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陈忠勇教授团队成果入选“2021年度华中科技大学重大学术进展”
作者:李由
近日,由我校学术委员会主办的“2021年度华中科技大学重大学术进展”评选活动入选成果揭晓。我校电气学院聚变与等离子体研究所陈忠勇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逃逸电子抑制技术”入选2021年度华中科技大学重大学术进展,该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为陈忠勇、严伟、潘垣。
磁约束聚变研究的目的是实现持续可控的聚变能源,有望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为双碳目标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托卡马克利用环形磁场约束高温等离子体,是目前最有希望实现可控核聚变的装置。由七方(中国、欧盟、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共同建造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是我国参与的规模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目标是验证大型托卡马克装置实现聚变能商用的科技可行性。目前横亘在聚变能研发面前的首要科技难题是抑制等离子体破裂期间的逃逸电子。逃逸电子会造成磁约束聚变装置第一壁材料的熔化甚至损毁装置。
在潘垣院士的带领下,陈忠勇教授及严伟博士等发展共振磁扰动技术实现了逃逸电子100%完全抑制以及逃逸电流快速耗散的级联保护。揭示了磁扰动抑制逃逸电子的作用规律,发现了磁扰动控制逃逸电子的完全抑制区间;研发出逃逸电流完全抑制的精准磁扰动调控技术。研发了世界最高速率的逃逸电流耗散技术,有效解决了逃逸电流抑制和耗散这一磁约束聚变研究的国际首要难题。J-TEXT装置与美国DIII-D,韩国KSTAR,欧盟JET在2020年被ITER国际顾问委员会列为散裂弹丸(SPI)破裂缓解的四大装置。陈忠勇教授受邀到ITER总部做特邀报告,推广经验,为ITER逃逸电流的抑制提供了全新的中国解决方案。
J-TEXT装置被ITER国际科技顾问委员会选定为四大SPI破裂缓解研究装置之一
电气学院聚变所博士后严伟调试SPI系统
据悉,该活动自2021年5月启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以及宁缺勿滥原则,立足于宣传我校具有原创性、引领性的学术成果。入选成果通过各院系学术委员会或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两个渠道推荐,先后经过校学术委员会各学科分委员会遴选和校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通讯评议。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会议结合分委员会和全体委员评议结果,讨论产生提名候选成果。提名候选成果通过答辩,由校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投票产生十项入选成果。此次入选的十项成果涉及我校人文社科、理科、工科、医科各大学科,活动旨在普及前沿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活力、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
具体报道详见链接:
/hust/mu_news/info/1002/430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