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科技与产业工作总结大会召开
发布时间:2009.01.04

来源:华中大新闻网 编辑: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2008年12月27日上午,我校科技与产业工作总结大会在八号楼学术报告厅召开,校党委书记路钢、副校长杨勇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部分院系所党政主要负责人、各院系所科研负责人、科研秘书、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主要负责人、“973”首席科学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863”专家、支撑计划牵头项目负责人、重大专项项目负责人、以及附属同济、协和、梨园医院分管科研的负责人及科研处人员。科学技术发展院、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全体人员、产业集团相关人员以及部分博士生代表也参加了本次大会。

  会议由杨勇主持。产业集团总裁张新访、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世其、科学技术发展院常务副院长陈建国先后在会上作了工作汇报。

  张新访重点汇报了2008年产业集团围绕“确保学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两大主要职能所开展的工作与取得的成绩。在推进确保学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完善了学校经营性资产的管理架构,成立了“华中科技大学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代表学校履行国有经营性资产出资人的权责,对武汉华中科技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行使股东权利。并代表学校对学校投入的经营性资产进行管理和经营。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学校明确了产业集团代表学校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相关政策。为履行上述两大职能,产业集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探索。内部进行了机构改革,成立了“四部一办”,分别实施对集团所属企业运营、学校成果转化与孵化、集团投资和集团所属企业财务审计进行专业化管理;产业集团还加强了对参股控股公司的调控,出资设立了华中大技术转移公司,与科学技术发展院共同推进产学研的相关工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力度等。

  李世其总结了2008年我校先进技术与装备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2008年我校加强了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科研平台建设,全面进入了国家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科研计划领域,参与了相关重大重点项目研究,加强了与相关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企业科技合作,构建了完备的科研管理体系。全年争取研究经费约1.5亿,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陈建国全面总结了我校2008年的科技工作重要进展,分析了我校科技工作面临的困难与不足,介绍了2009年学校科技工作计划。2008年我校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1)进行了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为了顺应国家科技发展和高校科研管理改革的新趋势、新特点和适应我校科研规模持续扩大和推进科技质量工程的需要,优化内部管理结构,强化对科研基地建设管理等,学校成立了科学技术发展院。为了顺应科技发展趋势,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启动以优秀项目为牵引,集聚各相关学科优秀教师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参与的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学校成立了创新研究院。(2)调整了学校科技政策。为了贯彻学校“抓大促新、提高质量”为核心内容的科技工作方针,今年,学校制订颁发了《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津贴分配暂行办法》;修改颁发了《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奖励办法》等四个文件。(3)全年到账科研经费超过9亿元,比2007年(7.84亿)增加约1.2亿元,年增长15%。(4)2008年国家首次启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我校共组织申报先期启动的九大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100余项,有望获批30余项,预计获批经费1.9亿元,其中超1千万元以上项目预计5项。(5)在国家三大主体科技计划(973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申报与争取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新增973计划项目1项,经费3120万元,预计获批三大计划项目和课题经费1亿元;(6)今年我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共获批各类项目342项(比上年增加84项,增长32.5%),总经费1.0611亿元(比上年增加2678万,增长33.75%)。面上和青年基金总数全国排名第5,其中青年基金全国排名第2,重点项目6项,较去年翻了一番;杰出青年基金5项,创历史新高。(7)国家纳米药物工程研究中心通过专家评估与可行性论证;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实验室获准立项;(8)我校创新研究院恩明楼、华中科技大学—WISCO联合实验室先后在学校东区举行奠基仪式。(9)人文社科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今年新增各类人文社科研究项目300多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14项,立项数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同类高校中排名第二。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立项2项。创历史新高。(10)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比去年翻了一番;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成果奖10项,其中一等奖5项;全年获授权专利198项,其中发明专利113项,实用新型专利85项。学校发表论文数量和质量又有新的提升。

  杨勇作了总结讲话。他首先肯定了我校科技与产业工作在2008年所取得的成绩。他强调:这些成绩是在学校党政的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是在全体教师、研究生、博士生的辛苦工作下,是在全校各院系和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协作和支持下,以及来自科研管理部门和各级科研管理人员的共同艰辛努力下所取得的。明年初,学校将召开科技产业工作表彰大会,对科研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部门、院系、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彰。杨勇提出,在总结成绩的同时,还要十分清醒的看到不足。尤其是同兄弟大学比较,我们在进步的同时别人也在进步,我们的进步的速度和其他的院校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因此,要求大家一定要有危机意识。

  在部署2009年科技工作时,杨勇要求: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把“抓大促新,提高科研水平和质量”作为工作最重要的抓手,努力在促进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做出贡献。

  杨勇还特别强调了明年我校科学研究要重点抓的三方面工作:第一,要抓好重大项目。特别是要重点抓好2009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申报、争取和参与工作。16个国家重大专项,每个重大专项都是少则上百亿,多则近两千亿,而且计划将持续十五年,这对于我们学校在今后真正地上水平,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科建设、重点学科评审和科技人员学术影响力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下大力气来抓好这个工作。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申报与参与,必须要和企业紧密联系。即使建立服务平台,也是要围绕对企业的技术支撑,对企业的产品支撑来规划。杨勇强调学校下一步要从三个方面推进这项工作:一是要建议在学校层面成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将负责加强学校各方面的协调,其中科发院、国防院要抽调精兵强将联合组建重大专项办公室,加强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申报、跟踪与管理工作;二是学校将考虑在科研发展基金中设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究基金,用于一定程度的实质性配套、组织攻关、实施奖励等方面的资助。三是学校要研究出台鼓励教师和研究生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政策。包括人事方面、科研评价方面和财务方面的政策。第二,是加强基地建设。虽然在争取科研基地方面,我们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现有国家级科研基地有14个,在教育部所属院校中排在前几位。但是在科研基地的建设方面我们还抓的不够,因此我们的工作重心要从积极争取转到积极建设、扎实建设,由注重科研平台立项转到注重平台的内涵建设上来。科技部有一位主管领导到学校来曾说过:希望华中大这么多的国家级平台多出一些被“评优”的平台。这对我们调整工作重心和重点有很深刻的指导意义。今年科发院专门设立了基地处,就是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2009年,我们在基地建设方面要研究新体制与新机制,要研究项目、人才、团队在创新研究、学科建设、基地平台上的融合模式,要努力提升各个科研基地在本领域中为国家、地方、行业和企业重大需求服务功能,努力实现科研基地成为我校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支撑力量,要努力争取评优。今后我们还将继续申报新的科研基地,但是在申报过程中我们要更注重建设。申报国家级基地一定要通过程序,要请校内专家评价,同时按照科技部的意见,要请国家基地评价同行专家来进行评估工作,只有经过评估通过后,才能组织申报。第三,要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思路很重要,但落实更重要,组织和管理是落实的保证。杨勇要求,学校科技管理部门要把校党委和行政的意志在具体管理实践中细化并组织落实。杨勇强调:首先要抓好内部管理和协调。学校科技管理部门、产业管理部门、学校各院系都要加强内部管理与协调;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全校各院系之间也要加强沟通与协调。要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尽可能的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其次要加强组织管理与制度落实。要进一步探索科技管理体制与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推动我校科技发展的管理体制,要研究制定有利于引导科技人员联合承担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的科技政策、财务政策和人事政策。再次,要牢记主动服务的观念。学校和各院系的科管人员要整体上服务于教学和科研,服务于教师和学生。当然,国家现在对科研管理,包括科研经费的管理已经越来越规范。但是,老师们反应的问题我们也要重视,我们即要严格执行国家科技政策与管理规章,也要从服务老师和方便老师的角度去调动他们科研的积极性。目前科发院、国防院正在和财务处共同研究科研经费的使用办法,也正是为了加强这个方面工作。

  路钢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肯定了我校2008科研和产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从战略高度,就如何规划和推进学校科技与产业工作讲了三个方面的意见。第一,要总结经验,增强信心。我校的科研实力雄厚,有非常好的科研氛围,有许多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尤其有国家光电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脉冲强磁场)和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有一批优秀科技人才与团队,取得许多重要科技成果,有很好的科技产业,国防科研在民口院校领先,人文社科研究上升很快等。我们要对于过去工作成绩和经验要很好地总结,这样才能增强我们的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第二,要审时度势,敢于竞争。他引用武侯祠的诗句“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强调审时度势的重要性。路书记要求大家要思考三个问题:“我是谁?--要了解学校的过去、文化和理念”、“我在哪?--要在与兄弟学校的比较中了解学校的现在”、“我去哪?--要牢记未来学校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我”代表华中科技大学)。要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要敢于竞争。第三,要善于转化,勇攀新高。他强调:华中大人心中要有一个目标,就是要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性大学。要“善于转化”,就是要善于抓住机遇。当前我们面临的机遇就是“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拉动内需政策”,我们要善于领会国家意志,并及时把国家意志摸准、吃透、用足。各院系要按照国家需求,采取相应政策与措施,加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的组织申报与争取工作。

  路钢强调指出:我校有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中既有百年传承历史的严谨求实,也有建国以来逐步形成的敢于竞争,善于转化。今后,我们要建设一流的大学,还要在传承学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扬弃,并通过扬弃而升华。他还强调指出:我们要研究新的政策,所有政策都要有利于建设一流大学;所有政策都要有利于在未来一年中,争取国家重大的政策机遇;所有政策都要有利于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实施中确保华中科技大学的优势地位。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