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 “U+L”城市与景观新思维学术简报(三)
前言:由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风景园林学科评议组、《中国园林》杂志社主办,湖北博克景观艺术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阳明文化园、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新建筑》杂志社等单位协办,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承办的“第8届城市与景观‘U+L新思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博克’杯全国大学生概念设计竞赛”,已于2018年11月11号顺利闭幕,该次会议共有32场学术报告,现将上述报告根据录音进行精整并分期推送,以觅读者需求。
第二场报告由刘滨谊教授主持,报告学者有三位,前两位已在第二期推送完毕,下面就第三位学者米兰理工大学Mario Fosso教授的报告之精粹进行摘录呈现。
主旨报告五:健康思想源于人文关怀
报告人:Mario Fosso
Mario Fosso教授
米兰理工大学马里奥·弗索 (Mario Fosso) 教授以案例解读的形式阐述了西方健康景观设计理念自生成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并立足社会生活、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及景观等多维视角进行解读,进而提出“健康景观设计应注重场地人文关怀””的观点。
在报告的第一部分,Fosso教授介绍了十四世纪米兰Ospedale Maggiore疗养院以及十九世纪意大利阿尔卑斯山上Sondalo疗养院的设计是欧洲将“健康”概念注入景观设计的初始阶段,接着以二十世纪OLIVETTI工厂设计为例,基于建筑师认为不少疾病是由工作环境导致的认识,建筑师将“工作环境的健康设计”引入工厂改造,指出该案例是欧洲健康景观设计理念转变的标志。
在报告的第二部分,Fosso教授介绍了法国-荷兰-意大利的一种露天式培训基地案例,其设计理念是引导学生通过露天的公共空间体验自然,从而促进学生心理与精神健康;其后介绍了一个综合休憩型庄园,这是二战后意大利ENRICO MATTEI国家石油公司为超过六万名退休员工在阿尔卑斯山上建造的,该庄园功能齐全,涵盖教堂、医院、公共活动空间、青年营地等设施,且提倡人性关怀,这类庄园的出现对欧洲健康景观的发展与成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健康景观规划设计扩大到综合型社区层面。
在报告的第三部分,Fosso教授展示了Alvar Aalto的Paimio疗养院视频,其重视内外景观与人性关怀,并体现在家居设计、建筑布局与建筑选址三部分,进而提出“场地因人各异的功能需求与人文关怀对健康景观极为重要”的观点。
最后,Fosso教授以北欧设计之父Alvar Aalto的名言总结到:建筑、景观、规划等不同尺度的设计都应提供一个完整和睦的环境,这需要将人文关怀、社会生活及场地特性在设计中进行多层面结合。
三场报告由成玉宁教授主持,报告学者有三位,本期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晖教授的报告之精粹进行摘录呈现,余下两位学者的报告下期推送。
主旨报告六:生境花园 · 设计模式语言
报告人:刘晖 教授
刘晖教授
刘晖教授立足风景园林的建筑学科背景,阐述了生态学及其群落介入场地设计的目的、方法与途径,并以西建大校园生境花园实验为例,解析了具有西北地区特点的生境花园之自然原型,动植物群落构成、演替过程及其稳态表现,并从中归结出的12种稳态生境类型与8种植物群落组构的设计模式。
在报告的第一部分,刘晖教授分析了“生境营造”的背景及其概念,进而提出“生境营造”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并就风景园林学科如何介入生态系统进行了阐述,指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风景园林学科的核心;其后立足西北地区的自然生态特点,展示了相关生境花园的自然原型。
在报告的第二部分,刘晖教授就生境营造设计与一般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生态学及其群落如何介入到场地设计的问题,并基于场地生境因子分析总结出12种生境类型。并通过实验和文献归纳出8种人工建构的植物群落模式,强调植物演替及其稳态是在地植物群落形成的关键。
在报告的第三部分,刘晖教授通过构建场地生境营造的研究框架,以西建大东楼花园教学基地为例展示其营建理念与过程,从而解释设计营建与生态科学的交叉问题,认为前者是功用型,面对未来的构想,后者以揭示规律为主体,面对过去的解释,我们应当思考如何将二者进行融合。
撰稿:袁晓依
审核:万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