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校互动 >> 家庭教育 >> 正文

【转】准许孩子创造一个自我(精神胚胎——教育的核心所在)

作者: 刘娇   编辑:叶茂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1-06



孩子们的成长面临一次又一次的测试。当儿童78个月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他不停地使用双腿,核实腿的功能,练习双腿以看它到底能完善到什么地步;当一个孩子哇哇大哭的时候,他在锻炼他的情绪。日积月累中,他对自己的情绪熟悉了,等他成年时,他就会体察别人的情绪。  

   

而今天的成人,却经常面临这样的局面:当你哭泣的时候,你认为老公并没不能理解你。其实并非他不想关心你,而是因为他成长的过程中,大人总不让他发泄情绪,让他不要哭,长大以后,他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情绪是一个捣蛋鬼,不能由着它。但是他不知道,情绪会长大,情绪是跟生命连结的高层次的东西。但是,我们的情绪却从来在教育中被认可过。  

   

我的孩子今年17岁,我觉得他是一个绅士。为什么呢?  

   

有一天,我不舒服地坐在沙发上,他走过来把我的手完全地包裹在他的两个手之间,然后放在他的脸颊边,慢慢地把头放在了我的胸前,对我说:妈妈,一切都会好的,是不是这样?那一刻,我所有的不愉快都不存在了。另有一次,当我心情不好时,儿子从后面走上来,两只手握着我的肩膀说:妈妈,你看上去很悲伤。”  

  

这不是我教育儿子如何去安慰别人的结果,而是他从幼儿园起,和在爱和自由学校里所有的小朋友一样,让自己的情绪充分地成长了。当他哭泣的时候,老师坐在身边对他说,你可以哭,老师陪着你。这样的话无论是老师、父母或是任何人都可以对儿童说,它会帮助儿童情绪的成长。没有情绪的成长,我们过渡不到下一部分——感觉。  

  

如果我们没有了感觉,我们的智慧就会损失一大半。感觉是我们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我们走完感觉的成长后,才能过渡到心理的成长,然后走向认知,最后才能触摸到认知背后的真理。但是,我要问大家的是为什么我们绝大多数人没有精神向往?理由就是,我们的教育认为认知是成长最好的一部分,而不让儿童有身体、情绪、感觉、心理的成长空间。  

   

但是,也要告诉大家的是,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人类的内在环境中,认知这一部分的成长速度最快的。我们告诉孩子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二等于四,孩子就把口诀背下来,记住了这个结果。所以,一年级所有孩子数学都可以考98分,二年级也这样,三年级就开始分化,四年级就完全的两极分化。那么一二年级时考得好的孩子都发生了什么呢?一开始,成人只不过利用了儿童强大的记忆力,等到需要使用逻辑思维的时候,孩子的认知就断链了。所以,我们既要尊重孩子内在有认知这样的资源,同时也要让其他的资源得到开发、得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