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学校主页

媒体工大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媒体工大 >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理论宣传研究】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日期:2022-09-13  稿件来源:  

图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辟阐述了实现民族复兴历史伟业赋予高校的战略使命,是推动高等教育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全局性号令,是激励高校师生爱党报国的根本性指引。高校要抓好思政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和相应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实际行动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发挥思政理论课铸魂育人作用。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好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进一步提高对于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解释力,不断增强学术影响力、解释力、吸引力,将高水平理论成果和党的最新理论、实践经验高质量运用到教书育人实践,切实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始终用远大的志向、强大的理想信念引领青年学生不懈奋斗,用鲜活的实践伟力、深厚的内涵底蕴锤炼青年学生意志品格,用扎实的理论功底、科学的方法途径增强青年学生前进动能。二要积极创新教育方式,利用好新型信息技术手段,针对青年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深入开展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扎实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网上网下相结合,不断增强思政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三要深度挖掘各学科各学段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统筹解决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互补关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青年学生,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青年学生,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之中。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实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高校要切实增强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二要推进科研组织、科研方法创新,继续发挥有组织科研的引导作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适应学科交叉融合渗透的发展趋势,以重大基础性、整体性、交叉性问题为导向,汇聚不同学科视野,形成集合优势,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进一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预测性,增强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重大问题的能力。三要改革科研评价制度,强化促进创新能力与研究质量提升的鲜明导向,进一步增强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公正性与公信力,激励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引领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真正胸怀大局,坚持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在研究和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育教师队伍。一要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强化学校人才队伍建设顶层设计,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各教学单位协调联动的工作大格局,明确“引进与培育并重、师德与业务并进、教学与科研并举”的人才发展思路,依据学科整体发展目标和不同专业学科特点,按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实际需求,造就一支思想素质好、学术水平高、攻关能力强的高水平人才梯队。二要深化考核和评价改革,科学设置人才岗位,将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突出成绩、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成果的影响和价值作为最主要的考核因素,并从社会服务等多个维度考察教师对团队和集体的贡献,不再简单以论文数、项目数、专利数、经费数等作为考核依据,以鲜明的价值导向将广大教师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汇聚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科发展的整体目标上来。三要持续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坚持从师资引进“第一道关”抓起,实现师德师风建设与学术相结合、与团队相结合、与个人未来发展相结合,引导广大教师切实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作者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周慧)

原载于《安徽日报》2022年7月26日 思想周刊

原文链接:https://szb.ahnews.com.cn/ahrb/layout/202207/26/node_06.html#c920424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