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陈殊殊,记者就感受到了快乐的气息。整个采访自始至终,笑容都没有从她的脸上溜走过。笑,掩去了岁月的痕迹,似乎坐在眼前的只是一个单纯快乐的大女孩。她自己也不讳言:“我这个人别的没什么,就是很开朗,特别爱笑,总是板不起脸来。如果能带给别人快乐,我就更加开心了。”
从学生成为老师,这是陈殊殊的夙愿,“因为我的母亲就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园丁。看到晚年退休的母亲沉浸在桃李满天下的喜悦中,我从心底里喜欢上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而正是这一份热爱,使她三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工作,也使她再苦再累仍然满面笑容,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因为陈殊殊始终觉得要让自己获得快乐,首先要让别人快乐。
“在微笑中严格要求”,这是陈殊殊三十年教学生涯中一直坚持的,她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很严,采用的方法却是慈母式的温柔感动。她总是说:“学生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孩子们犯了错,我会包容会原谅,他们也是一时淘气,哪里忍心板起脸来责骂他们!”所以她从来不会说教式地批评,而是心平气和地感染,让学生在宽容的环境中成长。一次实验课,三个学生迟到了二十分钟,一直在门口徘徊,害怕老师的责备,又不愿就此离去。迟到的学生按说是不让做实验的,可是陈殊殊觉得他们是初犯,只笑着询问了迟到的原因,语重心长地说明守时的重要,仍然让三个孩子做了实验。从那以后,这三个学生再没迟到,而且每次实验课都是最早到实验室的。
陈殊殊对学生的理解与关怀,换来了学生的感激与爱戴。她总是能与学生打成一片,把自己放在朋友的位置,他们会一起谈笑,一起唱歌,一起跳舞,“陈老师就是这么的开怀,把欢乐带给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感到了生活的美好。她最近还迷上了‘十字锈’!”她的一位女学生笑着说道,“嚷着要跟我们学,还叫人做好了木框,说锈好了要挂在家里。”“在陈老师身上,我们不仅学到了技术知识,更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快乐不在于什么丰功伟绩,而在于平时一点一滴的满足与感悟。”
在学生的眼中,陈老师永远笑容满面,和蔼可亲,他们忘不了她动听的歌喉,忘不了她悉心的指导,更忘不了她热心的帮助, 一位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在寄给她的贺卡中写道:“能在大学遇到您这样一位好老师,真是我们做学生的福气!”
陈殊殊的细致与体贴在其他工作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每年招研究生时,是她最忙的时候。为了使每一个研究生都能进入满意的专业,每一个课题组招到需要的人才,她跑上跑下,尽力协调,还亲自把表格送到各个部门,力求让大家都省时省力,达到最好的效果。一次研究生招生时,集成光子器件组需要一个化学系的学生帮助进行研究,可当时名额已满,不能再招人了,该组的负责人朱老师向陈殊殊提了一下这个问题,没想到她就此放在心上,并多方努力,最终引进了人才,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大家都感叹陈殊殊总把别人的事放在第一位,她却觉得这是自己的份内事,她把学校当成一个大家庭,同事就像家人一样,家人快乐了,她自己也会跟着快乐 。
平日里,陈殊殊爱说爱笑,平易近人,是远近闻名的“乐天派”,若有事情找她帮忙,无论是学生还是同事,她从不会拒绝。她认为生活的真谛就是快乐,而大家都快乐才是真的快乐!她不计名利不计得失,不管做什么事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正是她的真诚为她赢得了快乐,赢得了同事的尊敬,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