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李林: 线粒体抗衰老工程

时间:2024-09-19来源:化学与化工学院

报告时间2024年9月22日(星期日)15:00

报告地点:升华楼616室

:李林 教授

工作单位厦门大学

举办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报告简介

抗衰老是人类的永恒话题和重大挑战。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推理可知,生命系统吸取负熵可以减缓熵增的速度,从而达到抗衰老的目的。研究表明,通过线粒体功能调控,以控制无序参数的方式为细胞提供负熵,是抗衰老的有效途径。基于现有研究进展,线粒体功能调控大多受限于线粒体信息提取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不高,对精准甄别和系统分析会造成严重误差,难以满足临床相关疾病的早期发现、精准用药和自主防治,往往错失最佳干预和治疗时机。先进的分子影像技术为精准认知线粒体信息提供了有效方案,分子探针作为工具基础至关重要。然而,如何设计构建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线粒体靶向分子探针,提取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线粒体精准时空信息,是提高分子影像技术辅助疾病诊治水平的关键。进而,基于这些信息分析结合外源性手段调控线粒体功能,减小对机体的损伤,有望增效疾病治疗和预后。同时,在健康工程框架下的慢病诊治,如何提高潜在人群的主动健康能力是疾病预防、早诊、监测与个性化评估面临的重要难题。线粒体相关疾病的特殊性,为能量代谢表型差异响应的主动健康策略构建提供了可能,有望为疾病的全时域预诊疗提供实用性方案。十年来,我们以“线粒体生化因子检测-功能调控-生物电子器件应用”为主线,致力于在活体层面上标记分子靶点、解析生物功能及干预终点事件,以肿瘤和帕金森病(退行性疾病)等疾病为模型,为抗衰老研究提供参考信息和分子工具。

报告人简介

李林,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2009年博士毕业后,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从事化学生物学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全职回国加入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黄维院士团队;2023年加盟厦门大学,参与创建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课题组主要在生物光子学/化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的交叉学科背景下聚焦“线粒体抗衰老工程”研究,成果在细胞/组织/活体层面上验证了人工合成分子在检测、调控线粒体相关生化因子中的效能,同时探索了基于线粒体代谢表型差异的可穿戴电子器件在主动健康领域的应用。迄今为止,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上累计发表SCI收录论文300余篇,其中通讯/第一作者180余篇,申请/授权专利 59/28项,参与编撰专著《分子影像与精准诊断》《2022年柔性电子白皮书》。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先后当选“中国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Mc元素”代言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分会”青年副主委, “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活性氧生物学效应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侨联青年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委,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健康电子专委会秘书长等;同时担任《Materials Reports》《Chinese Chemical Letters》《FlexMat》等期刊编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