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0755-86713533
业务咨询:0755-86713508

喜报|我院20个项目拟获深圳市科创委2021年度基础研究面上项目支持

发布时间:2021-08-17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于8月16日公示拟资助基础研究面上项目968项,其中研究院牵头申报项目拟获资助20项,涉及支持经费1140万元,在全市申报获批单位(含高校)中项目获批数量位居第10,获批经费金额位列第7。

成功获得经费支持的科研团队长期在研究院开展研究活动,积极积累自主知识产权,进行原始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服务深圳企业产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在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这些优秀的科研人才吧——

1、安全非易失内存系统的高效元数据管理研究

项目负责人:

王芳

王芳,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第五、六届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存储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网络存储、并行存储系统、并行文件系统、基于非易失存储器件的新型存储系统、海量图数据存储与处理等。

2、面向CMOS单片集成的近红外II区量子点光电探测和成像研究

项目负责人

宋海胜

宋海胜,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研究员,华中学者,教授,博导。

主要研究与方向:

1、新型(下一代)全无机薄膜太阳能电池低成本、高效率研究;

2、新型胶体量子点薄膜高质量制备及高效红外探测和光伏应用;

3、新型场传输特性晶体管研究及在光电子领域应用:“后摩尔”时代开发“后硅”器件

3、联邦学习中多方协同零日攻击的主动感知与防御安全技术研究

项目负责人

周潘,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ACM会员, CCF会员,IEEE高级会员。师从国际信息安全权威,IEEE Fellow,佐治亚理工学院讲座教授,John Copeland博士。Copeland博士创立了LANcope, Inc.公司,目前被美国Cisco公司收购。周潘老师发明的StealthWatch 网络安全检测系统,目前为超过100家的政府、企业、国防网络提供服务。

4、光电融合谐振型硅光复用/解复用波长锁定芯片研究

项目负责人

谭旻

谭旻,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光电融合芯片实验室创始人、ICTA等会议的技术委员会成员,JSSC, TCAS-I, TPE, ISCAS, TCAS-II等多个杂志审稿人,国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博士研究生学位通讯评议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光电融合集成回路设计,特别是功率、稳定性、硬件复用、光电协同仿真等相关问题。

5、面向紫外-可见-短波红外应用的超宽光谱TMDC/Ge异质结光电探测器

项目负责人:

张有为

张有为,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半导体器件工艺、二维材料场效应晶体管、光电探测器、气体传感器等方面的研究。相关工作已发表SCI期刊论文14篇,其中包含中科院一区Top期刊论文3篇(ACS Nano,Small,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物理学科2015年度ESI高被引论文1篇(Scientific Reports,2015,5:7938)。申请国内发明专利11项,其中8项已获授权。

6、脐带MSC来源细胞外囊泡延缓机体衰老的调控网络方法和机制研究

项目负责人:

郭安源

郭安源,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华中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信息学,癌症基因组学包括生物信息数据库和肿瘤免疫分析方法开发,癌症多组学数据挖掘及调控网络分析,癌症发生发展机制及标志物发现,细胞外囊泡的作用机制研究等。

7、Calpain介导GSK-3β活性在AD发病机理中的研究

项目负责人:

王小川

王小川,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药理学会抗衰老及老年痴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微循环学会副理事长、武汉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神经系统重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神经精神药物药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成员。长期致力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在老年性痴呆症病因、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动物模型建立和防治策略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

8、LINC00993促进METTL14介导的m6A甲基化修饰在前列腺癌去势抵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项目负责人:

王涛

王涛,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研究员,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及博士生导师。湖北省肿瘤立体定向放疗专业委员会常委,武汉市肿瘤学会委员,湖北省抗癌协会理事,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长期从事肿瘤放化疗临床工作,擅长各种放化疗技术,如X刀、三维适形及调强放疗等。在鼻咽癌、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方面有较深造诣。

9、基于“S100B-RAGE”分子识别的细胞膜仿生NBD多肽/纳米金递释系统克服脑胶质瘤放疗抵抗与预防复发的机制研究

项目负责人:

任精华

任精华,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研究员,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抗癌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新型纳米材料介导的肿瘤治疗及其分子机制的基础和转化应用类研究。研究成果“提高肿瘤放射治疗增益比:从基础到临床” 获 2016 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10、基于工程化巨噬细胞的心脏移植排斥反应诊疗研究

项目负责人:

谢明星

谢明星,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研究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我国“超声心动图之父”-王新房教授,曾在美国 Texas Heart Institute 与 Texas Children’s Hospital of Baylor Medical College从事超声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长期致力于超声心动图临床、教学与科研,擅长疑难复杂心脏病超声诊断。

11、基于磁纳米标记高次谐波效应的病毒现场快检方法

项目负责人:

刘文中

刘文中,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研究员,教授/博导,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博士后,教育部新世纪、湖北省杰青。任IWMBS会议主席,以及IWMPI、IEEE ICST、·IWMBS、中国自动化大会等邀请报告。邀请诺贝尔奖Peter Gruenberg访问并聘为依托单位“荣誉教授”。长期从事磁纳米温度测量的前沿、基础研究,揭示了分辨0.1℃或4纳秒的磁学测温机理,用于医学影像高分辨磁纳米温度成像、高端装备齿轮或轴承在役温度测量。团队掌握“磁纳米温度测量”成果占比德温特专利数据库总计36项中的15项、以及“Web of Science”检索结果的20%。牵头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12、复杂零件三维测量中顾及全局约束的累积误差建模和在线优化方法

项目负责人:

李中伟

李中伟,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研究员,教授、博导,2020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9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担任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副主编、湖北省3D打印联盟副理事长、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包括:三维测量,机器视觉,增材制造等。部分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4)、省部级一等奖4项(排1、2、4、5)、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3项(排1、2、2)。

13、新型智能化海洋低频信号探测技术研究

项目负责人:

徐鸣

徐鸣,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研究员,教授,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优先支持),湖北省杰出人才计划。主要从事碳纳米宏观有序体的制备及应用开发。在Science(2篇)、 Nature Catalysis(1篇)、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17项(美国2项,日本1项,中国14项);发展了可在“-196~1000°C温度范围稳定服役的超级橡胶,可在-196~1033°C服役的碳基粘附材料,可在海洋环境中服役的碳基高灵敏度监测器及可在-60~-100°C服役的高性能碳基能量器件等一系列原创成果。

14、二维半导体/Weyl半金属范德华异质结远红外光电响应调控与机理研究

项目负责人:

常海欣

常海欣,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量子纳米材料与器件实验室负责人。长期从事石墨烯等二维纳米材料、量子材料相关材料合成、低维物理与纳米器件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发展二维纳米材料、量子材料的新型制备方法,研究二维/量子材料的电子与自旋输运性质、光学与光电子性能以及相关纳米与能源器件、第一原理计算等。

15、万小时寿命高效反式钙钛矿太阳电池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负责人:

陈炜

陈炜,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和器件应用研究工作。2015年获得国际上首个大面积(1cm2)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认证效率记录,近期获得国际多个大面积(>20cm2)钙钛矿太阳能模组认证高效率。基于多元氧化物固溶体和掺杂技术,率先引入“兼顾效率和稳定性的界面工程”,发展“Sr-Pb复合钙钛矿材料”、“新型无机半导体界面材料”、“钙钛矿/PCBM渐变异质结”、“Bi基惰性金属电极”等新材料、新结构和新概念,有效改善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尤其是具有实用性的大面积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

16、具有大电流长循环电解水析氢性能的三维分级孔道电极的3D打印制造

项目负责人:

刘友文

刘友文,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研究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在于二维电催化材料与器件。在此基础上以(共同)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hem. Soc. Rev. (1), J. Am. Chem. Soc.(3), Angew. Chem. Int. Ed.(3), CCS Chem.(1), Chem(1),Adv. Mater.(1), ACS Nano(2)和Adv. Energy. Mater.(3)等上发表论文20篇,其中4篇论文被ESI评为Highly Cited Papers,总引用次数1600余次。并获得中科院院长优秀奖等奖励。邀请报告9次,受邀讲学2次。

17、非层状二维钼基金属化合物材料的绿色制备及其电解水制氢机理研究

项目负责人:

霍开富

霍开富,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IAAM Fellow)。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武汉市“黄鹤英才”。担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矿物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医用再生材料分会委员、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IEEE PES 储能技术委员会储能材料与器件技术分委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包括超级电容器、电池(锂-硫/新型电池)和能源催化化学。

18、5G通信频段高移动场景信道预测方法研究

项目负责人:

彭薇

彭薇,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楚天学者(2014),卓越华中学者(2019),IEEE 高级会员(2012)。智能通信系统、大规模信号与数据处理、现代信号检测与估计理论、基于学习的无线通信系统调度与优化等。在 IEEE JSTSP、IEEE IoT Journal、IEEE TCOM、IEEE TVT、IEEE Commu. Mag. 等权威期刊上发表 SCI 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2 部。在 IEEE Globecom、IEEE VTC 等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会议论文近 30 篇, 其中 3 次获得最佳会议论文奖。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11 项,其中与信道相关的 9 项。

19、具有健康意识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高效长寿协同控制研究

项目负责人:

蒋建华

蒋建华,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副教授,香江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

1、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控制与开发;

2、电动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

3、微电网燃料电池混合供能系统的控制与应用。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面上基金、 自主创新基金、国家“863”等项目近十余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申请授权专 利二十余项,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际清洁能源拔尖人才等荣誉。

20、微纳表面结构动态精密测量技术与系统研究

项目负责人:

卢文龙

卢文龙,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学者、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武汉市黄鹤英才(专项)科技创新人才计划、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等。兼任全国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视觉检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机械量测试仪器分会高级会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几何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微纳制造技术分会委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微纳执行器与微系统分会理事、全国误差与不确定度研究会理事等。主要从事精密测量技术及仪器、精度分析、摩擦磨损、增材制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深圳市已明确聚焦本市有链长制的八大产业链(集成电路,5G,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超高清显示8K,生物医药,石墨烯,人工智能)以及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始终坚持将学校科技、人才资源引入深圳充分发挥优势,小编期待更多科研志士和团队携科研智慧与深圳政府企业产业结合,把成果写在“双区”建设的沃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