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根与研究生见面会:人才、学科建设、校园环境是焦点
发布时间:2009.04.22

来源:华中大新闻网 编辑: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4月21日晚,校长李培根和研究生面对面交流活动在大活513举行。李培根和现场200多名研究生就人才引进、学科建设话题等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交流。

  交流会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冯征主持,学校有关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华中大教育的魂是“人本”

  “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教人变的才是教育,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那我们学校的研究生教育有什么目标呢?”一位女研究生问道。

  “教育要有魂,华中大教育的魂就是两个字‘人本’,以学生为本,挖掘学生的潜能是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学生也要有人本的思想,去关注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注重‘宏’思维能力的训练。” 李培根解释说。

  材料学院的一名研究生说材料学院4月14日就开展过一次与院长的见面会,效果还不错,建议各个学院也可以仿照开展“院长见面会”。

  “我能做到,院长们为什么不可以呢?”李培根表示赞同,并希望能快速推广。

环境学院研究生心忧校园环境

  三句话不离老本行,环境学院一名研究生对学校的环境尤为关注。他提出了一些有待改善的现状:醉晚亭、东九前的湖水水有臭味,主校区的垃圾桶比较少等。

  针对这些问题,后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水质等问题会积极着力去解决。另外,学校正在建地下垃圾处理场,目前已有3个,正在建设的有4个,以后逐步实现垃圾处理的袋装化。

  还有同学提到,被誉为“森林大学”的华中大绿化做得很好,但还是有树木老化,学校在绿化方面有无新的举措。

  李培根回应,植树、护树是自朱九思老校长传承下来的好传统,我们不能随便乱伐一棵树,现有树木也会加大保护力度。

校长谈应对人才的“青黄不接”

  “好大学,就是要有大师,朱九思老院长引进了一批相当优秀的人才,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但是这批人都到了要退休的年龄,我们怎样去应对人才上的‘青黄不接呢’?”

  李培根说,朱九思校长引进的人才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那时候纳贤不拘一格,积极引进。现在新形势下,我们学校在人才引进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和成效。

  “在2005年以前,我们在人才引进上的资金投入是200万,我担任校长之后,当年就提高到1000万,现在学校这方面的投入是5000万。”另外,2007年底湖北省给我们学校每年2个亿的资金支持,其中的一个亿被用来引进人才。李培根还举了去年的例子,学校2008年长江学者引进的人数在全国高校列第二名。

  李培根表示,今后会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继续重视人才的引进。 

学科发展也要与时俱进

  在学科建设方面,李培根提出,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他说,会在能源、生命、信息学科方面设立“特区”。李培根表示,能源是国家,也是我们学校今后投入和发展的重点之一。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会给予一些特殊的政策,支持其发展,还有可能专门成立相关的研究院。

  针对一位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创新学院的疑问,相关负责人回应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成立是教育部对“两课”课改的要求,全国也只有三分之一的高校做到了,而我们学校是其中之一。

  对于比较受关注的文科发展问题,李培根坦诚地表示,学校文科方面的发展和人才引进都相对滞后。但是他说,“对于文科方面的优秀人才,我们愿意比理工科人才‘出价’更高。”在高水平文科建设上,李培根承诺,会加大投入,有更多的政策倾斜,打造更多的创新平台。

  “读,写,跑。”李培根认为文科学习就这三个字,希望在各文科院系主动去搞课题研究。

国际化、开放式教育需多管齐下

  “我们提出国际化,开放式的办学目标,请问具体怎样实现和体现呢?”对于这个问题,李校长说,国际化是开放的一部分,我们会让中青年教师到国外留学,做访问学者;鼓励院系和国外的大学建立联系,实行交换生制度。同时,也要适当增加留学生的数量,促进相互的交流和学习。

  李培根还说,开放式的高等教育,还包括大学和社会、和业界的密切联系。“知识的转移”是双向的,“我们把知识运用于企业实践,同时也从企业获取实践的知识。”
    
  此外,就研究生提到的奖助学金问题、启明学院、体育设施收费的问题、学生宿舍的问题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都作出了相关的解答和承诺。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