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2月18日下午,在南三楼二大会议室,我校召开第一次校企合作战略研讨会,寻求进一步增强校地、校企合作,提升学校服务社会职能,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举措。
副校长杨勇、科学技术发展院常务副院长陈建国、顾问陈学广、横向开发与科技合作处处长夏向东,来自机械学院、电气学院、能源学院、材料学院等10多个相关学科院系的近40多名专家学者和科发院横向处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夏向东主持。
副校长杨勇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面对新形势,我校科研工作重心应做相应调整,由原来重视“量”转变为重视科研“质”,特别是横向科研工作要充分调动院系和教师的积极性,创新思维,研究措施,深入企业,主动服务,抓大促新,重点做些留下痕迹的东西。我们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就是为了与行业龙头企业、地方骨干企业建立更紧密、更持久、更长效的合作关系。同时聚集学校多学科领域的专家,为企业发展提供诊断、咨询、规划、技术开发和人才培训等服务,以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推动科学技术的新跨越式发展,构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创新链,主动承担起支撑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
夏向东全面介绍了校企合作的整体思路和工作计划。他说,科技开发工作就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深入贯彻“面向需求、主动服务、抓大促新、交叉积聚、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科技工作方针,从宏观层面精心设计校地、校企合作框架,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校地、校企合作的模式与机制,聚集创新要素,推进学校科技工作发展。力争在进一步抓大促新、提升质量和支持区域发展、解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中出亮点,留痕迹。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业界,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地方骨干企业的密切联系和紧密合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国家需求的需要。校企合作委员会通过企业诊断专家委员会为工作抓手,充分发挥我校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强调多学科交叉积聚,整体打包为会员企业服务,对内可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对外可一揽子解决企业的具体需求。在学校领导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数易其稿,提出了校企合作委员会的初步框架,提请各位领导和专家讨论。下一步工作我们将以湖北地区、广东地区、和江浙地区的龙头骨干企业为工作重点,组织规划出一批典型代表企业,09年作为校企合作委员会工作的开局之年,在领导的关心和各位专家的努力下,力争能够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自由讨论阶段,与会专家纷纷就我校在校企合作中的相关问题及具体措施等发表意见、提出建议。陈学广教授认为校企合作不是靠收取会费来支持发展的,因此学校服务于社会的门槛不要太高。我们应当欢迎大企业,也欢迎中小型企业,要注重发展具有潜力的中小型企业。朱光喜教授认为要在重点策划和促进创新企业承担重大项目,自己科研基地的建设,奖励合作基地的方式上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张道礼教授认为要与企业的合作上人与人的认同更重要,同时还要解决企业人才的培养及扩大项目经营的力度;周怀春教授希望有组织的开展实质性工作,科研管理制度的科学建立,强化科发院的职能;伍永刚教授提出应该重视国家品牌平台,校企资源的整合,将科研转化为实质的企业成果。黄本雄教授建议对横向科研评价应由学术评价转变为对国民经济贡献的评价,应进一步强化科发院的职能,加强机制体制建设,应组织做横向课题的教师评审、报奖,将研究结果变成成果、专利。
先进制造组陈学东教授、新材料组李箭教授、电子信息组曾晓雁教授、能源交通组陈刚教授、生物医药组杨祥良教授、资源与环境组陶涛教授发展规划组杨超教授等也都先后畅谈了意见与建议。
陈建国作了总结发言,他说,目前对科研工作国家评审体系、社会评价体系均在转变,基础研究要求出高水平论文,横向研究要出成果、产品,要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校企合作委员会成立企业诊断专家委员会,就是要强调多学科交叉,整合力量,打破院系之间的限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同时科发院很重视校企合作工作,专门设立横向基金,就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工作。
据悉,今后随着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我校将陆续出台以校企合作为主题的政策文件,以加快推进校企合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