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相关链接

Link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话:86-027-87543228

邮编:43007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珞瑜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大楼A座

 

学院新闻

我院荣获学校“老有所为先进集体称号”表彰

发表时间:2024-10-18 作者:刘颖芳 浏览次数:

10月16日,华中科技大学2019-2024年“老有所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颁奖仪式在管理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我院荣获“老有所为先进集体”称号。潘垣获“老有所为特色贡献奖”,陈德树获“老有所为贡献奖”,梁汉、孙亲锡、何定桥等三位老师荣获“老有所为优秀奖”称号,李承荣获“老有所为银龄教师奖”。

我院现有离退休人员175名,党员76名。电气学院党委以发挥学院退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基础,积极发挥老同志政治基础牢、智慧经验多、社会影响大等独特优势,全力搭建老同志在“立德树人、科学创新和人才队伍”方面发挥作用的桥梁,让老同志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继续发光发热。


主要事迹

发挥党组织作用,助力老同志有所作为

近年来,电气学院党委以发挥学院退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基础,积极发挥老同志政治基础牢、智慧经验多、社会影响大等独特优势,努力探索“以党建助力老有所为新做法,全力搭建老同志在立德树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方面发挥作用的桥梁,让老同志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继续发光发热

汇聚老同志力量,凝聚“老有所为”的共识

学院党委不断研究梳理助力老同志“老有所为”的思路。电气学院有退休教职工175人。学院设立了“老同志工作小组”“学院关工委”“老年协会”等组织,为加强联络工作,在学院设立10人离退休工作小组,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陈雪紫副书记任副组长。学院退休党支部有党员76人教授34人,副教授29人,高级知识分子占比83%学院退休党支部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不忘初心,服务人民,老有所为,让党放心”为工作指导,凝聚老同志共识,引导老同志听党话、跟党走,热心为老同志服务,积极创造条件让老同志“老有所为”。党支部坚持组织党员和群众中学习新思想,共谋新发展,共筑中国梦,激发了党员群众老有所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党支部通过多种形式,组织老党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党支部将76名党员设置为“常住组”“外地组”和“高龄组”,分别以“现场研学”“线上教学”和“送学上门”等方式落实“三会一课”,坚持在“党员群”内上传学习资料。结合端午节、重阳节等民族节日,组织开展“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活动、“七一”重要讲话学习交流、二十大精神学习交流座谈会,邀请学院党政班子成员上思政课。2024年重点以“党员基本培训”为载体开展了党纪学习教育。

学院退休党支部引导老同志“老有所为”,得到了师生的赞扬和上级的肯定。党支部获湖北省“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2018),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2016,2020),湖北省“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21),教育部关工委“读懂中国”活动最佳征文奖(2022)。2018年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关工委工作研讨会做典型发言。学院连续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校离退休工作先进单位”和“读懂中国”优秀组织奖。

发挥老同志作用,畅通“老有所为”渠道

学院党委和党支部注重信息沟通。及时组织老有所为工作的交流研讨,提出老有所为工作的建议。坚持每年组织召开端午节座谈会、重阳节座谈会,邀请院领导向老同志通报学院发展情况,听取老同志意见建议,商讨学院发展方向和举措。坚持举办“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暨七一座谈会,老同志激情朗读“牢记使命奋前行,耄耋之年亦未休;老翁永远跟党走,党的光辉照我心”,情境非常感人。开展“同看校园巨变,喜迎七十院庆”主题活动,组织参观强磁场中心、聚变所,到湖溪河校园踏春,让老同志体会新时代学科建设新成就。

结合学生教育搭设了立德树人工作的桥梁。学院关工委持续开展“传承华工精神、讲好电气故事”活动,每年安排60名学生分为20个小组到20位老教师家中,送去党组织和师生问候,表达对老同志仰慕之情,请他们讲述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传递对青年学生的鼓励与期望。一篇作品获得2022年教育部关工委最佳征文奖。尹小玲、张光芬、翁良科、杨泽富等一直以来义务担任学院组织员工作,帮助审核学生入党材料,参与发展党员谈话等工作。2022年党支部组织老同志“学党史,讲校史,院史”,编纂并出版100万字的《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院史》,传承建党精神和学院文化。

结合科技创新搭设科技自立自强的桥梁。近五年学院返聘辜承林、颜秋容、何正浩、黄声华20名老同志返岗到科技创新和拔尖人才培养第一线,鼓励有愿望的老同志建言强电磁全国实验室的重组和电能高密度转换全国实验室的创建工作,参加科技攻关,创造老同志发光发热的机会,形成了“老有可为”的良好氛围。电力系统专家陈德树教授94岁出版继电保护新专著,获得业界和社会的高度评价。马志源教授20243月已故)退休后仍在专业领域默默耕耘,全身心地投入科研工作,深度参与了多项极富挑战性的重要项目研究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和项目团队一起攻克了特种电源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为项目的圆满完成做出重要贡献,解决了国家重大急需,相关成果为我校获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专用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撑,以其特有的学术思想和人格魅力为青年教师和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结合师资队伍建设搭建高水平人才高地桥梁。老同志在师德传承和电气精神传承方面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潘垣、樊明武两位院士做客惟学论坛,对青年教师谆谆教诲,助力青年人才成长。樊明武院士和陈坚教授还分别设立学科建设基金助力学院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孙亲锡、陈乔夫、黄冠斌等退休教师作为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特聘专家,坚持跟班听课,对青年教师教学进行全程监控诊断,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专业化发展,学院近50名青年教师纷纷表示,他们是我们的入门师傅,我们都是这几位老专家的徒弟。退休老党员邹云屏在青年教师发展暨新进教师入职座谈会上寄语青年教师。李承教师主动参加国家银龄计划,支援兄弟省份教育工作。

老有所为典型人物及事迹

潘垣91岁,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磁约束核聚变、强电磁技术和高压开关技术领域著名专家和重要研究方向的主要开拓者,被广泛赞誉为“战略科学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多项,201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获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主持和参与主持包括我国首个大科学工程“中国环流器一号”在内五套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的研制和升级;引进并改进的J-TEXT被选定为ITER磁约束聚变破裂缓解先期实验研究四大装置之一(2020年);提出并指导建成“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设施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年);提出建设柔性直流电网建议,促成了世界首个柔直示范工程(张北柔直2020年建成投运)。

陈德树。电力系统专家。1952年,陈德树毕业于中山大学电机系,是华中工学院建校之初最早的一批教师之一。1980年获评教授,1981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85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退休。长期从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重大装备成果三等奖1项。退休后,201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17年获评中国电力领域最高奖项“顾毓电机工程奖”。94岁生日之际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一份新礼物,他的新专著《现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理论与实践》于2024年正式出版。

孙亲锡是一名具有41年党龄的老干部始终不忘初心,心系党的事业,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不断用新观念、新知识充实完善自己,勤于思考,专于实践,为电气学院的离退休工作和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担任电气学院退休党支部书记和老协分会长以来,2016年电气学院退休党支部入选“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2018年电气学院退休党支部荣获湖北省首批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授牌,2019年电气学院退休党支部再次入选“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2021年电气学院关工委荣获“湖北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助力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把帮助青年教师站稳讲台,讲好每一堂课作为自己老有所为的一份责任

梁汉。运动科研双达人,90高龄开公司。梁汉注重身体锻炼,是学校操场的“运动达人”,90多岁仍天天在操场跑步,吊单杠,打篮球更是科学研究中的“科技达人”,研发的“LH-70LH-80阳极电流测量仪”在全国各铝厂运用了几十年,满足了全国铝厂需求。2022年梁汉在90岁高龄时作为法人申请创办“湖北梁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2022年疫情期间梁汉完成了540台仪表生产任务。为了保护专利,梁汉2023年初又成功申请了《一种阳极电流测量仪》实用型专利。

何定桥2016年12月退休被武汉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聘为电子产品技术顾问。主持微创手术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主持研发的射频超声刀主机系统,2021年通过了注册。2022年批量投产以来,其产值达到了5千多万。2024年主持的微型射频超声刀主机正在研发中,其集成度高于国内外同类型产品,体积缩小很多,成本大幅度降低,有望成为与相类似进口设备的强有力竞争产品。


学院退休党支部和老同志积极配合电气学院党委圆满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湖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有效助力建设“强电磁技术全国”“电能高密度转换”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和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华中科技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前列的电气学科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