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张心怡
“‘十三五’期间,文化扶贫工作政策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农家书屋作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农村地区的建设情况如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带着这些疑问,团队在陈少华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社会认知课程的实践活动。”在社会认知课程总结会上,新闻学院赴湖北恩施建始县农家书屋建设社会认知实践队队长梁光琼如是介绍。
10月13日下午,新闻学院第三学期社会认知课程总结会在东六楼412报告厅举办。副校长梁茜出席会议,学校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教务处、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学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新华社、光明日报、湖北日报等媒体代表参加会议。新闻学院党委书记詹健对2017年新闻学院社会认知课程进行了整体介绍,4支社会认知实践队伍代表汇报了他们社会认知实践的收获与体会。
社会认知课程是新闻学院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及习总书记新闻舆论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对思政课形式和内容上的一次创新实践,得到了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并给予专项支持。今年暑假,新闻学院的27支队伍共199人,以暑期社会认知实践的形式,为社会认知课程的第一阶段拉开序幕,该课程覆盖了2016级全体本科生。8期红色音频故事,10余篇校内推稿,12个学生自媒体公众号共150余篇推送,1个精准扶贫宣传视频,3篇扶贫故事,10余场读书会、6场新闻写作与摄影培训,13份课程报告,1项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视频大赛作品等实践成果,是新闻学院学子在社会认知课程上提交的首份“成绩单”。
梁茜在总结会对新闻学院实施第三学期社会认知课程给予高度肯定:“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实践育人相结合,有成效有意义,值得好好总结与推广”。
着力“四个正确认识” 将实践育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等学校要引导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希望广大学生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关于新闻人才队伍建设,习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中也明确指出,把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在本科生教育中实施第三学期社会认知课程,正是新闻学院在新闻传播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课程旨在加强新闻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据悉,新闻学院是全校首个将社会认知实践纳入学院顶层设计的学院。社会认知课程不同于一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它采用“思想教育—认知实践—专业实习”相结合的模式,并纳入学院培养计划长期开设,计入学分。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一学生全体参与,由选拨的优秀专业教师、辅导员和教师班主任带队,通过红色走访、下乡扶贫、社会调研和短期支教等多种形式,进行岗位锻炼,与当地工人、农民、战士同吃住同劳动。该阶段课程纳入《思政课社会实践》必修课学分体系;第二阶段,学院将在大二学生中成立3支社会课程认知小组,到党校、团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干部教育学院和中央主流媒体进行理论学习、现场教学、实地走访和专业实践,纳入课外学分体系。第三阶段,由大三学生实行国际走访交流。以专业教学大实习为依托,成立1到2支社会认知课程小组,纳入专业教学大实习学分体系,通过考察国外媒体,进行国际间的高校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国家形象。
课程设计实现了学生与老师全员参与、覆盖本科四年全过程、德育与专业教育全方位结合的“三全育人”特点,足以体现新闻学院对该课程的重视。
课程结束后,学生需要通过认知总结、思想汇报、调查报告、影视作品、论文等形式进行成果汇报。每年9月,学院将社会认知课程实践成果进行专题展示,并汇总成集。每年10月,学院将召开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导、学界和业界专家参加,总结本年度第三学期社会认知课程实践成果,完善新闻学院人才培养体系。
社会认知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着力于“四个正确认识”,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使大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认知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努力使新闻学院学生成为社会引领者中的引领者,推动文明、推进进步、追求卓越的排头兵,让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
由专业老师、辅导员和教师班主任带队进行实地指导,是社会认知课程的一大亮点,这也让思政课社会认知实践阶段由“二课课程”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一课课程”。
詹健表示:“过去,社会实践是学生自行开展,院系只是面上指导。 而现在,社会认知实践课程均有专业的老师带队,有设计、有计划、有目标,有效引领了学生在课程中的实践方向,改变了学生在实践中的盲目化、形式化倾向,极大提升了课程的实效性。”
在前期准备阶段,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校党委书记路钢专门指导新闻学院社会认知课程建设;学院党委召开多次专题会议,讨论课程方案;选拔优秀的专业教师担任课程指导老师;召开社会认知课程项目评审会;由学院专业课老师进行认知课程研究设计与成果呈现、图片编辑与摄影等专业技能培训。
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均表示,有专业老师指导和带队的社会认知实践课,不仅是一个“思政课堂”,也同时是一个“专业课堂”,实现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以阅读兴趣为主导的实践活动可以引导村民去发掘农家书屋的作用,让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有了精神慰藉。” 2016级的队长梁光琼说,举办活动的过程也是对专业理论复习的过程,“让我们学会怎样用合适的方式向受众输出你所学的知识,并被受众接受和认可。”团队在当地举办了一场以“儿童教育”为主的读书活动,与村民建立了微信读书群。他们还结合新闻学院的专业特色,举办了两场乡村新闻写作和摄影培训。他们还拜访了被称为“愚公支书”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王光国书记,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了解了村里农家书屋的建设情况和当地村民靠自己的双手修通出山之路的事迹。
队员们被指导老师陈少华副教授贯穿整个实践过程的责任感深深感动着。“老师对我们的安全培训、讲义和调查问卷进行一遍又一遍修改。他说,要改成村民一听就懂的,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村民负责。通过与指导老师的交流,团队的能力随着活动的开展也在不断提升。”梁光琼说。
陈少华回忆与同学们一起同吃同住同活动的经历,颇有感慨。“无论是处庙堂之高还是居乡镇之下,我们都需要关注、研究、走进社会。跟着学生们这么多天,看他们一步步成长,心理很欣慰,让我感受到了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以及不怕吃苦的精神。”
赴红安社会认知实践队来到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亲临当年红军走过的路途。队员发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特长,通过制作纯音频纪录片,讲述红军故事并配以图片,在网上以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发布,可同时通过电台和手机影音应用传播。来自16级的队长陈梁说,通过红色故事的采集与音频节目制作,可以丰富思政教育的故事案例及教育形式,同时通过年轻一代更易接受以及传播成本更小的方式来扩大红色故事的传播范围。
指导老师周婷婷特地为团队进行了摄影等资料收集方法的培训,指导团队针对不同发布平台的特点撰写各种总结材料、宣传推介稿件,进一步提炼项目的特色与亮点,扩大实践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践行责任 切身感悟思政课内涵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48字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在第十七届记者节上,习近平勉励广大新闻工作者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
作为新闻学院的学生,在社会认知课程中明确作为新闻人的责任与使命,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实践着党对于新闻工作者的责任要求。
为了帮助巴石村更好开展脱贫工作,实践队为巴石村搭建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巴石村的幸福生活。团队通过采访和实地考察体验,积累拍摄素材,拍摄当地宣传视频,为巴石村提供更好的自我宣传手段,打造巴石村品牌。
2016级的队长管天浩说,作为新闻学院的学生,基本的能力是对信息的敏感和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力。团队希望为贫困村做好一张专属的标签,让他们的故事能够为外人所知,为贫困村的脱贫出列添注一份力量。
在七里坪镇观音阁村,队员们还与农民一起下地干农活。
赴义乌定点改革与一带一路调研社会认知实践队通过采访在义务的中外商家们,了解他们对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切身感受,探究义乌城市定点改革的发展模式对中国其他中小城市及一带一路发展带上其他国家的借鉴意义,并对一带一路的实施提出建议。
2016级的陈梁感悟很深:“在学校里,我们了解了‘中国梦、精准扶贫、两个百年’等词汇,但没深入乡村,我们绝对不会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党的富民政策农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他认为,社会认知课程让他对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红安之行,我们通过当年革命年代的红色故事,了解到了老一辈人的红色精神,提升了我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自信和骄傲。只有从历史中寻找,才能发现民族的精神传承,才能找准我们这代人的定位和使命,明白中国梦的伟大意义。”陈梁说。
梁光琼说,自己对于“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也有了新的认识。“当下很多大学生的远大抱负可能都是找一份工资高的好工作,在一线城市立足。但这次社会认知实践让我们深信,通过选调生计划、支教、西部计划等方式深入基层,扎根在广袤的边疆和农村,也是我们实现远大抱负的方式。”
通过社会认知实践,同学们对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理念不再仅仅停留在抽象的字面,而是有了更具象的切身体会。社会认知课程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有机衔接,让学生在近距离体验,以及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中,更好地感知了相关政策所取得的具体成效以及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