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虞清泉教授来我所讲座

    2017年11月17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虞清泉教授进行了题为《欧洲聚变研究方向简介》的讲座。讲座中虞清泉教授以欧洲目前聚变发展状态和J-TEXT托卡马克未来发展方向为切入点,与潘垣院士等广大师生进行了深入讨论。讲座于华中科技大学东十五楼二楼会议室举行。

    虞清泉教授在热烈的掌声中开始讲座。讲座从研究目标、关键问题、实施方案选择等方面宏观阐述了EAST、TFTR、JET等著名装置的历史,详尽阐述了建立装置的流程及其关键物理与工程问题;并深入浅出地描述了当前聚变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虞教授继而叙述了当前欧洲聚变发展方向及研究状态。当前,欧洲聚变研究工作紧密围绕ITER和DEMO展开;在ITER设立的三个运行区间基础上,研究H模功率阈值、低等离子体转动、新经典撕裂模、偏滤器靶板热沉积、杂质、高能粒子以及破裂等方面的物理问题。除上述问题外,虞教授还讲述了未来磁约束聚变仍然面临着托卡马克位形、长脉冲稳态运行、氚自持、中子辐照、高参数运行状态的安全可靠性以及破裂等重大挑战;并展望了未来聚变装置的发展方向。最后,虞教授还对J-TEXT装置实验研究方向提出了四点建议:扰动场相关物理、破裂研究、偏压电极实验以及偏滤器的建立与研究;并就各个发展方向给出了具体的理解和建议。

    讲座后潘垣院士对中国聚变发展史娓娓道来,与虞老师探讨了当前中国聚变发展状态与发展前景。其余师生也深入请教了聚变面临重大问题当中的物理机理与解决方案,虞教授一一解答并对接下来来的研究方向与安排给与了建议。探讨场面愉快而热烈,广大师生在过此次讲座后,明晰了当前聚变研究状态与前景,将自身研究与各个重大研究课题相结合,提高了科研积极性。最后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虞清泉,男,理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等离子体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虞清泉作为总协调人负责国家大科学工程“大型超导托卡马克实验系统HT-7U(现名为EAST)”的物理设计,为国家大科学工程的顺利完成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和数值模拟基础;还作为主要人员参与负责了HT-7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改造,因工作成绩突出,获得1998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2000年度 中科院“百人计划”杰出奖。在德国马普等离子体研究所工作期间,继续开展聚变相关的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在双撕裂模的理论研究、电子温度梯度驱动托卡马克磁岛研究、误差场锁模研究、新经典撕裂模致稳理论研究、误差场渗透机制研究、随机磁场区域热输运研究、扰动场影响粒子输运和等离子体转动等多个研究领域均作出重要贡献并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拟解决的一些关键物理问题上给出独特见解,已逐步被ITER设计予以采纳。近五年发表SCI文章30余篇,其中2012年和2014年在国际核聚变顶级期刊Nuclear Fusion上发表的文章‘Seed island formation by forced magnetic reconnection’和‘Formation of plasmoids during sawtooth crashes’分别被评为该期刊年度研究亮点。


二维码

IFPP云空间   |   研究所简介   |   科学研究   |   合作交流   |   人才培养

版权所有:© 2015 华中科技大学聚变与等离子体研究所 | 武汉珞珈学子提供技术支持 | 管理入口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东十五楼 电话:027-87793004 传真:027-8779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