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中国南海及附近海区地幔化学组成和海盆动力过程
报告时间:2018年12月14日(星期五)下午4:00-5:00
报告地点:资环学院纬地楼3楼会议室
报 告 人:张国良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举办单位: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
张国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5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获得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鳌山人才”称号;获2015年“汇泉学者”人才计划资助;中国科学院“海山成因、演化及深部物质循环”学术交叉团队核心成员。2016/01至今,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深海研究中心研究员;2016/04~2017/04,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地球科学学院,访问教授。主要从事大洋岩石学和地幔地球化学。曾两次参加国际大洋钻探计划航次(329和349)。已发表相关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国际SCI期刊论文17篇,第一作者论文主要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Chemical Geology、G-cubed等国际地学主流期刊上。
报告内容简介:
南海是中国最大也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沿海盆之一,但是,南海的地幔组成和张开原因一直都是神秘莫测的。海盆张裂过程中形成的火山岩基底是认识南海深部奥秘的一把钥匙。本次研究在国际大洋钻探(IODP)349航次基础上,对该航次在西南(U1433、U1434站位)和东部(U1431站位)次海盆的玄武岩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南海的两个次海盆在地幔组成上明显存在差异。西南次海盆玄武岩均为富集型洋中脊玄武岩(E-MORB),而东部次海盆玄武岩基本都是亏损的正常洋中脊玄武岩(N-MORB)。两者在同位素组成上也具有明显差异,其中,西南次海盆玄武岩极为亏损的Pb同位素显示,西南次海盆张裂过程中有大陆岩石圈组分混入;东部次海盆玄武岩则主要受一个与海南玄武岩类似的富集地幔的影响。两个次海盆都表现出南半球性质的Dupal地幔异常。我们认为,南海打开过程中海南地幔柱作用于大陆岩石圈底部,不仅将其下部的软流圈混染,而且大陆下地壳被拆离进入软流圈。进一步地,南海停止扩张前形成了一个中央海山链,这对于认识南海停止扩张前的地幔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U1431站在沿南海残留扩张脊海山附近钻取了一层火山角砾和两个玄武岩层(上、下玄武岩层),三层之间有沉积物夹层。上、下两层玄武岩表现为不同的地球化学组成,随着南海停止扩张停止,三层火山物质的同位素组成逐渐变得富集。全岩主量元素和高精度玄武岩橄榄石的Ni、Fe/Mn和Ca等组成分析显示,这些橄榄石与太平洋和大西洋的MORB明显不同,却与夏威夷的洋岛玄武岩非常相似。我们认为:这些结果反映了南海地幔源区存在大量辉石岩,随着南海扩张停止,辉石岩在浅地幔熔融形成了上层MORB型玄武岩,在停止扩张后深部地幔熔融形成了晚期的火山角砾(海山链玄武岩)。
(信息来源:汪方跃)