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0日,第9届城市与景观“U+L新思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武汉园林院”杯全国大学生概念设计竞赛将在线上召开。会议以“国土空间安全视野下的风景园林”为主题,紧扣时代脉搏,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围绕理论、实践、教育三个议题展开。具体包括主题报告、优秀论文宣讲、设计竞赛颁奖三大板块。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日本千叶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巴特莱特建筑学院等国外知名院校及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国际设计事务所SWA、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等的专家、学者与会并发表学术报告。
开幕式由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系主任戴菲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黄亚平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高翅教授分别为大会致辞。黄亚平教授提出,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为中国风景园林界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翅教授提出,“1.10”这个日子代表着大自然的警示,山脉、水脉、地脉、文脉皆是命脉。每一寸土地都是唯一的,承载着自然的气息,更承载着人类活动留下的信息,这部分便是文明,而风景园林就是如此以物质载体承载着人类文明,所以本次会议主题非常及时。
1主题报告
杨锐
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教授,系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
杨锐教授分享了《基于高效益低成本的全球陆域自然保护地优先扩展区域:设定2020年后全球和国别目标》的主题报告,首次分享团队一项多学科交叉的最新成果,该成果以2021年召开的第十五次生物多样性缔约国大会为背景,率先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报告分为五个部分,从后2020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背景切入,逐步展示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以及多种保护目标与优先区方案,并提出研究问题,引入研究的主要内容“高效益低成本的全球陆域自然保护地目标设定”与“可行的国别自然保护地目标设定”,该主要内容及时地填补了现今的研究空白,为全球各国自然保护地目标实现提供高效可行途径。具体从四方面进行详尽的叙述。第一识别自然保护优先区(CPZs),第二识别潜在的高效益低成本自然保护区域(CEZs),第三提出全球自然保护地覆盖率目标,第四提出国别自然保护地覆盖率目标。杨教授讲述了通过叠加七个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模板,识别“保护优先区”(CPZs)的全球分布,并引出CEZs的概念定义,、全球分布,以及对比全球CEZs与自然保护地的分布,为多国制定国家尺度的不同保护目标提供参考。最后指出未来自然保护地需要全球合作,多学科交叉,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2050愿景”。
杨波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景观与规划学院教授,美国景观教育协会 CELA 副主席,景观知名学术期刊Landscape Research助理编辑
杨波教授分享了《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公园绩效研究:以美国图森市为例》的主题报告,从景观绩效、数据(大数据)案例分析三个方面展开报告。首先介绍了景观绩效的研究现状,展现了景观绩效研究对于政策和学科发展做出的贡献,以及景观项目获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其次回顾了多位学者通过大数据研究景观绩效的现状情况,结合具体案例案例进行深入探讨和解析。最后基于团队搭建了Park Score公园系统评分平台,对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整个公园体系进行研究,以期提供最优的资源分配方式。
郑潇
SWA Group洛杉矶,集团董事,首席设计师
郑潇设计师分享了《韧性至美- 滨水项目可持续设计探讨》的主题报告,从设计的实践角度,以中外的两个项目“河流城市-休斯顿水牛河”、“与河共舞-巴溪洲生态栖息地修复”作为案例进行探讨。围绕加强河道安全,韧性水工设计,充分引入多样化生态,增强社会参与性,积极面对全球气候暖化挑战5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通过展示河流从自然到人工化从而导致内涝等问题呈现,到团队介入项目实现城市与自然结合的实践,在应对自然灾害的冲击时体现较好韧性的过程,解析了工程,设施,铺装等的具体细节如何设计以更好的实现长久的运营与韧性应对。案例也提供警示,作为设计师或者公园管理方,面对日益频繁的自然灾害,应该更早做出应对。
刘滨谊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系教授,首任系主任,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学术委员会主任、风景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和成员;国务院学位办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院校风景园林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刘滨谊教授分享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济大学人居环境学公选课教学的探索与收获》的主题报告。报告从“人居环境学述要、同济人居环境学课程与实践简介、25th同济大学人类聚居环境学公选课程探索、人居环境学在《风景园林学核心课程指南》中的地位”四个方面展开。首先回溯了“人居环境学”的发展历程,到今天已经上升到国土安全的地位,面对如今纷繁的研究现状,人居环境学应是“分析之后要综合,综合是产生有效方案的前提”,能为人类提供走向综合、解决问题根本的深层理论基础。其次回顾同济大学1995-2021的连续26年的课程教学的经验,指出应让学科、专业、师生的从点、线、面走向体、系、网。最后展示在未来发展中人工智能、地质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所带来的启发,并对下一代景观师提出了期望和寄语。
杜春兰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院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国家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杜春兰教授分享了《长江上游风景的人文基因与空间特征》的主题报告。报告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讨论“长江大保护”。首先简要介绍了长江流域的概况,并提出长江上游地区的风景形成机制,探讨了风景的原始面貌、地貌和山水资源,引出何为风景的思考。其次提出“风景”的意义包括纯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化的自然环境,而人文化的风景正是由英雄豪杰,文人墨客,当地百姓创造。最后选择城墙城门、祠庙、寺观、塔、码头等要素,对长江上游风景的空间类型及特征展开系列研究,并分析总结其空间类型及背后蕴含的历史人文内涵。研究成果扩展了对于长江保护以及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认知。
张德顺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张德顺教授分享了《基于“植物功能性状-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框架的园林树种选择方法——以上海为例》的主题报告。园林树木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承载主体,在固碳释氧、空气净化、小气候调节、降低风速、缓解暴雨径流以及娱乐游憩等服务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植物功能性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探讨了上海50种园林树种的功能性状与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联性,尝试构建面向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园林树种选择框架和评价方法,并延展讨论这种方法在实际使用中的适用性。
傅凡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傅凡教授分享了《平战结合思维与城市防灾空间建设》的主题报告。傅教授从自己儿时经历地震的记忆切入,回顾了早期赵东日、孙筱祥等学者对于防灾规划建设提出的观点,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通过对近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发现随着地震灾害发生量的减少,防灾规划的关注度也在逐渐减弱。而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国家对于防灾减灾、韧性城市等又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对北京防灾空间进行调查,提出北京防灾空间提升、均衡性与增量的规划措施。最后提出城市防灾空间建设是一个有着新需求的老话题,风景园林在城市防灾空间建设中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平战结合思维应融入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
成玉宁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景观学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分委会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
成玉宁教授分享了《以健康为导向的城市道路空间优化》的主题报告。他从二十一世纪的健康生活需求切入,提出挖掘生态廊道潜力,实现城市生态健康,满足多元化外部活动空间需求,绿色出行助力低碳生活,有机整合交通空间,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必要性。从慢行空间组织、慢行空间分配、植物景观配置不合理三方面提出城市道路空间的问题:首先慢行路网过于稀疏,慢行网络片段化;其次人行道、机动车道未分离,绿化带与游步道混合;最后绿化带宽度设置不合理,机动车道“空间”封闭,路侧绿地空间不宜通行,行道树式绿化带未能充分发挥生态价值等。最后从构建绿色生态慢行网络,助力低碳出行;优化街道空间形态,营造优质步行空间;关注市民身心健康三方面提出城市道路空间的优化目标。
万 敏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首任系主任
万敏教授分享了《绿网城市理论增量空间规划设计研究》的主题报告。首先从国内外理想城市理论引出应运而生的绿网城市,绿网城市是在中、低密城市新区规划或老区改造中植入一定宽度且与城市道路错位交织的公共绿带网络。其次介绍了绿网城市对于人车分流、防灾避灾、节约式工程维护、低碳开放式街区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于绿色基础设施和生态城市的启迪,提出用道路感受大地的脉动。最后以理想城市单元规划设计,武汉在地存量实验,尹集小镇、获嘉县产业园两个增量规划,作为实验样本介绍了绿网城市“高势探路、低势设绿、纵横组网”等经验,以及“绿量适中、多义海绵、均好可达”等智慧。绿网城市理论在平原与山地地区、新城增量规划与旧城存量改造中均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刘 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刘晖教授分享了《生境营造的空间匹配性研究——尺度样方与形态要素》的主题报告。城市中小尺度绿色空间对于高品质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价值,而城市生态系统构建对于国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破碎绿地空间与其生境网络构建是建立整个健康安全空间的重要组分。对于如何在生态系统与人居环境之间建立适宜的空间匹配关系,她基于场地生境营造研究,提出“人居建设生态绿地空间格局构建的样方单元”研究方法,并分别通过位于城区尺度、多尺度两种绿地空间样方单元来验证。其一是在西安城市新旧城区提出“2×2km"研究尺度的样方单元,并构建四种典型布局模式;其二是在环青海湖高原提出“30×30km”“5×5km"和“100×100km”“5x5m”多尺度样方单元构建的探索路径。通过在不同斑块、廊道植入不同植物群落和功能,实现从“场地营造”转向“系统构建”的城市绿地空间生态安全格局。
让余敏
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
让余敏董事长分享了《景观设计师的知识结构体系》的主题报告。报告认为未来城市展现的是生态景观与城市功能相融的城市形态,包括“业态混合、功能匹配、多元复合”的公园城市场景。相应景观设计师的工作范畴已由当初相对单纯的城市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延展到更综合、更复杂、更跨界、更融合、学科边界更模糊的领域。所以景观设计师所需的专业素质应当包括规划师的宏观整体思维、建筑师的艺术素养和表达手法、园艺师的匠人精神以及生态学家与时俱进的生态精神和技术。由此,他希望作为理想的景观设计师,同学们建立系统专业的知识框架,学习多专业融合和有设计条件的设计课程,培养思考、分析、创新能力的思维方式,从专业型人才成长为全能型人才。
陈 明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
陈明老师分享了《消减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设计——基于ASLA获奖作品的分析》的主题报告。依托2020年团队获得的ASLA专业组研究类的项目,讲述了街区尺度绿色空间消减颗粒物污染的策略,从绿色空间规模和形态空间两个维度,提出绿色空间规划设计的策略,并以武汉市江汉区为例,将相应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场地当中。其中研究方法介绍了PM2.5数据和绿色空间的获取与分析方法,PM2.5数据通过国外开源网站获得,绿色空间研究运用解译高清遥感影像、形态学空间格局两个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街区植被覆盖率与PM2.5浓度呈正相关性,但在覆盖率达30%时候趋缓。最后他认为绿量维度方面应当提升街区覆盖率,形态维度方面需要增加街区核心斑块,减少破碎孤岛,构建高连通性绿色廊道。
金荷仙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园林》杂志社社长
金荷仙教授分享了《洞天福地中的健康人居思想研究》的主题报告,从洞天福地的概念、与疫灾溯源、所蕴含“理想景观”特质以及对健康人居启示四方面展开论述。首先结合时下背景,指出道教以“气”论解读瘟疫,将瘟疫的病因、病理指向宇宙自然之道。其次溯源洞天福地和疫灾关系,认为民众恐惧瘟疫、追求“不死之乡”赋予了洞天福地“仙境”象征,而洞天福地作为天然庇护所,具有养生和疗愈身心作用。进而从“理想景观”视角分析洞天福地在山林的营建特点以及道教的养生实践,由此引出五大要求和四种选址模式,它们都具有良好小气候、内外物质和信息交流通道、明显防御优势的特点。最后在对现代健康人居启示方面,提出要保持洞天福地“荒野”格局、形成内外兼修的自然相处之道。
秦晴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
秦晴老师分享了《基于文本分析的城市儿童户外游憩场地研究:以日本为例》的主题报告。她致力于研究儿童的游玩行为模式与游乐空间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享了日本营造社区化的儿童游乐空间的经验,比如观察到儿童喜欢无遮挡的游玩跑步空间,日本典型中型综合公园兼顾各年龄层的游乐需求,大型公园则布置成熟复合型游具,高架桥下构建滑板公园等游乐环境等等。此外,她梳理城市儿童游憩空间变化模式,以探寻如何营造有趣安全、可玩耐玩、丰富多样、老幼同养的游乐空间。最后总结了日本儿童游玩空间发展的五个时期,并对游玩空间和游玩方式进行分类。
章俊华
日本千叶大学园艺学院教授, R-land北京源树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合伙人
章俊华教授分享了《零存整取——习以为常的所在》的主题报告。聚焦于设计师平时思考什么、怎么去思考。思及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他认为传统园林赋予空间含义、重视“意境”、表达“独立的个体组合”,通过追求全方位的异质变化展现“变”;而现代景观不赋予空间含义、重视“实体”、表达“有机的整体组合”,通过追求最大化的同质变化来展现“变”。他通过66㎡、服务于一家五口的私宅中庭案例来讲述,如何营造非人为的每天、每月、每季都在“变”的空间。最后引用孟兆祯院士提出的“多跑多看多思考”,解释了风景园林专业“零存整取”的观点。
康健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巴特莱特建筑学院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声学学会噪声委员会主席、欧洲声景联盟主席
康健教授分享了《面向安全舒适的声环境设计》的主题报告。从噪声危害、声感知、声评价、声环境建立、声音消减隔离等方面展开。首先介绍了噪音造成经济损失、引起人类生理心理疾病、诱发犯罪等危害。他发现声景受到语境影响,包括物理和被感知两部分,同一声源在不同视觉和嗅觉条件下,人脑感知不同。声景评价涉及空间、声源、人群等因素,而人群与声环境的关系覆盖文化差异、年龄分布、期待值、情感、注意力、行为、社会关系、心理健康等方面。而声环境设计可从声源、空间、社会与人、其他感官四方面着手。其次讲述植物控制声环境的研究,单株植物并不能改变声音大小,但能使声音反射和扩散,而厚实绿墙隔声效果显著;植物吸声则取决于土壤厚度、含水量。最后他介绍了音乐消减犯罪行为等生动案例。
16份报告内容紧扣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提出有重大价值的方案建议,为风景园林发展,推进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建设美丽中国和美好家园做出贡献。
2优秀论文宣讲
此次会议共录用论文50篇,入选论文将正式结集电子版论文集。经过多轮评选,选出6份优秀论文并进行宣讲。会议优秀论文宣讲板块由华中科技大学赵纪军教授主持。
罗颖分享了题为《基于老年人出行安全的地铁站公共空间危险源辨识及防控研究》的宣讲报告,从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危险源辨识、防控策略、研究展望五个部分展开,为地铁站公共空间的适老性设计提供了思路。
孙雅文分享了题为《社区体育公园的空间交往绩效及影响要素研究》的宣讲报告,研究基于交往绩效内涵,提出包含空间活动聚集度及居民活动参与度两方面的空间交往绩效评价模型,分别评价案例社区体育公园的器材、路径和场地三类活动空间的交往绩效,提出关键影响因素,得出相关结论。
李明月分享了题为《基于长江大保护的江村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以赤壁镇为例》的宣讲报告,通过对赤壁镇江村规划设计的研究,对如何进行江村国土空间规划,如何在长江大保护的背景下提升江村景观和发展江村旅游进行了分析。
陈玺分享了题为《安全视角下地铁站标识系统及其使用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以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为例》的宣讲报告,从导向标识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分类特征及布局特征、武汉地铁2号线的使用评价、标识系统的优化及建议、研究及展望五个部分展开,为地铁站内的导向标识安全性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
林芷珊分享了题为《基于自然的沿海生产性景观再生——以儋州古盐田为例》的宣讲报告,以海南儋州古盐田为例,在构建盐田社会-经济-环境耦合系统的基础上营造新式盐田、建立海陆屏障,该研究为沿海生产性景观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王云静分享了题为《交通安全视角下地铁站公共空间隔离设施的评价与优化》的宣讲报告,选择与交通安全关系最为紧密的5种隔离设施进行评价,运用SD法统计每种隔离设施的各特征因子得分和可能发生的危险类型,最后提出针对形态和布局的隔离设施优化建议。
随后专家教授与各位作者共同讨论,探讨改进方向。
3设计竞赛颁奖
本次设计竞赛共收到设计竞赛作品158份,经过评选获奖22份,其中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佳作奖10名。设计竞赛颁奖由华中科技大学赵纪军教授主持,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季冬兰作为颁奖人,为在“武汉园林院”杯全国大学生概念设计竞赛中获奖的22个团队颁奖。
“武汉园林院”杯全国大学生概念设计竞赛 |
奖项 |
作品名称 |
获奖者 |
指导老师 |
院校 |
一等奖 |
滇西“长城”——基于沙漠蝗防御的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在地生境营造策略 |
张謦文,罗诗戈 |
赵纪军 |
华中科技大学 |
浮生栖境,鹭鸣归踪——基于弹性理念的武汉东湖落雁景区湿地公园设计 |
高诗琪,孟凡琪 ,杜晓月 |
董丽,张宇 |
大连理工大学 |
二等奖 |
韧性“新常态” |
温雯,张文正,孟大旭 |
胡一可,曹磊 |
天津大学 |
浮游漂流日记——基于耦合关系的东湖落雁景区湿地生境保卫计划 |
罗彦,袁黛玉,张俊韬 |
张文英 |
华南农业大学 |
Paths of soul Back to temple——基于愈疗模式下的佛教旅游景区更新计划 |
段连华 傅妍榕 |
高月秋 |
吉林建筑大学 |
云水绕碧 候鸟南栖 ——基于最小干预生态共享模式的武汉东湖落雁景区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
丁一书,石淞,林晓鹏 |
李文 |
东北林业大学 |
三等奖 |
彼泽之陂——基于湿地生境修复的东湖落雁区三叠空间设计 |
周岳,吕玥,康小宇 |
叶郁 |
北京林业大学 |
葭灵泽·凫居燕聚——基于国土空间安全视野下的东湖落雁景区湿地公园规划与设计 |
郭潘,孙晨,王菲 |
马晓燕,冯丽 |
北京农学院 |
“远征”城市腹地——诺亚方州: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体验式湿地公园设计 |
张凌雁,王聪,谈徐莉 |
周明芹 |
长江大学 |
“聚与离”平战结合视角下“去共享化与共享化”社区可适应性景观设计 |
韩叙,曹政,闫丽莎 |
任绍斌,万艳华 |
华中科技大学 |
茶导共生,健康土桥——健康视角下智慧网红村规划研究 |
毛丽丽 |
朱萌 |
华中科技大学 |
沦波淙淙度细风——自然途径的飞轮效应 |
赖晓彤,吴楚涵,黄钥 |
周燕 |
武汉大学 |
优秀奖 |
去淤·袪瘀——基于水体沉积物再生利用的东湖落雁景区湿地公园设计 |
罗宁,梁煜灵,曾绎憧 |
赵纪军 |
华中科技大学 |
木落燕归潮 |
韩雅男,王欣,马瑞宇 |
付军,孙薇薇 |
北京农学院 |
涟之境·漪之界——基于“三重境四无界”构想的武汉东湖落雁景区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
熊章瑞,张恪,王曼琦 |
王智勇 |
华中科技大学 |
任鸟飞:基于雁形目行为生态的湿地景观设计 |
王佳峰,蔡卓霖,方思迷 |
陈明,韩依纹 |
华中科技大学 |
落雁重生 |
许还壬 |
林征,朱志民 |
福州工商学院 |
巢内巢外—后疫情时代下的BLH动态互嵌式校园绿色边界空间重塑 |
杭天,林雪婷,高翔 |
董贺轩,龚建 |
华中科技大学 |
RELIVE AND ALIVE:A scheme for native to convert E-waste into regenerative community. |
罗雨晨 |
高江菡,刘仁芳 |
华南理工大学 |
基于城市GI网络框架与城乡交错带空间优先下武汉市先建村环境提升规划设计 |
孔心依,江莎、韩京杉 |
秦仁强 |
华中农业大学 |
连接与隔离:后疫情影响下的绿色城市中心的建立 |
卢艺灵 |
雷祖康 |
华中科技大学 |
重回自然:焦作北山王掌河地块生态修复设计 |
张瑶,孙菲 |
白丹,李静雯 |
郑州大学 |
最后华中科技大学万敏教授致闭幕辞,第9届“U+L新思维”国际学术会议首次于云端成功召开,感谢各方的众多支持与帮助。首先感谢来自中、英、美、日等世界各地专家学者的精彩分享使得云端会场氛围火热,瞬时观看人数最高达700余人。感谢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风景园林学科评议组、《中国园林》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主办。感谢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支持及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博克景观设计工程公司、《新建筑》杂志共同协办。最后,感谢此次会议组织人员的辛苦付出,期待后期大家对该会议的支持与关注。
撰文:潘莹紫、罗颖、邱悦
审核:徐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