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9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2023年本科生开学典礼举行。7168名本科新生收到了来自校长尤政院士的殷殷叮嘱:在做人、为学、成事中始终以“追求卓越”为目标,不断超越自我,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追求卓越 成就梦想
——在202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尤政
亲爱的2023级本科生同学们、老师们、来宾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喻家山下,隆重举行开学典礼,共同迎接7168名新同学,你们的到来让美丽的华科大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此,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8万余名师生员工,向全体新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向悉心培育你们的亲友和师长致以崇高的敬意!
“登科”逐梦,“喻见”未来。同学们一路披荆斩棘,奋勇拼搏,通过高考挑战,圆梦华科大,你们勇敢坚韧、自信自强,我为你们骄傲、自豪!你们当中,有放下行李就加入志愿者团队的拉祜族小伙子,有选择和父母一样做华科大校友、立志从医的强基计划入选者,有3对携手共进的“双胞胎”,还有两个高考同分的小学、初中、高中同班同学。你们带着信任与欢喜、希望与憧憬来到华科大。这几天,我和不少同学见面,大家告诉我,对大学生活很好奇,也充满期待。其实42年前,我和大家一样,收到了来自喻家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踏入这所大学的时候,也怀着和大家一样的心情。作为比大家早一点到校的学长、现在的校长,我想带大家一起认识华科大、融入华科大、筑梦华科大。
我们的学校在新中国的朝阳中诞生,在共和国的旗帜下成长,在改革开放中腾飞,在新时代迈向一流,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70多年来,学校传承“党旗领航”的红色基因,铸就了“学在华科大”“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大育人品牌,形成了“一种底色,三张名片”的办学特色。
你们将在这里传承“党旗领航”的红色基因。“党旗领航工程”是华科大在16年前提出的一项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生党建活动,2010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还参加过我们的主题党日活动,寄语同学们要“到社会最需要,到党、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激励了一代代华科大学子,由此,“党旗领航工程”也成为全校师生的“必修课”。在高高飘扬的党旗下,你们可以在南一门毛主席像前、青年园建校纪念碑旁和同济学子苑的石刻前,感悟学校与共和国同行、与新时代共进的历史底蕴。相信在这些红色印记的指引下,大家终将心有所信。
你们将在这里擦亮“学在华科大”的响亮品牌。学校素有优良的学风,不少同学已在参加学校中学生夏令营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四颗明珠”重大科研平台的风采,学校拥有的国家级教育教学平台——如:未来技术学院、国家集成电路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以及国家产教融合平台、未来产业科技园等也将为你们的成长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你们会走进闻名的西十二、东九教学楼,在院士团队、学术大家、教学名师的指导下潜心研学、探究发现,在图书馆博览群书,在“工创中心”动手实践。相信在浓厚的学习氛围里,大家终将学有所获。
你们将在这里感悟文化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早在1994年,学校就在全国理工科高校中,率先扛起文化素质教育的大旗。你们会在学校出版的《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中看到2400多期人文讲座的精彩讲稿,也会在梧桐语问学中心目睹大师风采、探寻人生哲理,在醉晚亭旁尽享音乐之美、感受艺术真谛。相信在文化教育的熏陶下,大家终将“质”有所成。
你们将在这里共享创新创业实践的卓越成效。学校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未来,你们有可能会走进“华工科技”,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殷切嘱托。你们也会参与每年千余项“大创”项目和24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活动,践行创新理念,在创新创业工作室孵化创业梦想。相信在崇尚创新创业的氛围中,大家终将“创”有可为。
我相信,华科大这片沃土,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同学们是能够成为既可“仰观宇宙”又可“俯察品类”的治国栋梁、学术大师、兴业之才和强军之将。你们是华科大的新主人,希望大家树立这样的信心,做“顶天立地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华科大人!“顶天立地”就是要有“心中有理想、脚下有方向”的使命担当,要真真切切为服务国家发展谋篇布局,要实实在在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追求卓越”就是要有“会当凌绝顶”的精神气质,不懈奋斗前行、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境界跃升。希望你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懈奋斗,在“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指引下,不断超越自我,成就梦想!在此,我有几点期许,想同大家共勉。
顶天立地,追求卓越,要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我们校训的第一句就是“明德”,出自“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要明大德,筑牢理想信念。14岁的周恩来在中学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从出国求学到参与革命、再到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他的一生始终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相伴随,始终奋斗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道路上。同学们现在是18岁左右的年纪,到本世纪中叶,正值年富力强,你们的人生黄金期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完全吻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你们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希望你们在大学期间,传承“明德”的校训精神,同祖国和人民一道,肩负起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光荣使命,以“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坚定信念,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壮志豪情,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成为振兴中华民族的磅礴力量!
顶天立地,追求卓越,要练就过硬的专业本领。古人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只有夯实基础功底,练就过硬本领,才能在重要时刻解决关键问题。我们学校引力中心团队蛰伏山洞三十余年,刷新了万有引力常数G测量的新纪录,为我国“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相信不少同学在中学物理教材中也看到过相关介绍。我校2015级学生王宜卿,大三时自愿参军,为做好作战舰艇主机的维护,他苦练本领,发挥能动专业优势,成为分队第一个可以独立值班的新兵,退伍返校后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读研期间勤勉钻研,已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在我们学校,像“引力中心”一样的科研团队、像王宜卿一样的同学还有很多,他们都用行动诠释了“厚学”的校训精神。希望你们向这些深耕基础知识学习的老师、同学们学习,既“向下扎根”,苦练内功,夯实基础,又“向上生长”,学专学细,纵深探索。要相信,你们的勤奋学习,终将会转化为未来大放异彩的光芒!
顶天立地,追求卓越,要增强科学的思维能力。思维决定视野,思维指引行动,唯有树立正确的思维标杆,才能准确把握前进航向。50年代建校初期,学校以超前眼光选定了当时还是一片荒地的校址,如今这里已是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七八十年代,学校深入调研,严谨论证,提出教学科研并重,引领了大学综合化发展的道路;90年代,学校又以战略性眼光推动“产学研”结合,首倡“武汉·中国光谷”;进入新时代,学校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希望在更多“大国重器”上镌刻“华科大印记”……正是学校不断地以战略思维布局、以问题思维部署、以创新思维推进,才有了现在的跨越式发展,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学校的发展需要正确的蓝图规划,个人的成长也一样需要科学思维的引导。我们校训中的“求是”指的就是追求真理。希望你们勤于思辨、勇于探索,把学习与思考、观察与分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起系统的思维大厦,把科学思维方式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为习惯,真正做到崇尚真理、尊重规律、实事求是。
顶天立地,追求卓越,要勇担科技强国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科技发展的关键靠人才,当前我国对科技人才的渴求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作为人才、科技、教育的主力军,华科大师生始终走在服务“国之大者”的第一线。从打破国际封锁,研发一系列高性能模具钢;到举全国之先,创建国内首个器官移植研究所;再到发展经济学的创造与发展……华科大人以创新为抓手,完成了多个领域的开创性成果,我们本科生同学们也一样有所作为。我校2021届本科毕业生刘昶,在大二期间的校外实践中发现,地面与井下无线通信难的问题限制了我国页岩气的高效开采。回校后,在老师的带领下,他和团队同学们经过1万多次的模型仿真计算,研制出国内首套可商用化的井下远距离无线通信装置,目前该装置已在页岩气田成功投运。刘昶同学也获评“挑战杯”全国特等奖和“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希望同学们像前辈们和学兄学姐们一样,牢记“创新”的校训精神,多思多想,始终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勇攀科技创新“最高峰”,在“强国有我”的呼唤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风劲好扬帆,奋进正当时。同学们,新的大学生活即将开始,新的时代也迎面而来。希望你们在做人、为学、成事中始终以“追求卓越”为目标,不断超越自我,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华科大学业有成、生活愉快、筑梦成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