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校庆·师者风范】黄德修:一路逐“光 ” 终将闪耀
发布时间:2022.06.20

来源:光电信息学院 编辑:刘雪茹 浏览次数:


黄德修,光电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中国光谷”首倡者;曾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现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主任、信息学院院长、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副主任;曾获评“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人事部表彰的“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学校首届“伯乐奖”,入选“光谷30年创新30人”。

  

不二之选——国家需求是第一位

 

1963年,黄德修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无线电材料与元件专业,后留校任教。1972年,他由无线电二系(电子系)调入刚成立的激光科研团队从事固体激光器研究。经过多年努力,激光科研团队先后研究出红宝石脉冲激光、钕玻璃脉冲激光、Nd:YAG连续激光,也攻克了诸如激光调Q、激光锁模等一批激光技术,并将激光焊接、激光医疗应用于实践;特别是随着1978年后高功率二氧化碳激光研究的不断壮大,我校在能量光电子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科建设在国内逐渐凸显。即便研究进展很快,黄德修和团队也深知,当时国内的能量光电子研究与美国相比还是落后很多。

 

1981年9月,黄德修被公派去美国俄勒冈研究生中心(OGC)作为期两年的访问学者。当时中美刚建交,国家在选派访学者时并没有明确培养方向,这也是黄德修出国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我要研究什么?国家需要什么?”在合作导师、OGC物理系系主任霍姆斯(J. Fred Holmes)教授带领下,黄德修参观了该系各教授的实验室和研究课题并对中心艾里奥教授(Richard A. Elliott)拟研究的“半导体光导开关”产生了兴趣。他深感这个课题以后一定会发展迅速,并深刻影响世界,那么中国也一定要有这方面的人才。得益于大学时期的半导体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前期研究激光的经验,深思熟虑后的黄德修征得霍姆斯与艾里奥两位教授的同意,毅然选择了“半导体光导开关”的研究。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研究,黄德修主攻的半导体光导开关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他在1982年美国光学学会(OSA)年会上作了口头报告,进一步的研究结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在1993年美国《应用物理快报》杂志上。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黄德修还在实验研究工作之余,去OGC图书馆查阅与大量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光探测器、半导体材料的光学特性相关的资料。他注意到光纤通信因其巨大的通信带宽、通信的保密性与可靠性,定有大的发展前景,而半导体光电子器件是其中的关键。尽管英籍华裔科学家高锟1965年就提出了光纤通信的概念,但光纤的衰耗和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特别是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能一时难以满足其需求,以致美国才于1975年进行现场试验,上世纪70年代末才进行短距离的通信试验。但这些都显示出光电子科学与技术在信息领域的巨大发展潜力。

 

在黄德修启程回国的前一天,艾里奥教授主动将黄德修收集的一箱资料交由系秘书为其打包托运回国。回国之后,黄德修与两位教授之间仍保持很长时间的联系。

 

从无到有——立志逐“光”不动摇

 

1983年2月,黄德修回国后被委派继续负责激光的领导工作,但他决心在以光纤通信为代表的信息光电子这一新的领域迈开步伐,从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入手,开启逐“光”之路。

 

要筹建一个新的学科,经费是必要的。在向学校提申请启动经费遇到困难后,黄德修没有气馁。在偶然听说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在研究光纤通信的消息后,他凭学校的介绍信多次到邮科院找到当时邮科院总工杨恩泽教授、系统部总工赵梓森教授,详细阐述自己关于信息光电子的看法。最终,他们决定在自己的研究基金中给黄德修8万元进行半导体光放大器的研究,以求用半导体光放大器取代传统的“光——电——光”中继放大器。由此,黄德修开始规划实验室建设。

 

1983年11月,黄德修借去北京中国情报研究所查找资料的机会,找到当时的国家科委高技术司,并向正、副两位司长汇报了开展半导体光放大器研究的意义,得到3万元的经费支持,同时团队的课题被纳入到以当时北京邮电学院院长、中科院学部委员叶培大教授为组长的国家“六五”计划光通信攻关组。学校当时能获国家计划支持的项目是屈指可数的,这个经费虽不多,但给了黄德修极大的鼓励。

 

经费的问题解决后,黄德修开始组织研究团队。当时,光纤通信还是一个新名词,很难从老同事中找到志同道合者;而且国家1980年才开始招收少量硕士研究生,合适的硕士生实属难得。1984年初,黄德修获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有一位硕士毕业生刘德明拟分配到学校的激光教研室,立即找到他,成功地说服了刘德明到自己课题组来。1985年后,先后又有激光的两位硕士毕业生周宓、刘雪峰要求加入课题组,初步形成了一个朝气蓬勃,有战斗力的团队。

 

在南一楼西边一楼的光仪教研室,有了一定的经费支持,就开始科研所需的仪器设备的购建,当时是真正的一无所有、“白手起家”。先后从上海购得两台大的防震光学平台和相应的一些光具座。为节省经费,黄德修去上海无线电14厂购得一台该厂例行试验用过的140 MHz示波器,自己一路背回来;从武汉邮科院内刚成立不久的中外合资长江光电器件公司“讨来”一些他们不宜作产品的半导体激光芯片和光探测芯片。黄德修带领团队,就在光仪教研室(在南一楼西边一楼)清出的两间小实验室内,日以继夜摸着石头过河地开展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实验研究。当时南一楼规定在晚上10:30分由大楼值班师傅清场后锁大门,他们就快到清场时将灯熄掉,待师傅清场走后,他们继续实验,一直忙到半夜12点后从一楼窗户跳出回家。后来,黄树槐校长在一次全校干部会上又是表扬又是批评地说:“黄德修他们干劲很大,忙到晚上12点后在南一楼跳窗户回家,但要注意安全啊!”

 

随着团队研究的深入推进,研究成果从最初的法布里—珀罗半导体光放大器(FP-SOA)向更具应用价值的行波型半导体光放大器(TW-SOA)推动。团队圆满完成了国家“六五”攻关任务,受到国家科委表彰,又顺利地进入到国家“七五”计划继续研究。1987年,国家“八六三计划”正式启动。在接受国家“八六三计划”信息领域专家委员会的专家的一次“突然”的调研考察后,黄德修的课题被列入了国家“八六三计划”,项目经费40万元。没有经过申请程序而获得这一具有重大意义和当时较大经费支持强度的课题,给予了黄德修课题组巨大的动力。该课题也成为我校最先获得的国家“八六三计划”的课题。

 

在国家“七五”攻关计划和国家“八六三”计划的双重支持下,黄德修团队的创新潜力也得到释放,新型的行波半导体光放大器研制成功,获得了国家发明三等奖,团队被国家科委表彰为“创新团队”。

 

 

2007年5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五一特别节目劳动最光荣-光谷篇采访黄德修教授

 

传承创新——人才培养是关键

 

人才培养是铸就科技强国的关键因素。对黄德修而言,培养高素质光纤通信人才不仅是团队发展的需要,更是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基石。

 

1987年底,团队组织成立“光纤通信”专业和相应的“光纤通信”教研室,黄德修和刘德明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系里在85级学生中通过自愿报名选调15名学生作为第一届“光纤通信”专业的学生。结合光纤通信系统,团队设计了几门主要专业课程,由黄德修开设“半导体光电子学”,刘德明开设“光纤光学”,余思远开设“光纤通信系统”,还安排了实验课、实习等教学环节。其中“半导体光电子学”这一教材选题由黄德修于1985年提出、编写并出版发行,1992年该教材获评电子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刘德明撰写的“光纤光学”也定为全国公开教材出版发行。这个以年青人为主体的群体,在科研和教学相辅相成中得到快速发展,为学校光电信息学科的崛起和壮大做出了积极贡献。

 

黄德修认为,作为课题负责人,要有意识地为团队年轻教师的职务晋升做出规划和安排,大家干劲越大,越是要主动为他们考虑。小到相关材料的整理和复印,大到前进路线的设计与指导,黄德修对自己的团队付出无数心血。在他的引领下,团队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能破格晋升其对应的职称。1998年,黄德修获评为我校首届“伯乐奖”的十名获得者之一。但黄老师说:“其实所获得的其他一些省部级和全国性的荣誉,何尝不是我的这个群体所赋予的。”

 

 

1991年12月,黄德修教授领导课题组研制的单根光纤耦合的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获1991年国家发明三等奖,图为正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

 

光谷之光——产学研助经济腾飞

 

1988年,光电子系整体集中在新建的南五楼,黄德修课题组也获得大的发展空间,研究队伍进一步扩大,除搞好已有科研课题外,还自主开展一些有战略前瞻性的预研课题,并与企业合作开展横向深课题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例如,现任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新亮在黄德修门下做博士课题,黄德修安排他进行“波长变换器”的探索性研究,后来“波长变换器”正式列入“八六三”计划课题,张新亮博士毕业留校任教,成为该课题负责人。国家“973”计划启动后,黄德修课题组的波长变换又进入清华罗毅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课题组,承担“973”计划的子课题。

 

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福州华科光电公司总经理王洪瑞找到黄德修,探讨他们公司的发展。黄老师建议,除做好光电材料和产业化外,还可利用他们的光电材料进一步研发光隔离器和光环形器,这样也能使材料与器件相互促进,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课题组派遣数名硕士生去协助研究,给他们办了一个在职硕士班。1998年该公司捐20万元改造南五楼六楼会议室,又给教研室捐赠120万元的进口仪器设备。

 

 

2002年9月12日,黄德修教授给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写信,提出建设好“中国光谷”的建议,得到罗清泉书记批示,《长江日报》报道了相关建议。

 

90年代后期,以光纤通信为代表的光电子信息产业蒸蒸日上。身为普通教授的黄德修勇为人先,在时任校长周济的支持下,以学校名义于1998年12月首次向武汉市政府提交“关于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中国‘光谷’的建议”,成为“武汉·中国光谷”的首倡者。2000年,湖北省、武汉市及东湖高新区,确定将光电子产业放到重中之重来抓。2001年,体现一座城市时代决心的“武汉·中国光谷”获批建设。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出万般音。黄德修首倡的“武汉·中国光谷”,如今已是代表我国参与全球光电子竞争的知名品牌,是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制基地、全国最大的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培育出中国信科、长飞光纤、华工科技、华工激光等全球知名的行业领军企业。

 

精神长青——“光”耀前行之路

 

如今,黄德修教授85岁,已退休多年,但师生们经常能看到黄德修忙碌的身影:他走进本科生的课堂,给青年学子讲述自己追“光”的故事,激励广大学子弘优良学风,把握历史机遇,投身时代发展;他在讲座上以讲校史为契机,与师生探讨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坚定青年师生科技报国的信心和决心;他走上“永远跟党走”主题展示活动的舞台,向师生倾情展示了自己与华中大的情缘,以及自己爱党爱国爱校之情。

 

 

黄德修一直传承并发扬华中大人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他说道:“我从1983年开始从事光电子信息领域的研究,组建科研团队以来,历经30多年,我们的研究群体一直在延续和发展。德明和新亮分别在光电学院和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领导的研究团队也是一派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承担着国家的一些重大科研项目,不断取得一些重大科研成果。现在,我才真正体会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滋味。”

 

图文素材由黄德修提供;记者刘雪茹,通讯员张敏明、刘田昕综合整理。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