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陈平原:我宁愿让学生们去附庸风雅
发布时间:2006.11.30

来源:记者团 编辑:田臻宸 浏览次数:

    文学在中国大学中究竟处于何种地位?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去看待与发展它?11月28日晚,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作客我校大学生人文讲座,为我校学生带来了一场丰厚的文化盛宴。 

                             文学的曾经与现在 

    “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这一概念出现至今才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在一百多年前,文学的含义与现在截然不同。”陈教授开篇谈到。 

    在历史上,“文学”一词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王韬、郑观应、蔡元培分别提出过自己的见解,而在传统文化中,孔夫子也曾提出过,文学即“文章”与“博学”之意。总之,中国历史上的“文学”是所有读书人修养的基础,而并不是专业的学科。 

    而近代,受到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中国大学里的“文学”出现并日益繁盛。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学”作为一种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大学里的“文学”日益细分,那么如何看待大学里的“文学”?陈教授说道,“文学”在大学里面的地位有些尴尬,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以“文学”为重心的人文科学在大学里逐步沦为二级学科,“文学边缘化”之说盛行;也有人认为“诗人是天生的”,大学里的文学教育没有必要。对此,陈教授认为,文学修养不在于记忆,在于熏陶,诗人的培养不在大学里,大学只是为喜欢文学的人培养兴趣。 

    另外,陈教授也风趣地提到,作为“所有大学学科中最不专业的专业”,文学有它的“幸”和“不幸”,而这两点都基于文学的通俗,“我们的专业谁都敢开口,我们对别人的专业就只有保持缄默的份了,这就是文学的宿命!”一席话,引起了全场的笑声和掌声。 

                      “大学生将成为今后文学发展的动力” 

    “在大学里靠一本书就把古今中外的文学讲遍,我很怀疑它的有效性!”针对现在大学里的文学教育,他呼吁,大学里非文学的专业能够开展多种多样、五花八门的专门的文学课程,来供学生自己选择,并实行试听尊便制度。 

    “作家不是靠学院培养出来的。”陈教授的独特见解发人深思。他指出,大学不拒绝学生成为作家,但大学不以培养作家为目标。说到这里,他举了一个典型例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大学曾在全国选拔了一批少年作家,办了个少年作家班,但到最后,那些曾经的少年作家几乎都没能成为真正的作家。 

    “真正培养起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在这一点上,他认为,台湾的校园文学教育办得比大陆要好。在台湾,有百分之四十的校园在文学领域办刊物、开讲座、设立奖项,来鼓励学生靠近文学,进而喜欢文学。他说道:“文学并不专属于文学专业的学生,它是属于大家的。并且,在我看来,真正的文学主流是大学生,只要有兴趣,并可以进入文学这一领域,大学生将成为今后文学发展的动力。”  

                             关于“附庸风雅” 

    谈到文学审美,陈教授告诉我们,现在的时尚有的将会成为经典,对于现今的流行文学,我们不能去盲从,也不能一味地排斥,而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去审视、选择与鉴赏,“时尚与经典搭配读才是最明智、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说起经典,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读不懂还去读,究竟算不算是附庸风雅?”他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指出,“所谓文化,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也许我们会因天资不够或缺乏相应的环境而缺少对经典作品的鉴赏力,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放弃欣赏的理由。人都有向上之心,但同时也都有向下的惰性,太轻松太容易放弃,很容易导致一个人一步步走向堕落。相反的,越是不懂的东西,我们越应该学着去接触、去体会,长此以往,我们一定可以培养起对艺术的感觉。
 
    “其实,读不懂也有读不懂的好处,它可以让我们发现一些值得去思考与回味的问题,”陈教授语重心长地说:“我宁愿让学生们去附庸风雅,也不希望他们一味地去追求顿时的轻松。” 


                                               (记者团 袁会 朱娟娟 周洁)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