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乡村振兴,必须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以地方产业资源禀赋和农民利益需求为核心,形成地方产业发展优势,让农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2月11日,中国农业农村部小康建设研究会消费扶贫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温亚震教授,在管理学院“关于国家乡村振兴政策解读”讲座中如是说道。
温亚震网名“乡村战士”。近年来,他先后赴湖北、内蒙、 山西、广东等省市600多个县的2000多个乡村调研,被誉为名副其实的“乡村战士”。在讲解中,温亚震认为,要振兴乡村,必须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具体指的是要以地方产业资源禀赋和农民利益需求为核心,形成地方产业发展优势,才能真正帮助农民从低收入人群步入中等收入阶层,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温亚震表示,振兴乡村的关键是要发展农业产业。过去“农、工、 商”的运营模式,已经成为历史。“贸、工、农”正在成为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新理念、新模式。“贸、 工、农”的具体内涵,就是改变传统的“农、工、商”,做法,先贸 再工后农。“贸、工、农”的本质是遵循市场规律,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乡村振兴“贸、工、农”新框架,链接农民利益,实现农民收入三元化,即“贸链有农民,工链系农民,农链保农民”。不仅要解决好农业生产端问题,也需要牢牢抓住农业销售端,促进三产融合发展,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数字化发展,从而实现农村产业振兴的总目标。
温亚震认为,传承红色基因,发挥乡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以退伍军人为主要对象培养致富带头人,构建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他以湖南省新化县油溪村案例进行讲解,退伍军人任乡村支部书记,成为致富带头人,使农民年收入从以前年800元收入提高到现在的28000多元。
温亚震建议,农业农村的发展,除了做好既有的传统产业外,还需积极开发新兴产业,包括红色资源的开发、乡村振兴数字经济、高科技医疗康养、乡村文旅等。基层领导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切身了解县村的发展困境,大力推动“四轮驱动”的乡村发展模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产业集群,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管理学报荣誉主编张金隆教授在讲解活动中提出,要以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绩效导向为逻辑框架看待并解决农村发展问题,通过政策和理论研究,找亮点、促产业、布大局、谋新篇,切实有效促进农村发展、帮助农民致富。张金隆认为,县域经济是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的基本单元,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2022年,国家审批了100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其中湖北省有4个,分别是湖北省丹江口市、枣阳市、老河口市、公安县。在湖北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下,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正在组织专班,赴四个示范县调研,提炼出湖北省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的成功经验,同时制定出湖北省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下一步发展的总体方案,充分发挥乡村振兴示范县对全省的示范作用。
据悉,本次讲座由管理学院举办,华中科技大学减贫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平路教授主持讲座。湖北省相关机关部门人员及部分企业家参加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