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Center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业界动态   正文 业界动态

“新华社电视”2009起步快跑 影响电视新闻格局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4日 点击次数:

2009年3月1日,新华社中文电视线路正式运行;7月1日,英语电视新闻线路试开通;9月1日,中文电视新闻线路拆分为通稿、节目两条线路运行;同一天,新华社手机电视台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全面上线,新华社CFC手机财经电视频道开播。

早在2008年下半年,新华社要办电视的消息就不胫而走。这一切源自新华社党组于2008年7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发展新华社视频报道的意见》。 2009年初,原新华社音像部调整为新华社音视频新闻编辑部,同时原总社直属企业——新华音像中心也成建制划转给音视频部管理。这些都为“新华社电视”在 2009年日渐活跃打下了基础。

在不断推出电视、新媒体产品的同时,新华社的电视新闻首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到目前为止,新华社中 英文电视新闻通稿和成品节目的日首发时长合计600-700分钟。线路拆分的最大好处是,素材与成品两条线路可以按照各自规律进行制作,新闻时长可以进一 步加长。”新华社副总编辑兼音视频部主任吴锦才向《综艺》表示,原先“新华社电视”设定的日首播量计划是到2009年底达到480分钟(当时也曾认为 280分钟的规模已属比较困难),2010年达到960分钟,现在他们已经提前完成了今年的目标。
“最近新华社所有的国内分社、海外分社的电视设 备陆续配备到位,到10月前后应该还会有一个新闻采集的高峰,直播车配备后,增加时长不会成为问题。”吴锦才表示,对于刚刚兴起的“新华社电视”而言,现 在增加时长是加强基本功,最近他们计划以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首播时长为基准,“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后首播时长从170条提高到230条,新华社作为一个供稿 单位,提供的新闻规模必须比电视台自采的数量要多,否则称不上是通讯社业务。”

新华社电视的优势

“新华社发展电视业务的最大优势在于国际传播能力,最大的舞台、最大的出路在于参与世界新闻竞争。”吴锦才说。《新华社2008-2015年工作设想》明 确提出新华社电视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加大视频采集能力,在国外分社配发技术设备;第二步,组织队伍,加强培训,增加节目,技术上做好相关的配备; 第三步,建立新华社独立品牌的、直接面向终端受众的电视播出平台。

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在国内拥有31个分社,海外拥有110多个 分社,这些遍布海内外的记者为新华社办电视提供了基本的采集力量。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希光表示,世界上最优秀的电视新闻主播、评论员,早 期都是优秀的文字记者,新华社拥有全中国最优秀的驻外记者,他们通晓当地语言,活动能力很强,这些记者早年都是从各大名牌院校选拔出来的。新华社的人才优 势非常突出。

业内普遍对新华社的信息采集能力、调查能力、内参能力十分认可,认为这与长期以来国家对新华社的人才、指令、训练储备有 关系。但目前新华社办的是“电视”,不是“电视台”,“新华社电视”如何才能被更多的电视观众所知晓并认可?电视新闻产品能否销往更多终端?对此,吴锦才 表示,“新华社电视”将着力拓展三个出口,一是使用新华社的电视通稿系统向各媒体机构供稿,二是借用海外电视台的栏目与受众直接见面,三是在投资能力允许 的范围内建设自己的海外电视频道。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刘宏认为,“新华社电视”的出口应该不成问题,从延安时期就一直流 行通讯社至上、信息采集至上,因此在对外出口上,国家在布局整体传播格局时会对新华社进行一定授权。在对内出口上,现在媒介融合趋势日渐明显,未来画面流 通会更自由,很多地方台愿意采用新华社的新闻。现在是文字、图片,将来也会考虑画面,因为新华社是一个“在政治上能够把关”的供稿单位。“新华社有大量的 人懂政治,懂国情,这样的人做新闻的底子会好一些。”

黑龙江卫视驻北京相关负责人赵国辉表示,除了向地方电视台提供视频新闻,现在新 媒体渠道越来越多,因此“新华社电视”的出口也会很多,不过电视媒体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单纯靠销售新闻产品不会有多少收入。如果有商品意识、受众意 识、积极开发广告产品,就算只是在新华网上挂视频也会有不少收益。

采编架构

目前新华社的海外分社 初步划分为三种类型,7个总分社和东京分社、巴黎分社、里约分社已经各配备了2-3名专职电视记者,他们被界定为专职电视记者队伍;包括华盛顿分社、柏林 分社在内的10多家分社由文字记者兼做电视节目,为兼职电视队伍;此外,还有10多家分社大量培养当地的报道员承担拍摄剪辑任务,他们与分社记者配合发回 报道,这些被看作是报道员队伍。“以后我们要强调各地分社的本地化,加大当地雇员的比重。”吴锦才说。

新华社国内分社则按照专业化、 职业化、标准化的要求,从各地方台和应届大学生中进行招聘。截至2009年7月8日,31个国内分社已有专职电视记者96人。此外,音视频部自2009年 成立后大规模招兵买马,人员规模从年初的不到100人扩张到现在的近300人(含音像中心),且三分之二的人员年龄在40岁以下,其中有不少员工来自地方 电视台。

电视是一个多工种配合的行业,特别是直播节目常态化后,对多工种的合作要求更高。对于刚刚兴起的新华社电视业务而言,如何调 整现有的采编业务结构,以职业化的标准梳理电视制作流程就显得既必要又急切。“音视频部的规章制度基本上是重起炉灶。”据吴锦才介绍,2009年初他接手 这项工作时,首先找了两套材料,一套是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工作手册,另一套是北京电视台的年度文件汇编,此外还借鉴了重庆台等几家地方电视台的规章制 度,以及BBC等境外电视台的业务架构,之后统一汇总并结合通讯社电视的特点,重新建章立制。

“拍摄电视,不能只见画面、不见思想。”新华社现有的电视队伍中,既有对电视拍摄很有感觉的,又有转自文字报道领域的,如何把这两部分人员融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是音视频部近期的一项主要工作。

音视频部旗下有一个名为“机动采访室”的部门。今年5月21日,机动采访室的日常采访业务开始融入新华社的中央新闻采访中心,视频记者与文字记者会综合 考虑文字、图片、电视报道的要求,一道采访。这是“新华社电视”尝试整合社内资源,进行多部门协作,构建多媒体业态采编体系的开始。此外,机动采访室还要 承担全球的机动采访任务,遇到重要的国际新闻事件,记者都会前往一线采访报道。

2009年,音视频部先后成立了热点工作室、读图工作 室、直播工作室等,并融入新华社的多媒体中心。这三个工作室在依托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各自创办了新节目,比如:热点工作室创办的《热点连线》是对现有音频素 材的二度开发,同时发挥新华社驻点网络广的优势广泛连线海内外分社,遇到突发事件几乎与新华社的文字发稿同步,甚至更快,彰显了音频报道的优势。“新华社 做电视必须在新华社的平台上去做,要充分利用新华社的各种优势资源,对线索资源、文案上等进行综合利用。”吴锦才说。

资源战

创办于2000年4月的《新华视点》是新华社的招牌文字专栏,以敏锐洞察社会热点话题见长,连续3届被评为“中国新闻名专栏”。2009年1月3日, 《新华视点》电视版在黑龙江卫视开播,这档节目由新华社国内部、音视频部等部门与黑龙江卫视共同制作,周播版《新华视点》采用事件深度调查与评论员点评相 结合的节目形态,让文字专栏电视化得到较好呈现。7月1日,《新华视点》由周播改为日播,日播节目采用直播状态,更加关注热点和突发事件,并着力体现时效 性和新闻第一落点。改版后的第4期,在只有70分钟准备时间的情况下,节目紧急调整当天编排,组织人力对乌鲁木齐“7.5”事件进行第一时间30分钟直 播,获得全国各卫视同时段收视率第一名。《新华视点》作为新华社的精品节目,未来将在融合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形态的基础上,率先 向融采集、制作、传播、营销一体的多媒体业态拓展,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今日新闻》是新华社电视节目的“新秀”产品,也是新华社 首个电视新闻日播栏目。8月25日起《今日新闻》从每天一档扩版为每天早晚两档播出,年内将扩版为早、午、晚三档,每一档将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来确定不同的 内容和风格。扩版后的《今日新闻》将充分使用新华社的各种报道资源,使文字滚动报道、图片报道、视频节目、音频连线报道融为一体,形成多形态集成的新闻栏 目。《今日新闻》除了在视频专线供稿以外,也在黑龙江卫视播出。吴锦才表示,目前由音视频部包装的电视栏目有十几个,但是过多强调栏目的数量意义不大,因 为在新闻事件发生时,直播是最好的表现方式,今后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向应该是更多把时段打通,而不是做成一个个版块节目。

新中国成立 60周年之际,新华社将推出专题片《影响中国——共和国风云人物志》和国庆直播。《影响中国》项目既有供电视台播出的“电视版”,也有手机电视播放的“手 机版”,同时还将出版相关图书、发行光盘、开展展览活动、创作漫画作品等,对专题片项目进行多媒体开发。60周年庆典直播则将按照“国之典”与“民之庆” 划分成两个版块,重点展示海内外华人的庆典情况。

建设多种媒体项目,尽快布局各种媒体形态和传播渠道,也是新华社未来的工作重点。

5月12日,新华社多媒体中心成立。为了实现让用户“打开手机看新华”,手机电视节目专线随即开始筹备。在新华社手机电视专线上,除了大众电视,还有一 个财经电视。为了在创始阶段即拓展多种渠道,财经电视并没有仅面向金融界人士,而是被放置在大众平台上。6月16日,“新华社电视”成为开心网的第一个机 构用户,开心网用户可以看到由新华社即时发布的电视新闻,并与新华社的主持人、记者及幕后工作者交流。目前“新华社电视”在开心网的粉丝有29万,不过由 于带宽限制,每天在开心网上传的新华社视频新闻也就3、4条。“开心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传播渠道,我们只是把它作为改进业务的渠道,在上面与大家沟通互 动。”吴锦才说。

对中国电视新闻格局的影响

2009年4月22日,新华社吉林分社与长春电视台签订总金额为80万元的新华社视频新闻专线供稿合作协议,这是新华社大客户收费的第一个视频专线签约用户。据吴锦才介绍,目前新华社视频专线国内电视台用户有352家,海外用户有100多家,此外还有很多网站用户。

除了提供电视新闻产品,新华社还与地方电视台展开多种合作,黑龙江卫视即是合作比较紧密的一家。除了《新华视点》、《今日新闻》等栏目在黑龙江卫视固定 播出外,双方还经常共同策划特别节目,比如2009年5月12日双方合作推出的时长12小时的汶川地震一周年大型直播报道《重生》,是新华社历史上的首次 大型电视直播报道。

赵国辉向《综艺》表示,电视新闻越来越强调时效性、贴近性。地方台对新华社的视频新闻需求很大。在他看来,新华社的人员素质非常高,很多记者原先都是写稿的,现在是“拿起机器就能拍,拍回来还能发”,且他们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现在黑龙江卫视不仅仅是新华社的用户,而是把合作上升到更深的层次。

此外,在5月12日前后,新华社音视频部与台湾东森电视合作的“两岸连线”等节目,在台湾东森电视台成功落地,共播出节目50分钟,循环播出总时长 600分钟。这是新华社电视报道首次实现“入岛入台”,首次举行两岸四地实时视频连线报道。也是与台湾媒体首次进行视频双向传输,是新华社电视专题报道第 一次在台整版播出。下一步音视频部将积极推动入岛日播项目,以《新华视点》节目为主干的《聚焦大陆》栏目每日在台湾东森三大频道联合播出。从2001年大 陆电视媒体开始在台驻点以来,目前能成栏目、成建制、大批量在台落地的电视媒体仅新华社一家。

7月1日,新华社英语电视新闻线路试开 通,日首播时长达到90分钟。在随后的乌鲁木齐“7.5”事件报道中,新华社前方记者采集到了难得的暴乱场景画面,这些画面被以最快的速度传给用户。现在 有多家海内外媒体,包括20多家世界知名媒体成为线路的试用户。英语电视专线的试开通,不仅扩大了新华社的海外传播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中国媒体有效影响海 外舆论的能力。未来,新华社还将积极支持海外总分社根据驻在地的需要,把中英文电视线路的内容转制成各个语种在当地播放。

在新华社社 长李从军的设想中,新华社的英语电视新闻线路不仅仅是把新华社自己拍摄的内容向海外推广,还应广纳国内各个电视台及其他机构的电视节目,成为一个中国电视 新闻的全球供稿平台,成就一种更高层次的媒体竞争。包括CNN、路透社等在内的许多传媒集团都在强攻这一市场,新华社也在探讨与美联社、路透社的电视合 作,期望能够参照照片领域的合作模式,在财经、时尚、体育等领域合作开发“新华-美联(路透)”电视线路或栏目,以弥补海外片源品种结构上的不足。

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凤凰卫视评论员曹景行向《综艺》表示:“办电视跟办频道是两回事,新华社如果只是输出一些电视资源,对电视媒体的现有格局冲击不 会很大。”新华社作为通讯社的供稿职能,决定了新华社与国内外各电视台以及其他电视制作机构,是合作而非竞争关系。据了解,目前新华社已与合作单位谈妥, 共同运营“中国电视新闻全球交换供应传输平台”。

对话新华社副总编辑吴锦才

“新华社电视”更多着眼于国际市场

《综艺》:新华社1992年就有专门制作电视节目的机构,2001年新华网筹备多媒体频道的时候就开始尝试视频新闻业务,为什么直到2009年才旗帜鲜明地提出“新华社电视”?

吴锦才:新华社的业务拓展最早是做音像业务,是从《半月谈》办的《时事报告音像版》做起来的。后来也向电视方面发展,但一直没有做大。因为没有从一线记 者抓起,没有记者队伍就出现不了电视概念。海外新闻,过去主要是采用美联社的画面,今年我过来后首先把美联社停掉了,因为这与新华社做电视的宗旨不符。这 就逼着新华社海外分社自己去拍。其实去年底到今年初,我们对电视概念强调得不多,包括现在叫音视频部,都有这方面的痕迹。其实视频的概念比电视大,因为它 还包括低码流的东西,但是从观众的角度看,传播面最广的还是电视,所以我们逐渐提出了“新华社电视”的概念。“新华社电视”的概念既包括向各类媒体机构供 稿,也包括以后要做的各种终端,电视台、手机台、网络台、大屏幕等。

《综艺》:“新华社电视”的投入产出比如何?

吴锦才:其实供稿不挣钱,通讯社是一个半公益性的行业,全世界都是如此。只不过新华社的日常经费中有大量财政补贴,如果纯粹靠市场运作是不可能盈利的, 电视台也并不是靠收视费盈利。至于新华社电视业务的投入产出,人力投入,通讯社是混在一起算的,设备投入有几亿,各电视台通过解码器接收稿件的两条供稿线 路,每条线路一年的频道租金是750万元。另外,传输费用比较昂贵,特别是海外分社,这是一个滚动的过程,具体数字不好计算。收入空间可以简单计算,全国 有400多家电视台,新华社视频专线的基准价是100万元/年,这个价格是参照美联社、路透社包括CNN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假如全国400个台都订了,也 就是4个亿,这还不抵一个卫视频道的广告收入,况且西部地区有很多台可以打折甚至赊账。新华社电视不是一个纯经营的项目。

《综艺》:新华社做电视会不会对其他电视机构带来压力,尤其是中央电视台?与地方台的合作模式有哪些?

吴锦才:新华社做电视不会对其他机构产生什么压力。央视和《人民日报》也在向其他媒体供稿,CNN去年12月份也开始向报纸供应文字稿。媒体的混业经营 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通讯社本来就是一个跨媒体的行业,我们一直就有三种报道形式,文字、图片和电视,只是有些业务先前没有做大。我们也办了这么多报纸、杂 志,也没有哪家平面媒体说给他们增加了压力。

新华社与地方台不局限于某一两档节目的合作,也没有过多考虑具体的商业运营模式,我们更 多考虑的是,电视业的品质有问题,这么多的上星频道平均每家每天2小时的新闻量都保证不了,这2小时中还有不少是凑数的,这是一种全球都少见的电视结构。 大多数的世界大台都是新闻立台,而新闻立台必须有一定的新闻比例。其实很多地方台台长也不满意这种状况。我们现在与不少地方台在合作办节目,这种联合不是 要与央视竞争,也不可能对央视产生竞争,而是要共同开发新闻的电视市场。

我们与央视的最大区别在于错位发展。不把国内市场作为主战场,这是新华社一以贯之的思路,美联、路透的国内新闻也占不到其新闻总量的一半以上。

《综艺》:“新华社电视”与其他世界通讯社做电视的区别是什么?

吴锦才:新华社内部一直有一句话:没有不能报的新闻,关键是看你怎么去报,这是方法论的问题。

某个新闻,为什么海外媒体有时报道得比较充分,这是因为我们的新闻队伍不像他们那样训练有素,我们对新闻品种的发掘程度比较初级。BBC对于一件事情可以分析出很多层次,这不是一日之功。我们一直强调新华社的舞台、市场在国际。在国际上更不需要自己捆自己的手脚。

成立之初,新华社虽然也局限于解放区,但是后来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新华社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的号召,新华社就 开始建立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的报道机构、报道品种中,国际的比重一直很大,这也是新华社的优势。所谓国际传播,不是说把中国的内容传到海外去,而是要用 中国人的声音、视角去看新闻,看世界。所以新华社做电视并不是着眼于国内市场,更多是着眼于国家的传播能力建设。在新闻的比重中,我们的设想是国际新闻要 超过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