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科技改革发展】阳春白日风花香
发布时间:2019.01.03

来源:科发院 编辑:汪泉 浏览次数:

阳春白日风花香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改革发展40年回眸


1978年,武汉东湖畔,有一所普通的工科学校——华中工学院。穿越40年的时光隧道,当年的华中工学院已华丽转身,变为“年轻而富有朝气”和“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缩影”的华中科技大学。40年来,改革开放的春风激发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发展活力,推动了科技创新不断攀高峰。君不见,这里有享誉世界的科技创新团队,有“国家宝贝”的大科学设施,有“国之重器”科技创新成果,还有“国家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典型”。40年来,华中科技大学总是站在历史拐点,开时代风气之先,以新理念引导新探索,以新改革获得新动力,不断书写科技发展的辉煌篇章。


三次认识飞跃


在40年科技改革发展中,学校有三次重要的教育思想大讨论。


第一次大讨论在改革开放初期。在进入“科学的春天”背景下,通过大讨论,学校明确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科研是“源”,教学是“流”,科研应走在教学的前面。基于讨论共识,学校制定了这一时期的科技改革发展蓝图,如恢复和建立一批研究机构,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术水平;更新实验设备,建设一批实验研究中心;加强科技情报工作,搞好内外学术交流;实行对外开放,打开国际交流渠道。


第二次大讨论在1995年5月。在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背景下,通过大讨论,学校形成了“教学、科研、产业三足鼎立,协调发展”的改革发展理念,明确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三大任务”。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提出了“顶天立地”的科技发展战略。“顶天”就是要创新,创造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立地”就是要将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其在国家的支柱产业和主导行业发挥重大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第三次大讨论在2007年上半年。在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通过大讨论,学校确立了“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的发展战略。“应用领先”就是要将工科、医科、管理学科等优势和特色学科放在优先发展地位,以技术创新为支点,实现重点突破,成为学校在科学研究中最有可能领先的领域。“基础突破”就是要加强理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力争产出原创性成果,特别是在若干重点学科和重点方向实现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在科研与学科建设中要兼顾全局,统筹发展,推动各学科的相互促进和共同繁荣。


三次大讨论,不断深化对大学科技发展定位的理解,不断凝聚科技改革发展的共识,并根据时代特点及时调整科技政策和科技管理目标。三次大讨论起到了鼓舞干劲、规划布局的思想动员和组织动员,反映了学校决策层较高的政治智慧和管理才能。


改革发展大戏


在管理学看来,高校科技改革发展就是通过构建激励和约束机制,集聚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以获得高速度、高质量的创新成果产出。40年来,尽管华中科技大学的决策层定期变换,但学校科技改革发展的理念没有变、方向没有变,动力没有变。正是这种追求与坚守,在40年历史岁月中,华中科技大学上演了一幕改革发展的时代大戏,赢得了国家的肯定和社会的喝彩。


这场改革发展大戏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精彩片段1:推行了项目、人才、基地三位一体,齐抓共管模式,从人才着手,鼓励、支持引进杰出人才,并通过学校科研基金资助青年教师开展自选课题研究,积极发现和培养人才;帮助有竞争力的科技人才争取国家科研项目;为人才集中且承担较大和较多项目的学术群体争取国家、部省科研基地。


精彩片段2:设立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奖,鼓励争取国家重大项目;设立科技论文奖,鼓励发表高水平论文;设立职务专利奖,保护知识产权;设置科技成果奖,促进科技工作出成果出效益;设立基础研究与理科特区,加大对重要科研基地的投入。


精彩片段3:“促联合、重交叉”,抓好重大项目的组织与实施,抓好交叉学科和新学科的科研引导和孵化工作,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鼓励学科交叉,专门设立了“医工、医理交叉基金”;建立创新研究院,推进多学科交叉研究、培养复合型优秀博士研究生、培育创新研究成果;重点做好重大项目的组织争取与实施管理,对重大项目实行技术领导和行政领导两条线并行管理,调动行政资源服务重大项目。


如今,学校科技改革发展大戏仍在继续,且锣鼓频频,节奏加快,新的大戏高潮渐渐显现。仅在2016年,学校就制定出台了《华中科技大学创新交叉重点团队项目管理办法(暂行)》《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华中科技大学纵向科研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华中科技大学横向科研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等12份文件。2017年,又制定出台了《华中科技大学驻外研究院管理办法》《华中科技大学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管理办法》等文件。这种短期、高密度管理文件的出台,顺应了时代科技管理的趋势,契合了国家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反映了华中科技大学以改革谋发展的急迫心情。


一份漂亮的科技实力答卷


在一个高度理性的组织中,观念影响决策,决策引领行为,行为产出业绩。对华中科技大学而言,何尝不是这样。40年来,围绕“三次大讨论”的战略共识,华中科技大学不断放大招,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发展的新举措,从决策层到普通科研人员齐心协力、踏实苦干,学校科技实力飞速提升,向国家、向社会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


如果用40年前数据与今天数据对比,相差不只一个数量级。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这里仅用当下的绝对数据并侧重横向比较,来欣赏华中科技大学书写的科技实力答卷。


科技论文:2018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nce、Nature正刊论文5篇; 2017年SCI收录我校科技论文共4702篇,比2016年增加392篇,增长8%,全国高校排名升至第4,较2016年上升了1位。2008年–2017年(截至2018年月10月)SCI收录的我校科技论文累计被引用篇次为29925篇/350544次,比上年增加3386篇/87000次,被引篇次均有较大幅度提升,排名全国高校第7,名次与上年持平。我校进入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10的期刊论文602篇,全国高校排名第5,名次与上年持平;我校科技工作者作为第一作者与国际合作产生的论文共计1063篇,比上年增加99篇,位居全国高校第6。


科技成果: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以第一完成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奖通用项目二等奖3项,居全国高校第八名。以参与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奖通用项目2项。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以第一完成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奖通用项目二等奖5项,居全国高校第4名;获得国家科技奖专用项目二等奖1项,实现专用项目获奖零的突破。作为第二和第五参与单位,2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专利授权1552件,其中,普通发明授权1124件,实用新型授权335件,外观设计授权3件,国防发明授权20件,国外专利授权40件。软件著作权登记158件。


科研经费与项目: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年到账科研经费超23亿元(财务),新增科研项目2500余项。其中,200万以上项目200余项。超千万级的项目40余项。2017年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49项,首次突破700项大关。2018年度华中科技大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59项,位居全国第四;获批项目直接经费突破5亿元,直接经费再创新高,位居全国第五;获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项,全国排名第四;获批优秀青年基金6项;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项,创历史最好成绩,获批数并列全国高校第一。


科技基地:拥有“四颗明珠”之美誉的国家顶级科研平台——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拥有类型齐备的国家级科研基地,其中包括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临床医学中心,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7个国家其他类别研究机构。


国际科技合作: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获批3项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3项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中美政府间合作项目2项,立项数并列全国高校第一。获批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2017年度第一批项目(ITER计划)专项经费1700万元。参与美国脑计划,首次获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项目资助,获批总经费245.7万美元。感知生物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获科技部认定,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增至5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增至6家。“计算机智能与智能控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成为华中科技大学第八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获批数并列全国高校第一。


在华中科技大学漂亮的科技实力答卷上,映射出改革开放的灿烂光芒,证明了“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可信与真实,浸透着一种感人的奋进斗志与家国情怀。


创新、创新


在学校科技改革发展历程中,2007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年,学校决策层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并比喻为“创新是魂”。之后,“创新是魂”四个字不断出现在学校的各种文件中,不断激励科研人员努力拼搏,勇攀高峰,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2011年,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筹)自行研制的国内首个双线圈脉冲磁体成功实现了83特斯拉的磁场强度,使我国非破坏性磁场强度水平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2014年,邵新宇教授的“汽车制造中的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建成了我国首台十万吨/年CO2捕获的富氧燃烧锅炉,为全球现有四台30MW等级富氧燃烧示范装置中最高,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16年,骆清铭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鼠脑最精细脑图谱基础数据库”被欧盟脑计划正式采用。


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呈爆发涌现,让人兴奋不已。


2017年,汪宁教授团队针对生物力信号的特点,开发了新型三维磁力扭曲仪,发现细胞的不同方向具有不同的硬度和生物力的传递,提出和证实了生物力信号直接影响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表达。张海鸥教授团队发明了电弧微铸锻同步复合并同工位融合铣削的高端大型金属零件制造新方法,以独创的紧凑柔性机器手和超短流程技术、优质高效低成本制造宽体大飞机、先进发动机、舰艇等装备关键金属零件。


2018年,柳朝晖等全面完成了我国富氧燃烧碳捕集技术的“3MW中试-35MW工业示范-200MWe大型示范预可研”研发示范路线图,创新性实现了富氧燃烧-空气燃烧兼容设计和82.7%的高浓度CO₂富集。刘德明教授等研制了大尺度高灵敏分布式微结构光纤传感系统系列产品,性能指标国际领先,并在资源勘探、地震监测、轨道安全和水下防务等领域取得应用突破。潘垣院士团队攻克技术难题,联合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制世界首台机械式高压直流断路器,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首个掌握机械式高压直流断路核心技术并投入实际运行的国家。王擎教授团队发现了通过注射血管生成因子AGGF1的创新性心脏病治疗技术,在动物模型中有效治疗冠心病与心衰,并发现其分子机制为激活内质网应激非经典的首个负调控信号通路。


还是2018年,唐江教授团队提出并制备了基于铯银铋溴单晶的X射线直接探测器,其探测灵敏度达到105 µCGyair-1cm–2,为商用非晶硒探测器的四倍;其最低检测限低达59.7 nGyairs-1且工作条件下稳定性优异,具有优异的技术竞争力。胡忠坤等历经14年积累,突破了冷原子绝对重力测量分辨率的国际最好水平,研制的原子重力仪在第十届绝对重力仪国际比对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周泽兵等研制的空间实验装置通过“天舟一号”完成了高精度静电加速度计的在轨验证,实验取得圆满成功,为国家卫星重力测量、空间引力波探测等重大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刘剑峰教授等对线虫味觉受体同源蛋白LITE-1的感光机理进行研究,揭示了自然界一种从未被发现的新型感光机制,极大拓展了对于生物体感光机制及生理意义的认知。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筹)成功实现64特斯拉脉冲平顶磁场强度,创造了脉冲平顶磁场强度新的世界纪录。物理学院罗俊院士团队获得了截至目前常数G的最精确值,研究成果分别入选教育部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201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并在Nature长文登载,被国际同行誉为“精密测量领域卓越工艺的典范”,对国际确定高精度G的推荐值做出实质性贡献。


诚然,对非专业人员而言,这些创新成果的陈述语言非常枯燥、极为生僻,显得“冷冰冰”。但在科技界看来,这些陈述语言中蕴含难以估量的“热能”,“热能”的转化将推动整个国家乃至人类的文明进步。


新时代,再出发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40年过去了,新的高质量发展社会已经到来。在奔向科技强国的前进路上,华中科技大学清醒地意识到国家的重托和社会的期望,意识到肩负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历史重任,又在谋划新时代科技改革发展蓝图。


对此,决策层总体构想是:传承“华中大发展模式”,提升育人能力、创新能力和治理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度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和潜能,加快步伐、抢占先机。面向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面向重大需求,集聚创新平台;面向经济主战场,强化科技服务。构建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布局各方协同的引才工作体系。


决策层发出动员:写好两篇文章,一篇是发表在高水平杂志上的文章,一篇是发表在祖国大地上的文章;科技成果既要转化为生产力,引领社会发展,又要转化为育人资源,促进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华中科技大学平台建设优势和学科交叉优势,面向国家需求实现科技重大突破。


根据“顶层设计”指向,华中科技大学未来科技发展的规划内容渐渐清晰起来。这里略举一二,管中窥豹,认识华中科技大学的气度与构想。


例1,实施重大科技成果培育计划(“登峰计划”),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鼓励有较强研究实力的科研团队围绕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在某一领域开展持续研究,培育和产出一批高水平、有影响的标志性科技成果。现阶段重点建设9个团队,每个团队建设期为5年。


例2,实施未来重大研究方向布局支持计划,瞄准国际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凝练若干面向未来10-15年重大研究方向,在所布局领域打造科技创新名片。目前重点在建“海陆空天一体化网络”。


例3,实施学术前沿青年团队支持计划,以面向世界科学前沿、打造新的学术增长极、引领学校未来发展为导向,以学术为核心,以学科为基础,以科研为抓手,创新前沿学术方向遴选与团队建设机制,着力提升学校的学术影响力、科研硬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到2020年,力争建设100个学术前沿青年团队,目前已支持29个团队。


古人云,宜守不移之志,以成可大之功。今天,华中科技大学正以更加高远的境界,更加浓郁的情怀,更加坚实的步伐,不忘初心,奋力前行,追梦逐梦。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