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下午,第三十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暨“金荔枝纪录片创作大师课”走进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市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工作室负责人、国家一级导演、上海市青年文艺家刘丽婷携纪录片《叶尔羌河》莅临现场,与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同学交流创作历程,并分享《叶尔羌河》的纪实美学和叙事策略。
“青春你好·金荔枝纪录片创作大师课”是第三十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系列配套活动之一,“大师课”活动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工作部共同承办,邀请知名纪录片的主创人员,前往南京、澳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兰州等七座城市的著名高校与广大师生交流分享。该活动旨在提升高校学子对纪录片的参与热情,为中国纪录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活动伊始,学院师生共同观看了《叶尔羌河》第二集:伊水而居。《叶尔羌河》是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策划制作的4K自然人文纪录片,由刘丽婷担任总导演。该片被纳入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规划(第二批)名单、国家广电总局“记录新时代”纪录片精品项目、上海文化润疆重点项目。
2024年10月8日起,该片在东方卫视“新纪实”时段播出。近年来刘丽婷在《叶尔羌河》、《长江之恋》、《太湖之恋》、《格萨尔的英雄草原》、《浦东传奇》等作品中担纲总导演。其民生类作品尖锐而不失理性,人文类作品温情而不失思考,自然类作品壮阔而兼具诗意,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其作品曾荣获:星光奖、“金熊猫”国际纪录片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金奖、亚洲微电影奖“金海棠”奖、西班牙国家电视节金奖等近百个国内外奖项。
影片展映完毕,刘丽婷导演以“纪录片《叶尔羌河》的纪实美学和叙事策略”为主题,分享了《叶尔羌河》诗意的纪实美学和柔性叙事策略。
“冰川融水”是万物复苏的生命感,“河流剪影”体现护持文明灿烂盛大,“星空延时”则是岁月更迭,时空流转… …这些4K超高清拍摄,捕捉到的绝美景色构成了纪实美学的第一层——自然景观的诗意描绘。
“如何讲好历史故事,淋漓尽致地传递文化之韵?”由此便引出了《叶尔羌河》纪实美学的第二层——人文历史的诗意传承。利用光影变换表达情感,采用多维度叙事再现历史,利用创新技术“修复”文物… …在《叶尔羌河》中,历史,不再是枯燥的,而是鲜活又厚重且充满魅力的。
无论是动物保护、植树治沙,还是湿地修复,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便是纪实美学的第三层——生命与自然的诗意共生。
除了对画面精细打磨,《叶尔羌河》中的交响乐也可谓是扣人心弦,纪录片与交响乐的组合,让《叶尔羌河》的纪实美学的第四层缓缓呈现——音乐与画面的诗意融合。
叶尔羌河,是生命之河、文化之河、思想之河、未来之河。纪录片以“河流”作为核心意象和线索,挖掘叶尔羌河旁平凡而伟大的人物,讲述平凡人身上的非凡力量,以小见大,打动人心。无论是通过“‘首富’阿布都”种植棉花的故事驳斥海外媒体的涉疆谣言,还是从“拜火民俗”讲起宗教演变,在《叶尔羌河》中,每个普通人都变得不普通,历史也不等于老古董,而是渗透在现实生活里的点点滴滴中。她讲道:“叶尔羌河创作伊始,肩负着很多宏大叙事背景,既要突出宏大主题又不能枯燥叙事,因此《叶尔羌河》的创作采用柔性叙事、多维叙事的策略,在呈现一些敏感话题或者宏大主题时以小见大,深入人心。”“3年寒暑、3支摄制组、20余批次前往拍摄、15万公里行程,我们始终在路上!”刘丽婷导演也分享了她们的创作心得,“200TB、1000小时的宝贵素材,才有了叶尔羌河流域的四季好风光。”
现场互动环节气氛十分热烈,同学们踊跃提问,就关于选题、拍摄、结构、表现手法以及纪录片行业发展前景等一系列问题深入交流沟通,刘丽婷导演都给出了详尽专业的解答和建议。
活动最后,广播电视学系主任彭松老师代表学院对主办方以及刘丽婷导演的倾囊相授表示感谢,并希望同学们能够带着此次纪录片创作大师课的收获,用光影定格青春,用影像传递文化,加深对纪录片的认识,提高创作水平。
通过此次活动,华中科技大学的学子们得以近距离感受纪录片创作的魅力,通过导演独特的视角和讲述,捕捉到了河流的灵动与磅礴,以及生活在河畔人们的质朴与坚韧。同学们不仅收获了一场视觉的盛宴,更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领略到自然与人文交织的魅力,感悟到纪录片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