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刚奖颁奖典礼暨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09.02.09

来源:华中大新闻网 编辑: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2月8日,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暨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谭崇台、吴敬琏、刘遵义、蔡昉、姚洋、胡必亮等学者的六篇论著或论文获奖。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等200余名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加论坛,探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寻找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策。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昌智,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郜凤涛,全国侨联副主席林淑娘等领导及国家有关部委、研究机构、高校、企业、基金会负责人出席颁奖典礼。

  全国政协副主席钱运录、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哈佛大学出版社总编辑迈克尔•费希尔等发来贺信。

  颁奖典礼由校党委书记路钢主持。校长李培根,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张培刚教授,武汉弘博集团董事长巴能军,董辅礽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会长、泰康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陈东升及首届获奖者代表、西北大学何炼成教授先后致辞。基金会理事长谭慧女士宣布了评奖结果。陈昌智、陈希、李培根为获奖者颁奖。六位获奖者发表感言。

  钱运录在贺信中说,欣闻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暨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于2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由于工作原因十分遗憾不能前往参加,特向获得奖项的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福斯特在贺信中对华中科技大学以哈佛大学杰出校友张培刚教授的名义设立奖项表示赞赏。费希尔认为,张培刚教授的著作《农业与工业化》是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哈佛经济研究系列丛书中最具影响力的巨著之一,该社发表如此具有深远和持久影响力著作的机会屈指可数。

  陈希在致辞中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令世界瞩目,这与包括经济学家在内的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说,张培刚先生是我国具有国际影响的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为发展经济学创立和新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充分肯定了华中科技大学设立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和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重要意义。

  陈希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前面临着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的艰巨历史任务,迫切需要经济学理论的指导;同时,中国的发展经验也需要从理论上认真总结,并向世界宣传和推广。他希望广大经济学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学者,向获奖的诸位经济学家学习,勇于创新,多出精品,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和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李培根指出,以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研究成果奖获得者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经济学家,依托富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经济改革实践,为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献言献策,并且提炼、升华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理论,不断将经济改革推向深入,作出了“经世济民”的重要贡献。正是在张培刚教授等一批学者的努力下,中国发展经济学在世界上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他表示,华中科技大学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努力搭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研平台,学校创设以张培刚教授命名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就是标志性举措之一。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对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的支持力度,将其逐步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经济学奖项和知名学术品牌,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贡献良策,同时也为推进我国经济学走向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颁奖典礼上,张培刚教授通过一段视频,向获奖学者表示祝贺。他说,在60年前还不存在发展经济学这一分支学科,也还缺乏系统的关于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研究;与此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没有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60年来,发展经济学不仅在中国产生了,而且有了相当的发展。60年来,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他认为,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和影响将会越来越大,他希望中国经济学家,尤其是从事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学者,应当为世界经济学作出更大的贡献。他相信,有了广大学界同仁的共同参加,群策群力,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学研究,也必将为中国的社会科学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地作出进一步的贡献。

  六位获奖者通过不同的方式发表了获奖感言。吴敬琏表示,他之所以能够做出一点贡献,要感谢前辈们对发展经济学这个学科奠定的基础。他说,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形势,面临着世界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困难,希望经济学界的同仁能够继承前辈们所开创的事业,为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为应对这次危机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其他五位学者也对获得该奖项深感荣幸。他们称从张老的学术思想中受益匪浅,表示将不负期望,更加努力地工作,与国内经济学者共同推进发展经济学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

  首届获奖者之一、西北大学何炼成教授认为,继承和发展张培刚教授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对西部大开发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张培刚教授的发展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发展中国家,而我国现在也处在这样一个时期,我国的工业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张培刚教授在《农业与工业化》里所讲的基本道理,对我们现在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位获奖者,都在发展经济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武汉大学的谭崇台,第一个在国内引介西方发展经济学,为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获奖论著《发展经济学》系统地总结和介绍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和观点,提出了正确对待和学习西方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为进一步在中国合理吸收和运用西方经济学最新成果打下了良好基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吴敬琏,十几年来坚持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理论,对中国新型工业化战略决策具有重要影响。他的获奖论著《中国增长模式抉择》,总结了发展经济学中有关增长问题的理论演进,归纳了现代经济增长效率的主要源泉,讨论了中国增长模式和工业化道路存在的问题,论证了中国增长模式转换的必要性和切实可行路径,为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理论基础。香港中文大学的刘遵义,研究涉及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大部分领域。他和合作者的获奖论文《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以现代经济学前沿方法对国际贸易平衡问题进行分析,改变了传统的思维定势。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蔡昉, 关注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改革问题的研究,他的获奖论文《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挑战》,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到达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逐渐消失的刘易斯转折点阶段,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北京大学的姚洋,他的论著《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围绕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劳动力市场集中探讨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国社科学院的胡必亮, 他的获奖论著《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的乡村发展》,特别考察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展和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关系,论证了非正式制度对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同时举行的中国经济论坛上,30多位知名经济学者先后登台演讲,就“农业国的工业化:中国60年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农业与工业化》出版60周年座谈及张培刚教授学术思想研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等,梳理和总结我国从农业国走向工业国的发展路径、模式和经验教训。同时,与会专家还结合国际国内最新经济形势变化,从全球化的视角和中国自身发展需要出发,共同探寻推进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和对策。

  张培刚先生是我国具有国际影响的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20世纪40年代中期,他在哈佛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获得1946-47年度最佳论文和“大卫•威尔士奖”,他也是迄今为止亚洲国家中唯一一个获得“大卫•威尔士奖”的学者。这一论著被列为《哈佛经济丛书》第85卷,1949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以英文出版。该书的出版,奠定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农业国工业化)的理论基础,张培刚也因此被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20世纪80年代,面对西方发展经济学研究陷入低潮和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并未发展起来的现状,张培刚全面提出创立新发展经济学的思想,引导发展经济学研究走出困境。1992年,他主撰的《新发展经济学》,将发展经济学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创立于1992年,为非公募基金会,旨在进一步推动国内学界对发展经济学的关注、研究和传播,探索我国和发展中国家有效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理论与政策。基金会设立后,启动了两项重要的公益活动:设立奖项,表彰为发展经济学及相关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学者,促进经济学研究的繁荣;举办中国经济发展论坛,汇聚国际国内知名专家,研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本届颁奖典礼和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和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主办,武汉弘博集团、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校友会、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分会协办。首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于2006年颁发,分由何炼成、林毅夫、史晋川三位知名学者获得。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昌智(左八),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右六),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左五)等领导出席颁奖典礼

颁奖典礼会场

校党委书记路钢主持颁奖典礼

校长李培根致词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致词

谭慧女士宣布评奖结果

吴敬琏发表获奖感言

刘遵义发表获奖感言

蔡昉发表获奖感言

巫和懋代表姚洋发表获奖感言

胡必亮发表获奖感言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名誉院长何炼成发表演讲

武汉弘博集团董事长巴能军博士发表演讲

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致辞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