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3月18日,智能建造新工科专业教学研讨会召开,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院士专家、企业精英结合教学经验与实践成果,以“发展智能建造”为主题,深入探讨了智能建造等新工科专业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
研讨会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软件工程专业教指委、机械类专业教指委、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指委、自动化类专业教指委、土木类专业教指委、工程管理类教指委与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承办。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科教育处侯永峰副处长,中国工程院丁烈云院士、周绪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建辉,机械类专业教指委主任赵继教授、秘书长巩亚东教授,软件工程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吴中海教授,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指委付跃刚副校长,自动化类专业教指委周纯杰教授等委员,土木类专业教指委主任李国强教授、秘书长赵宪忠教授,工程管理类专业教指委秘书长骆汉宾教授,以及各企业及高校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马建辉对与会的教育部领导、教指委专家、企业领导和兄弟院校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推动智能建造发展、培养智能建造人才已成为华中科技大学新工科教育工作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华中科技大学会继续坚持“顶天立地,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在各位与会领导专家的帮助指导下,进一步提高智能建造拔尖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推进世界一流智能建造学科建设,为建设智能建造强国再立新功。
侯永峰指出,教育数字化已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直高度重视智能建造背景下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高校要厘清智能建造专业的内涵和外延,企业要积极的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关注教”向“关注学”转变, 通过数字化手段为专业建设赋能的方式来激发智能建造工程教育的创新活力和潜能。
丁烈云作“服务国家需求,培养复合型智能建造创新人才”主题报告,他指出在智能建造专业建设过程中,企业要拥抱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把握产业转型的新机遇;高校要积极探索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周绪红作“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主题报告,他从本科生、研究生等不同学习阶段详细介绍了智能建造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并表示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构建系统性、全局性、集成性、交叉性的智能建造知识体系,将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充分融入传统课程中。
赵宪忠作“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知识体系”主题发言;吴中海作“软件工程知识体系与专业课程建设”主题发言;赵继作“智能制造工程教育及其《智能制造工程教程》”主题发言;付跃刚作“智能感知工程知识体系与核心课程建设”的主题发言;周纯杰作“人工智能知识体系与核心课程建设”主题发言。
在交流环节,来自中建三局、中交二航局、中铁四局的企业代表,来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海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北京建筑大学、长安大学等10余所高校的代表及高等教育出版社代表就智能建造新工科的企业人才需求、学科发展路径、教学培养模式、教师队伍与教材建设等问题开展讨论。
侯永峰、周绪红、丁烈云分别作总结发言。侯永峰对此次研讨会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智能建造新工科专业应该聚焦“融合、共性、自主”搭建知识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周绪红指出,此次会议搭建了一个良好的跨学科交流平台,并希望高校和企业能够借此机会同心协力加强专业建设,因地制宜进行专业探索;丁烈云表示,此次会议不仅加深了对智能建造专业的理解,更达成了智能建造是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满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建筑企业转型升级需求的共识,并希望能够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建立相关沟通机制,加强各专业间的协作交流与资源共享,促进新工科专业多元特色发展。
会后,与会专家参观了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校内实验室。
据悉,目前智能建造人才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住建部近期发文将24个城市列为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全国也已有70余所高校新增了智能建造专业。
本次会议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科教育处对智能建造新工科专业教学的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汇聚了跨多学科智能建造领域专家,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重要部署、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发展智能建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