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切实加强学术规范教育,有效促进学术创新发展——2009年大学生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认知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09-05-13 作者: 浏览次数:

内容提要:学术创新是新时代赋予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为了保证学术创新的健康发展,针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某些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国家和教育部门多次下文从法律、道德和教育的层面高度关注。2009年3月19日, 教育部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通知指出,高等学校要将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学风 建设的专题讨论,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学术自律意识。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考量他们对学术创新和学术规范的认知水平,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提出了 切实加强学术规范教育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学术规范  学术创新  认知调查  教学建议

一、调查目的与方法

近年来,一些学术不端行为屡屡见诸报端,给良好的学术风气蒙上了一层阴影。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惩治学术不端行为,教育部于2009年3月19日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通知指出,高等学校要将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学风建设的专题讨论,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学术自律意识。

倡导学术创新,遵守学术规范,对于提高高校师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至关重要。教育部要求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纳入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的教育教学之中。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从2006年起,已在本科生中连续4年开展了《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的专题教育。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识到教育部《通知》的重要性。为了更好更科学地掌握当代大学对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的认知水平,我们在《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专题教育前开展了这次无记名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研究以学术规范和学术创新为切入点,考察高校大学生对于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现状的认知水平,指出加强学术规范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如何进行学术规范教育提出对策。

本次调查在专题课程之前进行,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学生原有的认知程度和水平。接受调查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全体大三年级的学生,回收有效问卷105份。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被调查者对学术创新的认识、被调查者对学术规范的认识、学术规范与学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问卷形式采用开放式问题与闭合式问题相结合。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问题之一:大学生对于学术创新的认识。提问与回答情况如下:

(1)你对我国高校的学术创新状况的总体评价是?

认为我国高校的学术创新状况“一般”的为62人,在被调查者中占到接近半数的比例。认为“比较好”、“不很好”、“非常差”、“非常好”的人数分别为22人、15人、5人和1人。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我国高校的学术创新状况处于中间水平。

(2)你认为下列行为的学术创新程度如何?

被调查的行为包括8类,即“运用新形式,将旧理论用新词语重新包装”、“发现新论据”、“提出新问题”、“使用新方法”、“使用一些新的玄奥的名词术语”、“开拓出新的研究领域”、“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得出传统问题的新结论”。

调查显示,“开拓出新的研究领域”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被认为是学术创新程度“很大”的 选项;而“使用一些新的玄奥的名词术语”和“运用新形式,将旧理论用新词语重新包装”被认为是创新程度“不大”或“很小”;余下的几项的创新程度处于中间 水平。这表明,在大学生看来,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比研究传统问题更具创新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比提出新问题更具创新力,而新的形式包装旧理论和玄奥的名词术 语则是最不受欢迎的。

(3)下列因素对增强学术创新的影响,你是如何看待的?

被调查的因素包括7种,即“营造自由而宽松的学术环境”、“树立正确的学术创新价值观”、“改善创新工作条件”、“改善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健全创新激励机制”、“以‘质’为中心的学术评价体系”和“开展学术创新教育”。

调查显示,超过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营造自由而宽松的学术环境”对增强学术创新的影响最大,紧随其后的因素依次是“以‘质’为中心的学术评价体系”、“树立正确的学术创新价值观”和“改善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这些因素也不容忽视。而“改善创新工作条件”和“健全创新奖励机制”则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开展学术创新教育”最不受重视。可以看出,相比硬件建设和物质激励,大学生更看重利于学术创新的学术环境、制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软件建设。

(4)你觉得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学术创新能力方面做得怎么样?

总体来看,大学生对于高校在培养学生学术创新能力方面的满意度不高,认为学校的表现平平。

(5)你认为下列哪个(些)对提高自己的学术创新能力较为有效?

(二)问题之二:大学生对于学术规范的认识。提问与回答情况如下:

(6)你认为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存在与否?

在被调查者中,超过半数以上的人认为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普遍存在”,占到61%的比例。31人认为“存在但不多”,所占比例为30%,认为“不能确定”和“不关心”的人数很少,分别为8人和2人,没有人认为“不存在”。

(7)你认为下列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严重性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

在给出的六项行为中,51人认为“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是最严重的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而“评审意见使用‘原创’、‘首次’、‘国内领先’‘世界水平’、‘填补重大空白’等词语”被46人认为是严重性程度最低的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其它行为按严重性程度从高到底排列依次为“对学术批评者压制或报复”、“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片面追求数量”和“重复发表学术论文”。

可以看到,多数大学生认为违反学术成果规范的行为是最严重的,而对于违反学术评价规范的行为,大学生则认为不是很严重。另外,违反学术批评规范的行为也被认为比违反引文规范更为严重。同属于违反学术成果规范的行为,“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的严重性程度大大超过“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片面追求数量”和“重复发表学术论文”。

(8)你知道什么行为被界定为抄袭和剽窃吗?

被调查者中,93认为人被调查者表示,对于抄袭和剽窃行为的具体界定“知道一些但不很清楚”,占到88%的比例,表示“很清楚知道”和“不知道”的人数很少,分别为7人和5人。调查显示,虽然大学生认为“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的行为很严重,但对于什么是抄袭和剽窃行为,却没有清楚的认知。

(9)在学术论文写作中,你认为文献综述有无必要?

认为文献综述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有些要有,有些不必要”的人为84人,占到80%,19人认为“一定要有,很重要”,比例为18%,另有2人认为“不需要有,不是很重要”,没有人认为文献综述 “有没有都无所谓”。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文献综述是否必要要视写作的具体论文而定,认为文献综述一定要有的人数不多。

(10)你了解学术规范的途径主要是?

从下表可以看出,网络相比学校的课堂教育而言,成为大学生获知学术规范的最主要途径。

(11)你认为有无必要开展学术规范教育?

认为“有必要”开展学术规范教育的人数为90人,占到被调查者的86%,有11人对开展学术规范教育表示出“无所谓”的心态,占到10%,只有4人认为开展学术规范教育“没必要”。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认同开展有关学术规范的教育。

(12)你认为违反学术规范,对下列各项造成的危害程度怎样?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人认为违反学术规范“对学术的健康发展”危害最大,人数为71人,占到68%,而认为“对学术水平的提高”、“对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对学校的社会评价”危害很大的亪也超过了半数,分别为62人、59人和54人。 其它三项按照受危害程度从高到底依次为:“对个人学术素质的提高”、“对学术的崇高形象”、“对学校学科结构的优化”。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认为违反学术 规范对学术、科学、学校和个人的危害程度都“很大”或“比较大”。在受危害程度上,普遍认为对学术、科学的发展进步的危害大于对学校和个人的危害。

(13)对下列学术不端行为,你认为它们的严重性程度如何?

调查显示,“对正常学术批评采取报复行为”和“抄袭或剽窃他人学术观点和思想”被大学生认为是违反学术规范行为严重性程度最高的两项,人数分别为71人和69人。其它行为按严重性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涂改或伪造专家鉴定”、“盗用合作者的研究成果,署名不能真实反映学术贡献”、“论文或论著引用他人成果不加注明”、“一稿多投”。

(14)对下列学术不端行为,你认为应如何惩处?

按照被调查者在15题中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排序,严重性从高到底依次为:①对正常学术批评采取报复行为:应该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最多,52人;

②抄袭或剽窃他人学术观点和思想:“晋升录用一票否决” 的人最多,32人;

③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暂停科研、取消经费和奖励”的人最多,29

人;

④涂改或伪造专家鉴定:应该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最多,41人;

⑤盗用合作者的研究成果,署名不能真实反映学术贡献:“取消申请科研和奖励

资格”的人最多,25人;

⑥论文或论著引用他人成果不加注明:“警告至开除等行政处分”的人最多,32人;

⑦一稿多投:“警告至开除等行政处分”的人最多,28人。

通 过调查可以看出,对于违反学术批评规范与评价规范的行为,大学生更认同采取追究“刑事责任”的方式进行处罚,而对于违反学术成果规范和引文规范的行为多认 为应该进行行政处分和相应的学术科研处罚。“抄袭或剽窃他人学术观点和思想”被认为是严重性比较大的行为,相应地,被调查者提出对它的处罚实行“晋升录用 一票否决”。也就是说,大学生对于违反学术行为的严重性程度判断与处罚判断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即行为越严重,处罚也应越重。

(15)下列各项对于加强学术规范的作用,你的看法是?

认为对于加强学术规范作用最大的是“规范和健全学术制度”,人数为56人,所占比例为53%。认为“惩治学术不端行为”、“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和“鼓励学术创新”作用最大的人也很多,分别有55人、50人和50人。“加强道德自律”和“开展学术规范教育”也多被认为作用比较大。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认为以上六项对加强学术规范都有一定作用,但相比而言,学术制度、学术奖惩激励机制和学术风气被认为对于加强学术规范的作用更大一些。

(三)问题之三:大学生对于学术规范与学术创新教育的意义认识。提问与回答情况如下:

(16)你认为开展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教育对下列各项的作用和意义如何?

调 查显示,被调查者认为开展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对于“国家人才培养、知识传承、学术研究与文化创新”最有意义,其它依次为“培植学术文明”、“理顺学者个体 与学术共同体之间的正常关系”和“提高高校诚信教育、学术素质教育水平”。可以看出,大学生认为开展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教育对于国家和学术的发展,相对于 个体和学校来说,意义更为重要。

(四)问题之四:大学生对于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的关系的认识。提问与回答情况如下:

(17)你认为倡导学术创新与加强学术规范之间是否有矛盾?

认为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之间“不矛盾”的人数为81人,占到所有被调查者的77%,认为“有些矛盾”和“矛盾很小”的人数分别为13人和9人,另有2人认为“矛盾很大”。可见,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学术规范与学术创新之间不存在矛盾。

(五)问题之五:大学生对于新闻学术创新与新闻学术规范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的认知。提问与回答情况如下:

(18)作为新闻学院的学生,你认为新闻研究在学术规范和学术创新上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①    新闻研究领域狭窄。多数学生认为,新闻研究同质化问题严重,对同一问题低水平

重复研究多,批判性研究少。新闻学术创新没有结合业界最新成果,有些学术研究只

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真正地与新闻实务挂钩。而对刚出现的新事物、新闻热点、

新研究领域则趋之若鹜、浅尝辄止,缺少长期的跟踪和深入的探索。同时,有学生认

为,新闻研究的主要问题为总是对已发生的实践情况进行理论总结和描述性研究,而

缺乏像麦克卢汉那样自行构建理论体系,指导甚至预测未来的文章。我国的新闻学研

究在基础理论框架的建构上力量不够,基础理论框架的建构上力量不够,一味引进西

方的新闻理论不利于我国自身的新闻研究。

②    新闻研究方法单一。有学生指出,新闻的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实证研究与思辨研

究成果没有做到平衡,理论性的东西很多,而关于实证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成果还不

够。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社会接触面很广,必须加强实证调查的方法,

做大量有效、科学、可信的社会调查。而凭借学生自己的人力、物力没有做大规模实

地研究的可能性,因此,应该有导师申请项目,然后吸引有兴趣的同学一起来做。

③ 学术不端行为有待重视。有些学生认为,新闻研究在学术规范上没能引起足够的重

视,引用他人文章不加注明、论文抄袭、一稿多投现象较严重,以致于真正有干劲、

有实力的创新主体的正当利益没有得到保护,应该严厉打击学术造假,加大对著作权保

护力度。此外,有人指出,有些学者太浮躁、太想出成果,不能踏实做研究,因此要加

大学风建设。

④ 新闻教学滞后。一些人认为,新闻教学过于形式化且知识单一,应拓宽学生的学习

范围,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这样才利于多学科创新。还有人表示,学生缺乏对已

有研究情况的了解和学习,对系统理论的认识尚有不足,所以难以有较新的观点。同

时,不少人自己对学术规范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学术规范教育有待加强。

此外,完善学术激励和奖惩制度、加强学术期刊的评稿机制的问题也被一些人提及。

(19)你认为加强学术规范、增强学术创新能力,还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①  学校应该创造健康良好的学术环境。对有突出成果或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很强的导师和学生进行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来激发积极性,并对于学术不端者要进行必要的惩罚;开展学术规范教育的课程和名师讲座,定期举办学术交流研讨,分享学术创新成果好的高等学府同学和老 师们的经验;优化对师生的评价制度,重视质量,给老师充裕的时间进行研究,为学生创新提供研究经费和硬件设施;培植创新课题小组,定期组织研究项目,用多 种形式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此外,还有同学指出,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高校应该组织联合学术团队,以构建学科理论体系框架为核心,集中力量展开攻关研 究。

②    导师要以身作则,多给予学生指导。学生认为,导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术态度,勿急 功近利,要有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同时,对学生进行学术规范课程辅导,在论文写作上严格要求学生,多与学生交流讨论,重点培养有学术潜力和学术兴趣的学 生。如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拓宽知识面、鼓励引导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等等。还有学生建议建立导师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信息共享的网 络平台,如北大新闻学院的网络课程。

③    学生应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和研究方法的学习,加强道德自律。学好专业 知识的前提下,积极拓宽视野,知识体系更加丰富完整;平时注意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观察身边值得研究的现象;在研究之前一定要多看相关文献,多读原著经 典,多想想为什么,多了解前沿学术;坚持原则,不抄袭;每次写论文时,都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学习必要的研究方法,特别是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增强 自己成果的说服力。

④ 学术期刊要严格把好论文质量关,鼓励创新、平等,多给年前人机会。学术期刊要

抓好编辑工作,认真处理来搞,选稿时以创新观点为最重要原则;若有造假、抄袭

等行为,一概通报批评并不得再刊登此人作品;多刊载一些学术上最新的消息,求

质量而非数量;加强甄别能力,如引进反剽窃系统;包容百家,提供讨论辩论平

台;开设学生创新成果发表专栏,鼓励学生创新。

此外,还有学生指出,政府应该营造鼓励学术创新的社会大环境,在政策、制度、

资金资源等方面为学术创新提供条件,建立学术创新网,给每位学者建立档案,建

立各类学生实践基地等等。

三、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学术规范教育意义重大

学术规范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就是培养学生的学术品格问题。学术品格既包 括 学术研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思想认识和行为特征,也包括学术成果中反映出来的学术质量和道德风格。学术创新和学术规范是学术品格的两个主要内容:学术 创新表现研究者对新思路、新方法、新事物的追求,学术规范展示的是研究者在探索过程中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和程序意识。提倡学术创新,不能不强调学术规 范,只有学术规范了,才可能保证学术创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学术规范教育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术创新。针对当前大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学术规范问 题,2004年6月22日教育部通过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规范要求完善学术评价机制和学术研究机制。2006年5月10日,《教育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发布了。《意见》要求全国高校充分认识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加强自律,维护学者和学术尊严,要求建章立制、加强领导,把学术道德建设落到实处。《意见》第14条 要求:“加强学术道德教育。通过广泛深入的学术道德教育,明辨是非,对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旗帜鲜明。培养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坚忍 不拔、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要将职业道德、学术规范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作为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2009年3月19日教 育部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 《通知》进一步强调:“高等学校要将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广泛开展学风建设的专题讨论,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学术自律意识。要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作为教师培训尤其是新教师岗前培训的必修内容,并纳入本专科学生和 研究生教育教学之中,把学风表现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内容,把学风建设绩效作为高校各级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方面,形成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 在这里,教育部已经将学术规范教育从老师范围扩大到全体本专科生和研究生了。将学术规范作为一门课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将其列为全休师生的必修课,这是有史以来没有过的。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从教育管理部门行政长官到每一个教学人员,都应认真学习和落实这一《通知》精神。

教育部在大学生中提倡开展学术规范教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1、有助于培植学术文明。2、有助于理顺学者个体与学术共同体之间的正常关系。3、学术规范是高校诚信教育、学术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之一。4、有助于学术创新与文化创新。高等学校特别是名牌大学是国家人才培养、知识传承、学术研究与文化创新体系的主要载体之一,因此学术规范的教育与训练尤其必要和重要,有利于我国向自主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迈进。[1]

(二)开展学术规范教育的有关建议

1、开设学术规范教育专门课程。调查问卷反映出大学生对学术规范缺乏清晰系统的了解,开设专门的课程,由专门老师讲解论文写作中的学术规范要求及如何创新,无疑是提高师生学术道德和学术创新能力的长久之计。教育部于2009年3月19日发出的《通知》中也指出,要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纳入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之中,可见学术规范教育应坚持长期实行,不仅研究生要学习学术规范,本专科学生也有必要学习。学术规范教育,不仅是一个道德意识、品格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技术操作问题。你不告诉同学们如何查找资料,如何引文,如何注释,他们就可能因为技术上的不慎滑入的道德的泥淖。

2、 重视和树立导师的道德榜样。导师必须以身作则,远离学术不端行为,才能为学生的学术研究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教育部《通知》提出,要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 作为教师培训尤其是新教师岗前培训的必修内容,把学风表现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内容,这对完善加强导师的学术道德自律无疑有重大意义。这里不仅是新老师的岗 前培训,而且要贯穿教师的整个学术生涯中;不仅是一般教师,中老年老师,特别是那些有名望的知名教授,都要学习和落实好《通知》的精神;不仅是一般高校, 所有的高校包括大学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特别是一些国家的名牌大学、重点学科,都要认真抓好学术规范教育,而且要带个好头。

3、 完善对学术研究及其成果的奖惩机制。奖励是社会对人们良好行为或成果的积极肯定的信息反馈──促使人们将这种行为保持和增强,加快人的自我发展、完善,为 社会创造更大更好的效益;惩罚则是社会对人们不良或不正确行为的一种否定的信息反馈──促使人们的行为变异,增强反应强度和内驱力,教戒他人,以规范人们 向着信息发布者确立的目标趋近。它是社会约制的一种手段和方法。[2]对待人们的学术研究也该制定 科学的奖惩条例和实施举措。当前,高校应对如何惩治学术不端行为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并设立专门机构,对学术不端者予以调查评判。根据教育部《通知》,可 以根据学术不端行为的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直至开除等行政处分;触犯国家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于其所从事的学术工作,可采取暂停、终止科研项 目并追缴已拨付的项目经费、取消其获得的学术奖励和学术荣誉,以及在一定期限内取消其申请科研项目和学术奖励资格等处理措施。查处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 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要强化导师对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责任,学生学术造假,导师也要受到批评。

4、 营造健康良好的学术环境。教育部《通知》指出,高等学校要通过校内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宣传橱窗等各种有效途径和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学术道德宣传 教育活动,发挥学术楷模的示范表率作用和学术不端行为典型案例的教育警示作用,努力营造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以违反学术道德为耻的良好氛围。不仅在高校 内,全社会都应该形成规范学术研究、鼓励学术创新的良好氛围,向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性国家的目标共同努力。这种宣传教育,不仅在高校校园内进行,而且要 有序地走向社会,走向学生的家庭和尔后的工作单位。只有全社会都重视并认真对待了,才可能形成一个全面、有效、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环境。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 我国有大学教育落到实处,功在长远。

作者:赵振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迟雪玲,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

地址:武汉市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    邮编:430074

注释:

[1]参阅赵振宇:《加强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教育》,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主办《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年第4期。

[2]赵振宇著《神奇的杠杆——激励理论与方法》第38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东六楼

联系电话:027-87543520 87544547

邮编:430074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