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人格健全,责任感强,具备基本科学和工程技术素养、具有数学物理和电工电子基础知识,掌握信息与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控制系统设计、分析、开发和应用技能,在自动化专业具有交叉学科专业知识、专业特长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综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以及能从事理论研究、科技开发与组织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自动化、智能制造与服务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维护及管理工作,并具备在工作中继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经过实践锻炼后,能成为控制科学与工程或相关领域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
二、毕业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坚实地掌握各种现代控制系统中共存的信息获取及处理技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素质、知识和能力:
1.工程知识: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自动化专业知识,并能用于解决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自动化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和实施实验及分析和解释数据;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设计针对自动化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自动化系统,设备或工艺,并能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通过实验设计、建模仿真、数据分析与解释、验证与改进对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针对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自动化领域复杂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理解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领域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自动化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和承担工程师的社会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控制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具有团队意识和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协同工作,并能承担个体、团队成员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熟悉控制工程领域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通过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适应技术新发展的能力。
三、培养特色
1.以现代控制技术、现代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
2.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
四、主干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
五、主要课程
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一)、自动控制原理(二)、计算机控制技术、传感技术、电机拖动基础、功率电子技术与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系统
人工智能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专业理论基础宽厚扎实、富于现代科学创新意识和系统思维能力,在人工智能及交叉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组织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使其掌握人工智能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丰富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利用人工智能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熟悉人工智能相关交叉学科知识,具备开拓人工智能新边界的创新思维,兼具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在人工智能科学基础、系统应用和交叉融合方面具有特色。
二、毕业要求
学生掌握电子、计算机、通信和控制等多学科交叉知识,能够根据视觉、语音、大规模数据库之类的复杂输入进行智能感知、决策和控制,以增强人类的处理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素质、知识和能力:
1.工程知识: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自动化专业知识,并能用于解决人工智能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和实施实验及分析和解释数据;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设计针对人工智能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智能系统,设备或工艺,并能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通过实验设计、建模仿真、数据分析与解释、验证与改进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针对人工智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人工智能领域复杂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理解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领域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人工智能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和承担工程师的社会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人工智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具有团队意识和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协同工作,并能承担个体、团队成员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人工智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熟悉人工智能领域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通过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适应技术新发展的能力。
三、培养特色
1.以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视觉智能系统为基础;
2.“启于视,谋于智,精于算,践于芯,软硬兼施,知行合一”
四、主干学科
人工智能
五、主要课程
电路理论、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计算机组成与嵌入式系统、自动控制原理、人工智能导论、模式识别、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智能芯片设计、自主智能系统
智能医学工程专业
一、培养目标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素质,具有扎实的数理科学,临床医学、医学工程基础知识,掌握人工智能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科学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能够快速学习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临床与基础医学实际问题。
二、毕业要求
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知识,学生在学习人工智能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根据视觉、语言、大规模数据之类的在医学上的复杂输入进行决策或者增强人类的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素质、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修养、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应用技术的综合素质;
2.掌握人工智能领域的宽厚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3.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4基本掌握相关生物科学、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医学的理论知识及其研究方法,指导今后的智能医学工程工作实践。
5.具有临床医学、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态度。
6.了解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发生机理及诊治原则,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态度。
7.通过临床实践,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尊重每一个人,理解其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三、培养特色
以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为基础,融合脑认知、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工程技术,探索人机协同的智能化诊疗方法和临床应用实践。
四、主干学科
人工智能
五、主要课程
计算机组成与嵌入式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自动控制原理、人工智能导论、模式识别、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数字图像处理、分子细胞生物学、物理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医学影像学等。
自动化卓越计划实验班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扎实的自动化学科理论基础,在自动化系统的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分析、设计与综合及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研究型、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较强的英语能力,能在自动化技术产业、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等相关领域从事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设计、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可继续深造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二、基本规格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
2.掌握工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具有研究解决工科领域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和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
6.具有较好的人文社科知识和人文素质,以及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
7.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
8.掌握扎实的工程实践基础知识。
三、培养特色
以数理为基础,以自动化学科为平台,以培养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强调拔尖研究型人才的良好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训练,强调数理基础与专业能力的结合,强调厚积薄发的长线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能从事跨专业乃至跨学科综合研究和高层次技术开发的优秀人才。
四、主干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
五、主要课程
数学类、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自动控制原理(一)、自动控制原理(二)、传感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人工智能创新实验班
一、培养目标
人工智能创新实验班,探索具有深厚基础的工程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专业理论基础宽厚扎实、富于现代科学创新意识和系统思维能力,在人工智能及交叉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组织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其掌握人工智能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丰富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利用人工智能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熟悉人工智能相关交叉学科知识,具备开拓人工智能新边界的创新思维,兼具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在人工智能科学基础、系统应用和交叉融合方面具有特色,并可继续深造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二、基本规格要求
学生掌握电子、计算机、通信和控制等多学科交叉知识,能够根据视觉、语音、大规模数据库之类的复杂输入进行智能感知、决策和控制,以增强人类的处理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素质、知识和能力:
1.工程知识: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自动化专业知识,并能用于解决人工智能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和实施实验及分析和解释数据;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设计针对人工智能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智能系统,设备或工艺,并能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通过实验设计、建模仿真、数据分析与解释、验证与改进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针对人工智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人工智能领域复杂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理解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领域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人工智能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和承担工程师的社会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人工智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具有团队意识和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协同工作,并能承担个体、团队成员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人工智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熟悉人工智能领域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通过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适应技术新发展的能力。
三、培养特色
1.以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视觉智能系统为基础;
2.“启于视,谋于智,精于算,践于芯,软硬兼施,知行合一”
四、主干学科
人工智能
五、主要课程
电路理论、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计算机组成与嵌入式系统、自动控制原理、人工智能导论、模式识别、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智能芯片设计、自主智能系统
人工智能专业本硕博实验班
一、培养目标
本硕博实验班,探索具有深厚基础的工程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科阶段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深厚的基础知识、富于现代学科科学创新意识和系统思辨能力,兼具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研究生阶段目标是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人工智能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在专门研究方向有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书上取得创新性成果,富于科学创新意识和系统思辨能力,兼具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领军人才。
二、基本规格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
2.掌握工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具有研究解决工科领域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能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和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
6.具有较好的人文社科知识和人文素质,以及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
7.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
三、培养特色
以数学、物理为基础,强调拔尖研究型人才的良好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训练,强调数理基础与专业能力的结合,强调厚积薄发的长线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能从事跨专业乃至跨学科综合研究和高层次技术开发的优秀人才。
四、主干学科
人工智能
五、主要课程
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计算机组成与嵌入式系统、自动控制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人工智能导论、模式识别、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