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史回眸】半世纪砥砺只争朝夕 新时代扬帆逐梦一流

作者:编辑:赵娜发布:2022-05-19点击量:

半世纪砥砺奋进,只争朝夕,五十载风鹏正举,不负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始终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秉承“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优良传统,传承“只争朝夕,不负时代”的学科文化精神,栉风沐雨,戮力同心,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软硬协同、系统发展、服务国家”的不懈奋斗之路。

早在1958年,刚刚诞生5年的华中工学院,以勇于进取的精神,决定筹办计算机新专业,但新专业的办学活动仅仅坚持了一年。为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根据高教部要求,1961年华中工学院将已有的39个专业,调整为18个专业,电子计算机专业因此停办。直至1973年,兴办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软设备(计算机软件)、电子精密机械(计算机外部设备)三个专业,正式拉开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大幕。

摸索前行 创办新专业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的计算机产业正在酝酿起步,主要的技术和产品还是依赖进口,在当时,创办计算机这样的新兴专业要靠白手起家,摸索前行。摆在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全国计算机专业人才极为匮乏,只能一方面全国奔走引进人才,另一方面积极培养培训现有教师,就这样引进和培养并重,快速聚集了一支适应专业建设要求的师资队伍。由于是新办专业,特别是首创的计算机外部设备专业,在没有任何参考的情况下,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也只能是边设计边实践边调整。在解决教学难题的同时,为响应学校“教学和科研并重,科研走在教学的前面”的办学理念,老一辈计算机人积极争取和承担国家下达的科研任务,教学科研“两手抓”,很多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1973年上半年,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软设备(计算机软件)、电子精密机械(计算机外部设备)三个专业正式建立,并于当年开始招生。1979年2月,这三个专业脱离原归属系,集中成立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开始按计算机一级学科大类建设和发展。1978年,电子计算机专业成为全校首批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之一。

原华中工学院院长朱九思参加计算机791班第二届科学报告会。

这一时期,培养了一批高质量毕业生,77141班获评“全国新长征突击队”光荣称号,承担了国内早期的磁盘、磁光盘以及各种测试仪器的研发,承担和参与DSJ-130系列计算机、DJS-140系列计算机、SCJT数列处理机以及“新高级语言”的自主研制。其中,牵头的SCJT数列处理机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这在当时的全国高校中是不多见的。

蓬勃发展 呈现新气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也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春天,呈现蓬勃发展的新气象。1997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更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并沿用至今。

从改革开放到2000年期间,计算机人以敏锐的眼光和快速的行动,一方面抢抓改革发展先机,至1990年,完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内全部5个硕士点的布局。1984年,计算机外部设备专业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计算机器件与设备博士点,1998年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点,1999年获准建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成为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中14个首批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单位之一。1998年计算机系统结构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首批进入“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另一方面注重特色优势发展,建立了外存储系统国家专业实验室(1990年)和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武汉)(1998年)。形成了存储技术与系统、数据库管理、NP难求解、并行分布式计算等特色优势学科方向,奠定了学术引领、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1998年初,IBM公司在我校建立IBM计算机技术合作中心,并赠送大型计算机。

这一时期,产生了一批在学术界有影响力的学者,点亮了中国自主存储技术的星星之火,诞生了我国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达梦数据库,撰写了我国第一部介绍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底层设计的专著,提出了NP难问题求解的拟物算法和拟人算法,改变了国际上NP难求解的主流方向。撰写了《并行分布程序设计》、《分布计算机系统》等专著,推动了我国并行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还获得了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大学领先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4项。研究生教育也从起步到成熟,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冯丹博士获得200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是全校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博士毕业生。

成果斐然 迈入新纪元

进入新世纪,国家实行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华中理工大学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实行四校合并,成立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依照学校提出的“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开拓创新,成果斐然。

2000年5月26日四校合并,2000年11月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和原国家科委干部管理学院的计算机系相继并入,2000年11月1日,原武汉城市学院、国家科委干部管理学院的38位教师归并入计算机学院,学院完成了学科归并工作。

学科水平跃升。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2002年,国家重点学科评审,计算机系统结构二级学科凭借多年积累成功入选,同年,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实现了学科建设的新突破。2008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被评为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计算机系统结构二级学科被评为湖北省特色学科。2002年在教育部组织的首次一级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排名第12,2006年第二次评估排名第9,2012年第三次评估排名第10(前10%)。随着信息安全重要性的显现,2003年增设了信息安全二级学科博士点。2011年国家新设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当年申报并获得了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12年获得软件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是全校少有的拥有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单位之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大幅提升,2011年,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

全面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全球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提出了新的专业人才需求,为顺应这个趋势,2003年新设信息安全本科专业,2010年新设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2009年开办计算机科学创新实验班(ACM班),2011年开办卓越工程师班。在研究生教育方面,2012年,陈汉华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两次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优博的少数高校之一。

这一时期,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总支和两个党支部获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产生了一批教学名师和学术中坚。在信息存储传统优势学科方向上,对存储技术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成为国家在此领域的重要突击力量,在开拓新兴优势学科方向上,把分布式计算技术发扬光大,开辟了计算机集群、网格计算、对等计算、计算虚拟化、云计算及云安全等新兴领域,成为我国相应领域的主要引领者,开辟了医学图像信息处理研究方向和嵌入式与普适计算学科方向,形成了相互交叉支撑的整体科技创新力量。十年时间里,连续建成9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作为重要力量参建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牵头承担了4项国家973计划的首席科学家项目,是国家863重大项目的总体组组长单位,承担了包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一批重大重点科研项目,产生了“中国教育科研网格及其典型应用示范”、“信息存储系统与技术”两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和“新型网络存储系统及其存储机理的研究”湖北省创新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0项。形成了一支包括国家级人才和国家级青年人才在内的一流师资队伍。相继建成4门国家/湖北省精品课程;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组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计算机软件系列课程组被评为湖北省教学团队,产生了1名湖北省教学名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2个本科专业分别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被评为湖北省品牌专业,计算机综合教学实验室被评为湖北省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或优秀教材奖9项,17部教材被列入“十五”和“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逐梦一流 扬帆新时代

进入新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服务自主可控国家战略,紧密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瞄准核心关键技术领域,不断优化学科布局。2016年,为响应国家安全战略,组织申报并首批获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估结果为A,首批入选教育部“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2017年,ESI首次进入全球前1‰。

坚持党旗领航,推动内涵发展。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抓党建促中心”,主动谋划、凝心聚力、内涵发展,坚持以适应一流学科建设为出发点,持续加强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落实中央巡视和校内巡查整改任务,根据学科发展布局优化基层组织设置,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提升综合治理能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学科发展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两名教师获得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一个支部入选教育部“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案例,多个支部获评校优秀基层组织,多名党员获得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凝炼了“只争朝夕,不负时代”的学科“TIME”文化,进一步增强了向心力和创新活力,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内外声誉和影响持续提升。

2021年9月,学院迎接本科教育工程认证专家进校考察。

立足自主可控,培养创新人才。持续贯彻“立德树人,面向系统,软硬协同”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了包括IT中国-信息技术导论、专业课程思政微课、社会实践思政在内的全课程、全过程的“IT中国”课程思政体系。积极实行大类招生,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新专业、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实施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与华为合作共建“智能基座产教协同育人基地”。提出了基于目标一体化、平台一体化、内容一体化、虚实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得到计算机教指委充分肯定,并在全国百余所学校推广。打造了一批特色课程资源。发挥系统结构国家重点学科优势,建成10门线上线下国家一流课程,率先打造计算机硬件系统“微专业”课程,涵盖了从硬件基础到硬件系统的理论与实验课程资源,《智能硬件系统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持续强化人才培养质量。细化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课程目标和考核点,推进本科专业工程教育认证,顺利完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国际评估。制定多项制度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完成学位授权点的合格评估。牵头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作为重要成员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评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湖北省名师工作室;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人获全国网络安全优秀教师、3人获全国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1人获湖北省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获湖北省教学名师、3人获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2人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学生斩获EDA算法大赛全球冠军、图计算挑战赛中国首个冠军、挑战杯金奖、互联网+大赛冠军、国际超算大赛总冠军等重要奖项。培养了华为“天才少年”等一批服务自主可控国家战略的优秀人才。

贯彻人才强院,优化队伍结构。强化师德师风,坚持引培并举,实施引智计划、培智计划、外智计划、潜智计划和创新团队计划,持续建设一支面向学术前沿、结构合理、梯队完整、德才兼备的优秀师资队伍。制定了引进人才工作办法、奖励方案,搭建东湖论坛、优博论坛等平台,引进青年人才,还制定系列政策给予新引进人才配套支持,同时,坚持根据发展方向引才,依托平台团队育才。持续推进综合改革,完善评价体系,实施“分类设岗、分类管理、分类发展”,创造性地设置A、B两岗,自筹经费设置A岗津贴,弱化年度考核,强化聘期考核,进一步激励和释放了教师发展动能。在职称评审中引入外评专家,打造既有内部竞争又有外部竞争合理良性的循环机制。新增IEEE Fellow 3人、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5人、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4人、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6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3人,1人获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王选奖”、1人获CCF-IEEE CS联合颁发的青年科学家奖。引进多名海外人才、聘请一批海外教授在校工作,增强优势力量,培育新兴方向。

学院近年主要科研成果奖励

服务国家战略,提升研究水平。始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新兴学科方向。建立了“三横三纵”学科发展方向,横向聚焦发展并行分布式计算、信息存储、网络传输三个基础研究方向,纵向凝练培育大数据管理与服务、多媒体与智能技术、计算理论与优化三个特色研究方向。重视引导开展前沿探索,深化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和创新团队扶持计划。制定自主创新基金评审办法,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配套管理办法,引导和鼓励教师开展前沿探索性研究。建设了大数据技术与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及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与头部企业建立多个联合实验室和创新中心。围绕“卡脖子”问题开展科学研究,紧盯在“大数据存储系统”和“云计算操作系统”领域瓶颈问题持续攻关,获批“大数据存储系统与技术”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分布式计算”科技部创新团队、“云计算与分布式处理”教育部创新团队,培养了人才团队、奠定了理论基础。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主持了一批包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每年在OSDI等A类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成果数量稳步上升。

注重转化落地,担当社会责任。注重发挥学科优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强化产学研用,加强校企合作,注重成果转化,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积极推动“TIME·教授沙龙”进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交流,与华为、海康等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和创新中心,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难题。开展“科研成果推广计划”,提升产业影响和转化能力,实现专利挂牌转让近千万元,10多项技术发明专利在达梦数据库实现转化。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建议建立病例数据库助力精准防控,紧急开发“强心强肺”支持系统运用于方舱医院,累计服务4万余名新冠肺炎患者和1万余名医务工作者,相关工作被央视、人民日报等报道。线上MOOC课程为11万人次学子提供服务,在线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助力学子“停课不停学”。

2018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顺利通过国际评估。

提升国际影响,做好国际交流。始终围绕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扩大学科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推进完成学科国际评估,实施“一院多校”、“一院十校”联合培养,不断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2018年组织开展学科国际评估。持续加强与卡耐基梅隆大学等著名高校的交流与合作,联合组织申报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主办多个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打通本硕博贯通班学生国际合作与交流通道,支持学生赴海外联合培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面向国际化需要,积极构建高水平国际化师资,加强来华留学基地建设,探索开展线上课程、利用线上国际会议等方式开展后疫情时代国际交流。

“TIME·教授”沙龙走进达梦数据库

重视传承创新,持续文化赋能。传承计算机人“服务国家、敢于竞争,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品格,植根中华文化、红色文化和校园文化,结合计算机学科日新月异的时间属性和推动信息时代发展的时代特性,在新时期凝聚形成“只争朝夕,不负时代”的“TIME”学科特色文化,即Teamwork(协作)、Innovation(创新)、Morality(修德)、Exploration(开拓)。打造了教授沙龙、青椒沙龙、前沿论坛、校友讲坛、文化节等系列品牌活动。坚持讲好身边人的故事,提升文化向心力,《拓路人》《秦勤恳恳》《“大萝卜”的闯关课》等教师风采视频获得教育部教师风采短视频大赛最高奖,《“虹”愿》入选央视“你好新时代”视频展播,作品全网累计播放量破百万,极大的提升了学科文化影响力。

2020年1月3日,计算机学院大楼奠基动工仪式举行。

只争朝夕,不负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近五十年发展历程,也是华中科技大学不断发展的缩影。2018年,在学校学院积极努力下,校友捐赠1.1亿元筹建计算机大楼,目前大楼已经动工建设,几代计算机人的大楼梦想也即将实现。面向未来,站在重大的历史机遇关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将继续坚持“四为”方针,坚持“四个面向”,坚定不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坚定不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定不移完善治理体系,坚定不移按照“十四五”规划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提出的“一核双环,三三六智”的发展策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聚焦科学前沿领域,着力培养IT生态自主可控人才,继续为推进信息产业自主可控国家战略贡献力量,为创建世界一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努力奋斗!

Copyright © 2022 HUST SCHOOL of COMPUT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Powered By , All Rights Reservered Hust 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