病的感受是感冒针头的痛觉,梁鸿对人情的感受是父亲口碑由盛到衰的转变。王亦梁已经不太会说河南话,但语言的记忆早已根植于基因。我们生在哪里,一半就已经死在那里。出名就是有了约稿函,出嫁就是为家族牺牲,一直往蓝色里游,就是往那生生血地里回溯。由贾家庄和吕梁文学季,引出共和国文学三位代表人物的访谈录。序幕的老者讲述,由于语速零碎,关键词提炼,会感到较为难以进入,但中段余华的文学初登场,梁鸿提供的感性讲述都相当动人(尤其是姐姐读信),以食粮饥饿和文学收获做一个时代对证,来处与归途,皆为村庄故土。”
陈诺: “影片最后一个章节,余华道出了片名的意义:在他的阅读经验中,海水总是蓝的——其实无法精准地定义这部贾樟柯导演的新作是“口述历史”或“文学纪录片”,它更多地着眼于通过文学关照农村与土地的真实图景,将客观的时间线索与主观的生活性主题交织。抛开这些“作家”的外壳,让他们在镜头前讲述自己的成长经验、家庭往事、以及可爱的回忆,分享他们与普通人民一同度过的饥饿、穷苦。在放映结束的交流现场,梁鸿女士说她十分荣幸成为万千面孔中的一部分。这就是影片具有的最为动人的力量。记录农村,记住历史的声音仅仅只是这部影片使命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在于,它映照出每一个我们的原点。即使是新时代的我们,城市的生活经验已经成为习惯,但乡土,依旧是我们的'血肉'。”
在电影的尾声,我们不仅重温了过去几十年社会的巨大变迁,更深刻地反思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中,如何寻找并坚守自己的立场与航向。让我们带着这份启示,勇敢地迈向未来,不断探索自我,以智慧和勇气在时代的洪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