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语言服务现代产业学院

产业学院的政策走向、热点聚焦及发展展望

发布时间:2024-10-31     作者:   点击:[]


 

 作者:贾雅茜,何云峰     来源: 煤炭高等教育     点击: 0


摘  要: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产业学院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办学的新趋向。产业学院政策演变呈现从以点带面到整体推进的特点。国内学者对产业学院的研究主要在微观层面展开,研究主体从高职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过渡,研究领域从新工科逐步渗透到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领域,研究内容开始关注产业学院发展的整体生态环境,研究视角与方法从单一转向多元化。目前产业学院在实践上取得成效的同时仍存在“产业学院挂牌”现象以及办学定位不清、内部治理体系不完善等困境,其建设、发展和改革亟待引入系统思维、确立战略意识。

关键词:产业学院;产教融合;政策趋向;研究热点;实践探索

产教融合是通过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最大限度聚集社会资源,实现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双重目标,是我国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培养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的发布,标志着“产教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本质上讲,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与此相应,《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出台后,全国已经开始统筹开展产教融合型城市、行业、企业建设试点,以及建设现代产业学院试点等。如果说实现产教融合是国家统筹科教创新资源的战略目标举措,那么建设产业学院则是实现和深化产教融合的必要路径,也是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改革创新之举。为此,聚焦产业学院培育政策、梳理产业学院相关研究、分析产业学院实践现状、描绘产业学院未来发展前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产业学院政策演进及理念趋向

1. 产业学院政策演进

虽然产业学院作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机制创新,发展历史较短,但密集出台的相关政策催生了产业学院发展演变的新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从2005年到2021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共颁布50多项关涉产业学院的政策文件。根据这些文件反映出的年度趋势和关键节点,本研究拟将产业学院的政策演进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政策萌芽阶段(2005—2017年)。

此阶段虽未出现与“产业学院”直接相关的政策文本,但已能看到产业学院的影子。有学者认为产业学院政策萌芽于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办学实体”可算作对产业学院的早期表述。2015年10月,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转型高校可与行业企业、产业集聚区共建共管二级学院”。这里的“二级学院”实际就是产业学院的雏形。

(2)政策初现阶段(2017—2020年)。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这是可查政策文件中“产业学院”的首次提出。这一阶段的政策颁布机构以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为主,且地方政策的颁布数量多于中央。福建、广东和江苏等省在产业学院政策制定上走在全国前列,制定了明确以“产业学院”命名的政策,从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原则、任务、保障措施等多维度对产业学院提出规划与建设意见。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层面出台以“产业学院”为主题的政策文件,成为中央出台政策的先期探索实践。

(3)政策涌现阶段(2020年至今)。

2020年8月,由教育部办公厅、工信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为《指南》)是国家层面首次以产业学院命名的政策文本,标志着产业学院建设正式进入国家级示范项目推动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政策颁布机构多元,且以多部门联合颁布为主;政策数量出现大规模爆发式增长,以产业学院专门性政策为主。在中央出台《指南》后,地方各省市陆续出台产业学院建设相关政策文本,大大促进了产业学院政策的完善。2021年12月,《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名单》公布。依据入选的50个现代产业学院名单,东莞理工学院在49所高校中脱颖而出,有两个产业学院入选。依据入选省份,江苏省入选的产业学院最多,共10个,广东省次之,共7个。依据入选产业学院的产业面向领域,以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工科领域新兴产业为主。

2. 产业学院政策的理念趋向

现代大学正逐步从社会边缘走入社会中心,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标志,是21世纪最值得关注的社会发展趋势。相应地,积极探索改革创新既有学科型组织模式,不断强化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已成为现代大学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从正在深化的产业学院政策来看,高等教育理念正在悄然发生时代转型。因为,以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为典型特征的信息智能科学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及由此引发的产业革命的巨大变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办学必须直面的外部氛围环境,高校必须实现从“被动适应产业发展”到“主动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自觉转变。

现有的产业学院政策条款主要是以“通知”或“意见”形式出台的,它们从宏观层面上指明产业学院发展方向、明确产业学院设置的战略意义价值,其“宏观导向”意义多于“微观操作”的指导作用。其不足之处是:对于产业学院建设协同主体间的权利保障、义务履行、责任规范等有待明确,仍需不断深化与丰富。产业学院政策的优化与完善,要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面向全球技术经济发展趋势,聚焦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高校、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多主体要在协同共建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上下功夫,突出区域产业特色发展的需求,探索推出具有适切性和实操性的地方化政策;要积极探索跨区域的合作和联盟政策,让更多的产业学院融入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另外,产业学院政策要明确产业学院的办学属性,对其产权结构和建设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规范等进行明确,跟进研制产业学院办学管理办法、质量监控与督导机制,积极探索填补产业学院立法上的空白点,为构建产业学院发展的长效机制提供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保障。

二、产业学院热点聚焦与研究走向

“产业学院”的提法,最早可追溯至英国所倡导的“产业大学”,但英国“产业大学”指的是一种线上学习平台,与我国的“产业学院”内涵是不同的。覃晓航于20世纪80年代在《广西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试探》一文中率先提出“产业学院”一词,这是国内文献目前可检索到的最早关于“产业学院”的记述。为理清国内关于产业学院研究的总体趋势,以“产业学院”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对2005年至2022年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七个维度对产业学院进行研究:

1. 产业学院的内涵

产业学院的内涵是对“产业学院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解答,是研究产业学院的基础和前提。关于产业学院的定义,学者们还未达成共识,但总结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二级学院说。有学者将产业学院定义为“由不同所有制属性资本混合注入的实行市场化独立运作的高职二级学院”。二是办学机构说。有学者认为产业学院是“有共同目标的校政行企等主体为服务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融合多种资源及要素,构建的以二级学院机制运作的办学机构”。三是发展模式说。有学者指出现代产业学院是“校、政、企、协多方共建,旨在服务某个特定行业或企业,从而采用企业化管理方式、现代化治理结构、市场化运行机制、综合化功能定位的创新型办学模式”。四是新型组织说。有学者将产业学院视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新型教育组织”。

综上所述,虽然学者们对产业学院进行了不同的概念界定,但其核心主旨是相同的,都将产业学院视为由不同类型主体通过跨界合作的方式共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一种办学机构或教育组织。基于此,本研究认为产业学院是校、政、行、企等多主体基于本区域产业或行业的发展需求,通过资源共享、深度合作的方式共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最终实现合作共赢的新型办学机构。

2. 产业学院的生成逻辑与价值

产业学院的生成逻辑与价值研究是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和意义。目前,学者们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高校内部需求两个维度进行论述。一方面,产业学院产生的动因是高校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高等教育人才供求关系由高校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角色预期发生了改变,需要各类型高校通过人才培养发挥其服务社会的作用。高水平大学要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要培养服务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产业学院的价值是在服务区域产业、培养市场所需人才、整合资源的同时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另一方面,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是由于校企合作共生关系建立的客观需要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共同作用使然。建设产业学院不仅对教育资源的汇聚、校企合作办学的深化以及持久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意义重大,而且在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激发产教融合动力方面起重要作用。相关产业学院生成逻辑与价值的研究从高校的内外部两方面解释了为什么要办产业学院以及办产业学院的价值何在,为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理清了思路、树立了相对正确的教育观念。

3. 产业学院的类型与建设模式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现有研究主要依据区域集聚度、合作对象、功能考察、战略定位等特征对产业学院类型进行划分。第一,从空间区域集聚度分析,将产业学院划分为集成式、连锁式与多点集成式三种形式;第二,根据合作对象及功能需求,将产业学院分为校企综合型、校企订单型、校行合作型、校地合作型、校会联合型五种类型;第三,从功能考察角度将产业学院分为资源共享型、共同发展型和产业引领型三种类型;第四,依据高职产业学院不同的战略定位,将其划分为产业助推主导型、资本增值主导型、人才提质主导型三种不同的模式。此外,目前产业学院正在探索中的四种建设模式分别是:政府主导模式;龙头企业牵头,一所或多家高校参与共建的模式;由高校牵头,一家或多家企业参与共建的模式;行业协会牵头,多家高校与企业参与的模式。

总之,由于分类标准的不同,学者们划分的产业学院类型也不同。毋庸讳言,学者们的研究对于产业学院的实践发展是具有指导意义的,但产业学院具体选择哪种建设模式,应结合当地发展状况、企业的特点、学校的特征等因素而定。

4. 产业学院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产业学院之所以是一种新型而有深度的校企合作模式,关键在于其创新了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从已有研究来看,有学者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专业镇产业学院为例,介绍了其在投资体制、决策管理体制以及育人机制方面的创新。有学者认为产业学院要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应从办学自主权的获得、联合决策机制的建立、资源的整合以及独立的管理运行机制的实施四方面着手。还有学者从办学定位的明晰、师资融合机制的建立和科学管理模式的探索等方面提出产业学院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路径。但是现有研究较少关注产业学院的内部激励机制、制约机制、保障和监督机制。产业学院体制机制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存体制机制的可行性还有待时间检验。因此,学者们应拓宽研究视野,探索研究未涉及的内容,不轻易地对产业学院体制机制的研究形成定论,不断完善相关研究,争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5. 产业学院的专业及课程教学

产业学院作为与传统二级学院不同的办学组织实体,其专业和课程设置也应有所调整。一些学者基于某个产业学院的实际办学情况,介绍了其专业和课程教学的创新之处。章云等在论述广东工业大学产业学院建设思路的基础上,对其跨学科多专业融合的系列课程和项目有所介绍。林君焕等分析了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的专业建设实践创新模式。还有一些学者探讨了产业学院专业群和课程群的建设路径。崔志钰等认为专业群的组建由专业群与产业集群的融合与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的融合情况决定,提出了促进专业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策略。在唐正玲看来,课程群的建设是产业学院课程组织形态的最佳选择,因此,她不仅提出课程群体系的建设思路,而且提议加强课程群配套措施和评估体系建设。周步昆等将项目化教学视为产业学院办学成效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三种当前产业学院常见的教学实施范式。

6. 产业学院的政策供给

现有研究多是在国家产教融合政策的基础上探讨产业学院的政策供给问题。殷勤和肖伟平对建设产业学院已有的政策支持进行了分析[28]。张浩和王纾指出,产教融合和产业学院的政策供给渐成体系,但在政策的理解与转化方面,缺少实质性推进。励效杰提出,产业学院的政策需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加快培育发展行业协会以及建立健全配套支持体系。宋瑾瑜和张元宝认为,产教融合的政策背景和环境是我国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发展的主要外部影响,并据此在政策的衔接、执行的协同性以及运行内外配套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总体来看,近年来学者们越发关注产业学院的宏观政策环境,但缺乏对产业学院政策演变的阶段特征和整体趋向分析。

7. 产业学院研究视角与方法

研究视角是研究者主体认识研究对象的切入点,本研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发现近年来学者们分别运用不同的理论视角和计量分析、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产业学院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学者们运用较多的理论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共生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有学者通过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近十五年来知网收录的产业学院文献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方面,既有涉及产业学院单个案例的实证研究,还有基于某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学院整体调查研究。例如,有学者基于中山职院专业镇产业学院的调查,分析了其合作办学模式;也有学者通过对江浙100多个产业学院的调研后,提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仍存在一些法律风险,并对此提出了防范措施。总体来看,在研究方法上虽然目前以定性分析为主,但已出现了少量的实证和量化研究,越来越关注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结合。

三、产业学院发展历程与实践向度

1. 产业学院实践发展历程

按照产业学院实践探索的关键节点,本研究尝试将产业学院发展历程分为初步探索、快速成长和纵深发展三个阶段。

(1)初步探索阶段(2006—2011年)。

由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物产集团于2006年共建的物流产业学院和汽车后服务连锁产业学院是国内最早的产业学院。该学院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依托,与集团建立深度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共育人才、信息共享、机制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该学院的办学实践是中国特色产业学院办学模式的积极探索,是产业学院理论在实践中成功展开的典范,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之后的实践中,本科院校也积极加入产业学院建设队伍。其中较早开始的是常熟理工学院和东莞理工学院,它们分别于2009年成立光伏科技学院和2011年成立中兴通讯学院,进一步推动了本科院校产业学院的发展。

(2)快速成长阶段(2012—2019年)。

这一阶段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镇区政府、企业等合作成立的四个产业学院为标志,其特点是开创了“一镇一品一专业”的发展格局,使学校的专业链对接区域产业链,并在办学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该学院率先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形成“镇、校、企、行”多元投资体制,构建了董(理)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的决策管理机制和校企“六共”协同育人运行机制,实现了高职院校办学体制重大突破和创新式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效,其极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在广东省乃至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此后,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的形式不断涌现,有的省份还通过遴选示范性产业学院来发挥引领作用。例如福建省于2017年评选出5个示范性产业学院,旨在推广建设经验,打造品牌效应,带动更多高校、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建设。

(3)纵深发展阶段(2020年至今)。

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发布之后,国家和地方层面都在大力推动示范性产业学院建设,使其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2021年5月,中国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创新平台的成立进一步表明产业学院建设更加规范化,更加追求质的发展。作为促进产业升级、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型协同创新组织,该平台的目标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促进产业学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建立上下游产业链、产学研信息、知识产权等资源全产业链共享机制,推动现代产业学院标准、评价、质量检测体系的建立,建立我国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生态体系。目前,该平台已制定出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办法,包括平台的任务、组织架构、资金的筹措和使用等。此外,成立于2021年12月的长三角现代产业学院协同育人联盟,在现代产业学院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建设模式等方面也正在进行深入探索。

2. 产业学院先行探索实践

产业学院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新型组织形式,在其办学过程中企业是否能真正全程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也是检验其办学效果的关键。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在产业学院建设上先行先试,锐意探索,取得了宝贵经验。

(1)办学定位重塑。

长三角地区及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需求,聚焦新兴产业创办产业学院,推动相关专业集群建设,其办学目标定位指向了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其人才培养定位指向了培养新兴产业所需的复合型创新应用人才。在重塑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各产业学院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联合开发产教融合型课程、探索项目式教学改革、校企合编教材、同步并重学生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等措施,真正实现了校企深度合作与产教深度融合。如常熟理工学院与当地政府、企业共建的光伏科技产业学院,就形成了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确立了新的培养目标,聚焦应用型工程师能力素质培养,将专业、课程和教材的建设全线融合、一体推进。

(2)办学体制改革。

各产业学院积极探索多主体协同的办学体制,大多实行理事会或管委会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或管委会成员由校、政、行、企等多主体的人员共同构成,在理事会或管委会下又设有多个部门,部门之间分工协作,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例如,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合作共建康缘中药学院,成立了实体组织机构并独立运行。该学院制定了产业学院章程,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按照二级学院标准在学校和企业建立教学管理与服务团队,设置了教学综合办公室、中药生产岗位实训部、中药创新实践教学部、中药综合实验教学部和院务办公室等,形成了部门分工负责、多元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

(3)育人模式创新。

各产业学院根据产业项目开设课程,实施“项目中心”专业课程创新模式,并配套实施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积极开展行业精英进课堂、学院教师进企业的双向联动的实践活动,同步提升行业企业精英的教学能力和在校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如东莞理工学院粤港机器人学院的师资团队,就是由行业龙头企业工程师、金融界成功人士、境外教师团队和学校的教师团队组成的。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师资在教学活动中协同联动、互为补益,形成了产业学院特色化实践育人模式。

四、未来展望与发展建议

1. 产业学院研究述评

从国内学者对产业学院的研究情况来看,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研究较少,以微观层面的研究居多。研究主体从高职院校过渡到应用型本科院校,但仍以高职院校为主;研究领域以新工科领域为主,并逐步渗透到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领域;研究主题聚焦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组织架构、运行模式、现实困境、建设路径等方面,并且近年来有关产业学院专业和课程教学方面的研究增多;研究范围从研究产业学院单个案例转向关注某个区域或某个行业内产业学院发展整体状况;研究机构以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区高校为主;研究内容逐渐关注产业学院发展的整体生态环境,将产业学院置于产教融合的背景下研究,更加关注产业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总体来看,今后学者们应继续深化产业学院的理论研究,探索多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用发展的视角看待产业学院,结合社会背景对其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度研究;拓宽研究内容的广度,从多视角探讨产业学院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增加基于实证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访谈、调查等形式搜集第一手资料,为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提供直观性的数据参考。

2. 产业学院的发展实践反思

从现实情况来看,产业学院建设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作为产业学院先行示范区,其在办学定位、育人模式、管理体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和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已有所突破和成就,这与当地的政策支持、财政保障以及学院内部的制度保障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表明产业学院的长效发展需要国家、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等主体共同努力。另一方面,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的新型产物,其建设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组织形态和治理结构等还不能很好满足产教融合的内在需要,仍面临许多问题。如有的高校虽然挂着产业学院的牌子,但是实际上并没有没有对产业学院内部体制机制进行改革,仍存在“挂牌”现象,其原因在于校企合作之间存在障碍。此外,部分产业学院还存在办学定位不清、长期性战略规划缺乏、行政化色彩浓厚、内部的监督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3. 产业学院的发展建议

产业学院既是一项教育事业,也是事关国计民生的经济和社会事业,还是传承工匠精神的文化事业,其建设、发展和改革亟待引入系统思维、确立战略意识。

(1)强化顶层设计,添补政策法规空白。

政府首先要围绕高校产业学院的宏观战略定位、核心价值、建设任务等基本问题,开展政策制定工作,鼓励多部门协同出台政策,促进教育、科技、产业界的联合;其次要弥补现有政策空白,逐步完善产业学院质量保障和监督政策,出台专门性法律法规,为产业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最后要在明确政府职能的前提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减少产业学院对政府资源供给的依赖。

(2)多管齐下发力,打牢校企合作基础。

首先,制定对企业的激励政策,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调动企业积极性,使企业积极主动投入产业学院建设中,与高校在共育人才、资源信息共享、师资共享等方面建立密切合作的关系。其次,在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信息互通渠道,改变过去校企之间信息不畅通现象,使企业需求和高校发展目标间匹配性更强。最后,从问题的根源出发,明晰校企责权关系,理顺校企产权结构,保障企业应得利益,为校企合作长效发展打牢基础。

(3)优化治理模式,构建长效发展机制。

一是根据合作企业的要求和产业学院的发展现状明确产业学院定位,制定客观弹性的长期发展规划和短期发展规划,研制产业学院章程。二是优化产业学院内部治理结构,探索董事会或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形成合理分工、各司其职的高效率工作模式,同时制定科学的评价和监督体系。三是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学院,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总结经验、梳理问题、及时调整、修订和弥补不足之处,从而形成系统化和制度化的解决方案。



来源:《煤炭高等教育》2023年第1期

*引用格式:贾雅茜,何云峰.产业学院的政策走向、热点聚焦及发展展望[J].煤炭高等教育,2023,41(01):5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