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师范教育,百廿正是芳华。11月16日上午,汉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体育馆举行,回顾学校百廿师范史,展望新时代新征程强师愿景。全国政协常委、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王红玲,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戴伟,十堰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永辉出席大会并讲话。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彭双阶出席大会并致辞。十堰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涛,副市长朱云慧,市政协副主席潘世东、刘文国,仙桃市副市长杜伟华等省市领导,北京对口协作高校,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高校,汉江流域大学联盟、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高校联盟高校及其他兄弟高校,市直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代表,十堰市及各县市教育行业代表、校友代表、师生共1000余人出席大会。教育部国家教师教育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和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党委副书记、校长肖德作主旨报告。学校党委书记付永昌主持大会。
全场齐唱国歌。
王红玲向汉江师范学院120周年华诞表示祝贺,对学校多年来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作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当前,全省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弘扬教育家精神贯穿教育强省建设全过程,奋力在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中作出湖北贡献。师范院校是教师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主力军。汉江师范学院作为一所扎根在鄂西北山区的地方师范院校,前身是1904年的湖北郧阳府师范学堂,与中国师范教育同时共生。在120年办学历程中,展现出了难能可贵的品质。希望汉江师范学院牢记教育报国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扛起师范教育第一职责,持续培养输送荆楚优师;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为教育强省建设提供更多汉师方案,展现更多汉师担当,答好“教育强省,汉师何为”的时代考卷。
戴伟充分肯定了学校扎根山区面向基层坚守120年师范教育所作出的重要贡献。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戴伟要求,汉江师范学院要进一步主动探索新时代教师教育新模式新路径,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在地方师范教育领域的引领示范作用。他表示,省教育厅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汉江师范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在政策引导、资源调配等方面为学校提供全方位的助力。
王永辉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多年来,汉江师范学院矢志教育兴邦,厚植大爱情怀,以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院校为目标,以办好师范教育为第一职责,以实际行动彰显报国担当。希望汉江师范学院继续担好服务大局的重大责任,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向着高水平师范大学砥砺奋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更强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创新支撑;继续担好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更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继续担好提升办学质量的根本任务,坚持“四个面向”,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办学质量,探索出更多科技赋能、绿色发展的汉师经验。
彭双阶表示,汉江师范学院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渊源深厚、情意绵长、交流合作密切。面向未来,华中师范大学将与汉江师范学院一道,在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的新征程携手同行、风雨同舟,开展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合作。
“我们都是汉江师院的学生,是在母校沐浴师恩成长起来的,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发展,都从母校起步,这里就是我们的人生履历之根,我们身体里蕴藏的是母校的专业基因。”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我校1977级中文专业校友欧阳友权教授作为杰出校友代表发言,深情回忆了自己在母校的求学时光,感恩母校的培养,表达了对母校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杰出校友代表、全国优秀特岗教师、全国乡村科技好老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湖北省荆楚好老师、荆楚楷模、我校2013级小学教育专业校友蔡明镜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基层教师如何走进乡村、扎根乡村、建设乡村的生动故事及自己的成长蜕变历程。
湖北师德先进个人、湖北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李光博士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发言,从观照自我修养,展教师教育“人本之韵”;追寻师者境界,展教师教育“情怀之韵”;胸怀家国天下,展教师教育“博大之韵”三个层面,对教育家精神进行了解读和阐释,认为汉江师范学院120年的办学历史、师范文化一脉相承,形成了基于教育家精神、扎根汉师热土的教师教育之韵。
朱旭东作题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调整:大学化取向》的主旨报告。朱旭东从重建新时代教师教育体系、构建教师教育学科体系、构建教师教育学科体系的核心、科技驱动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构建一流、自主、创新的教师教育体系有效路径。
肖德作题为《论地方师范院校的作用与发展》的主旨报告,以汉江师范学院为例,从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沿革、地方师范院校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地方师范院校的使命与担当三方面展开论述。他指出,汉江师范学院与我国师范教育发展同频共振,始终坚持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办学理念,为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懈努力。展望未来,汉江师范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坚定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决心,携手奋进,努力成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担当者、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先行者、开拓者和乡村教育振兴战略的贡献者。
著名指挥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副主席、华中师范大学桂岳卓越教授田晓宝教授指挥汉江师范学院拾光合唱团、全场师生合唱校歌《扬帆远航》。
会后,有关领导、嘉宾及校友代表参观了汉江师范学院校史馆、高质量发展办学成果展、生物标本馆等,听取学校教师教育120年的发展成就以及服务十堰地方发展、建强荆楚教育的实践成果,对学校发展成就及焕然一新的校园面貌、良好的育人环境表示充分肯定。
汉江师范学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文脉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的郧山书院,前身是创立于1904年的湖北郧阳府师范学堂,历经郧阳师范学校、华中师范学院郧阳分院、郧阳师范专科学校、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汉江师范学院。学校现有11个二级学院,40个本科专业,15个专科专业,涵盖文、史、理、工、教、法、经、管、艺等9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学校坚持“立足十堰、面向湖北、辐射全国”的定位,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围绕教师教育、水、文化和数字赋能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现有省级科研(科普)平台4个,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8个。近五年来,获国家、省、市(厅)级教科研项目40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近300篇,出版专著、编著、译著等32部。获省、市政府奖励150项,授权专利29项。承担湖北省“荆楚优师计划”培养、十堰市-汉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国培”“省培”计划等项目,以教师教育特色优势服务地方乡村振兴。建设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汉水文化研究基地、郧县人遗址研究院,开展汉水文化、武当文化、秦巴文化、红色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研究,以特色研究支持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建在库区、发展在库区的高校,学校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坚持生态育人理念,依托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开展水质监测、生物多样性调查、小流域综合治理和规划、库区经济社会调查研究,十余年来持续开展知水爱水、守水护水特色教学与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以学科专业、地理区位、人才资源优势助力地方生态环保建设。拥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湖北省网络素养教育示范基地、湖北省“理论热点面对面”优秀实践基地;蝉联七届“湖北省文明单位”,获评首届“湖北省文明校园”;校工会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多名师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特岗教师”“荆楚楷模”“荆楚好老师”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入选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
双甲子风雨兼程,新时代勇立潮头。汉江师范学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大力实施“强基固本、特色立校、人才强校、改革兴校、文化铸校”五大发展战略,为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院校而努力奋斗。
本次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学术会议及教学成果展演共7场,前期已成功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研讨会”“教育强国建设与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16日全天举行“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弘扬教育家精神与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百廿传师道、新程谱华章”教育教学成果展演,23-25日还将在校举行第三届中部智库论坛、汉江流域大学联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研讨会。
【摄影:罗优优、杨波、邓小钰、张忠波、韩毅 编辑:罗优优 责编:梁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