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结束的那刻,我们静静起立,悄悄离去,秋夜的东球场,遗落满地清凉。在那个夜晚,我们收获着震撼和感动,那一夜,每个人上衣口袋里都多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叫石娃的男人,曾经背起父亲行走于大学之路,那一扛就是整个民族的脊梁。
他从山村走来,在甘肃,母亲厌倦了那样的贫困潦倒,早早死了。父亲跟上去,替下母亲的使命。还有一个姐姐,善良而笃定。到了上学年龄,父亲陷入矛盾的抉择,只好选择古老的方式决定谁去学堂,勺子转动,勺把指向石娃,那年他六岁,八岁的姐姐留在了那片黄土地。磨难历尽,石娃上了初中,高中,满屋子奖状成笑脸状延伸,破败的窑洞从此不再寂寞。石娃被师范院校录取了,父亲却中风偏瘫了,困难,羞辱一古脑儿涌来,石娃微微笑,没有摇头,站稳脚伸开手,将父亲牢牢放在背上,那一刻,镜头定格成永恒!这以后的路被导演裁剪,省略不掉的是儿子背起父亲前那些血与泪的纠葛。
整部片子的主色调是土地的颜色——枯黄,或许,导演想要借助它来传递某些元素,拒绝纷呈,黄土高原上的一切仿佛与绿色无关,抹杀了代表生命颜色的绿,注定了片子的风格:悲壮,凄凉。
自始至终的灰黄,令人有些不安;大片大片的金黄,有些让人窒息,此时此刻的导演更像一个执拗的孩子,他偏爱黄土的颜色,于是任性泼洒。让黄土高原的山在这样的单调里越发孤寂,黄土高原的水在这样的单调里越发恐惧,黄土高原的故事在这样的单调里越发醒目......
单调的黄色复杂出更多命题:死亡,贫穷,落差,对比,苦难,挣扎,农村,父爱,奋斗,升华,受难,解脱,束缚。矛盾在这里成岁月的次方开裂。
死亡是对生命的最好阐释,石娃的生命因为死亡而变得更加繁茂。当死亡以另一种姿态出现时,我们没有理由只仅仅做一个哀悼者。故事开始时就有死亡发生,去上学,石娃要淌过一条小河,泥沙俱下的小河很浅但宽。那个早晨,下雨了,河水微涨。惊鸿一瞥瞬间,同伴女孩消失在视野里,只有花的雨伞和花的书包漂浮于水面,一荡一荡的,仿佛渡女孩去天国的船。那年石娃6岁。幼小的意识里,他知道生命太脆弱,珍惜生命是石娃对自己的承诺。16岁时,石娃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在前夜,瘫痪的父亲却选择了另一种解脱,纵身落井的那一刻,眼里满是对儿子的爱,畸形的。死神没有带走父亲,石娃从梦里惊醒,意识到什么在发生时,他也纵身下井,两个男人在井底的挣扎,化成全体观众心里的痛和井里的泪。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石娃深深明白这个道理,无需劝戒和指导。再苦再累,也要将自己活成天底下最灿烂的虹,让轻言放弃的人从那里召回斗志。
石娃父亲是一个悲情人物,就像千千万和他一样的父亲一样,他生活在偶尔开心的重负里,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向他投去鄙夷的目光。没有知识,没有手艺,连自己的孩子都保护不了。孩子的苦在父母那里都是要开方的,注定他活的最苦最黑暗。
就是这样的父亲,却明白一个道理:没有知识不行。他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为石娃赚足一年的学费,在这个过程中,父亲又是崇高而伟大的。他像一个乞丐艺术家,更多的中国农民都充当的是这个角色,他们没有条件选择舒适和高雅,只有以自己认为可行的办法去实现那么丁点理想。尽管在别人看来,那些挣扎愚蠢而又可笑。
“父亲”这个词语的涵义太广,不是我们无法探究,而是没有意义。“中国的农民父亲”这个词语很奇特,我试图从影片里读出什么,那些感想却无法用言语表达。有人发掘了这个题材,那么谁来回答我的问题呢?
石娃命好,有那样一个姐姐,我不经意见这样羡慕。她代表了中国女性的伟大,举手投足间,播撒满地大爱。在石娃的生命里,姐姐不光是姐姐,还是母亲。当6岁的石娃喊着要缝补好的开裆裤时,当8岁的石娃闹着要缴清学费时,当12岁的石娃把面粉弄得满脸都是时,当16岁的石娃捧起那几双“千层底”时,姐姐总是以母亲的姿态出现。那时的姐姐最美。
姐姐也代表了中国农村女孩子的命运:往往没有机会上学,早早地帮家里干活,屈居男孩子之下。然而就是这样的选择,姐姐也能演绎得至善至美。把读书机会留给弟弟,干家务活勤勤勉勉,跑几十里山路为弟弟送去滚热的包子。一切进行的都有理由。
我始终微笑着看姐姐在屏幕上出现,只有她用自己的早嫁换取弟弟的学费时,我的脸上才布满乌云,那一嫁,几把眼泪。
我穿着T恤看西北山村在屏幕里延展,那些场景格外亲切,一如记忆中的故乡。
乡亲们始终喊着粗犷的号子,或奔驰于耕田,或串门于邻家,他们过着富足的精神生活,话无不可对人言,一家有难,一呼百应。
孩子们玩着最古老的游戏,抓石子,踢毽子,斗角,抓小鸡,他们在单纯的树木和泥土气息里生长,远离钢筋混泥土,似乎完美。
老井,老牛,老屋,老巫婆,老古训,老巫咒,老祖宗,将一切牢牢束缚,10年,100年,几世图腾。谁去唤醒,谁能唤醒?
零零星星地记录了这么多,怀着激动的心情,很久不曾感动。记得一位前辈说过的话:不能让自己的心变成锤子,否则一切都是钉子。年轻很好。
所幸石娃还在,奔跑中的石娃一如奔跑中的阿甘,把目标放在前头。
从黄土高原到地中海沿岸,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都有理由挑起导演的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